审计署重庆办积极构建审计创新文化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1日】
【来源:审计署重庆办】
字号:【大】 【中】 【小】
    创新文化对创新工作和审计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和支撑作用。近年来,审计署驻重庆特派办在推进创新型组织建设过程中,积极构建审计创新文化,营造积极的创新氛围,促进了队伍建设、机关管理和审计业务工作的长足发展。

    构建创新信息平台,促进创新文化的传播。该办在办内网站搭建了“创新园地”交流平台,登载创新申报、立项的有关文件等创新工作资料,创新活动的图片、参赛作品等创新活动资料,以及丰富多彩的创新读物资料,包括关于创新的专家讲话、启发性故事、思维开发小游戏、创意类作品等。该交流平台的信息实时更新,使在办内和在外地的审计人员都能够随时查看,了解与创新有关的最新信息。截至目前,“创新园地”的浏览量约4000人次,受到广大干部职工的肯定和喜爱。

    加强学习和交流,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机关文化。该办注重把握学习和创新工作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关系,以学习引领、推进、规范创新,形成乐学善思、求新求变的机关创新文化风尚。该办每年都举办创新专家讲座,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办授课,讲解创新基础知识、前沿课题,讲述审计实践中的案例,提出审计创新的新思路、新视角,启发大家的创新思维,深化创新思考;定期召开创新座谈会,聚集各部门创新工作的积极分子,沟通创新情况,交流创新想法,探讨创新工作、创新活动的改进措施,为创新型组织建设出谋划策。

    开展系列创新活动,营造机关创新文化氛围。一是集中开展系列创新趣味竞赛。该办在年中整训期间开展了突出团队色彩、彰显创新内涵、富含趣味因素的创新趣味活动。如2009年的创新趣味竞赛,审计人员按处室组队参赛,以蔬菜、水果为原料,利用刀具等制作与审计工作有关的作品,参赛作品形式多样、富有新意,饱含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的热爱之情;2010年的创新趣味竞赛,各参赛队利用废旧报纸,使用剪刀、胶水等设计制作了审计服装及工具,参赛作品紧紧围绕审计工作的特点,或优雅、或实用、或科幻、或卡通,想象力纷呈。创新趣味竞赛体现了5个基本要素,即围绕审计、团队合作、头脑风暴、形意结合、富有趣味,不仅深受审计人员的喜爱,也切实发挥了展现创新思维和能力、激发创新热情和兴趣、营造创新文化和氛围的积极作用。二是同步开展其他创新活动。针对审计工作出差较多、人员分散的现实,该办开展了适合多点同步进行的创新活动,如“创意小小说”竞赛、创意摄影比赛、想象力竞答比赛、脑筋急转弯竞答比赛等,让外出审计人员也能参与到办内进行的创新活动中来。在活动项目遴选过程中,相关组织人员以同步无差别作为标准,通过短信平台、电子邮件等方式,传送比赛信息,接收参赛作品,组织全办打分,营造了创造条件、突破限制,跨时间、跨空间一起创新的氛围。

    切实服务审计工作,激发创新文化的生命力。该办始终坚持以服务审计工作作为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审计工作中搞创新、将创新用于审计工作,通过倡导创新价值观、构建创新平台、加强创新学习、开展创新活动,塑造了积极的机关创新文化,促进了审计工作的深入发展。该办创新型组织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先后有100余项“创新事项”得到推广应用。这些创新涵盖了审计理论创新、审计方法创新、审计组织方式创新、队伍建设创新、综合管理与服务创新等与审计工作紧密相关的领域,极大地增强了审计工作效果和水平,取得了实效。其中,多项理论创新形成的论文获审计科研所征文一等奖、优秀奖或入选中国审计学会研讨会论文集;关于创造性在企业审计中逐层开展数据分析、制定省长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开展工程质量审计等总结材料,被署领导批示或被有关业务司印发各办推广;关于队伍建设等综合工作的多份经验材料,得到刘家义审计长等署领导批示,被《审计工作通讯》、《审计工作动态》单篇刊发,被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采用。一系列经过探索和创新形成的工作成果,有力的支撑了审计业务工作、队伍建设和机关管理,使该办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08年以来,重庆办审计信息工作一直在特派办中名列前茅,多个审计项目被审计署评为优秀或表彰审计项目;在审计署对特派办的考核中连续获得优秀等次,2009年荣立集体三等功。(蔡孝敬)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