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哈尔滨办努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31日】
【来源:审计署哈尔滨办】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审计署驻哈尔滨特派办围绕审计中心工作,积极探索财务管理新方法,从完善基础数据、深化预算管理、控制行政成本、推进绩效管理等四个方面入手,多角度强化财务管理职能,提高财务管理绩效,充分发挥服务作用,财务管理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完善基础数据,夯实财务管理基础。一是做好基础数据收集整理。办公室财务人员收集整理了本办2008年到2010年所有审计项目的经费成本,资产存量和变动情况,取暖费、物业费、交通费等支出情况,水电煤气的用量和支出情况等数据,建立项目库,为财务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二是做好基础数据统计分析。采用图表的形式对近年来全办各项财务指标进行简单、直观的分析,对升高或降低幅度较大的重要指标,深刻查找问题根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科学、完整的全年各项工作预算建议,为办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全面系统的财务分析数据。三是做好基础数据动态管理。定期对财务基础数据进行更新,实现对编制、人员、资产、经费等数据的动态管理,为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提供详实、准确、完整的资料。

    深化预算管理,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一是科学编制预算。在每年署预算编制通知下达后,要求各处室根据当年工作计划编制全年经费预算,在此基础上结合往年预算执行情况拟定全办经费预算草案,经特派员会议批准后上报,确保预算编制科学合理。二是及时公开预算。每年的预算、决算都及时在办内网站进行公告,每月初公布预算执行进度情况,并且主动公开内部审计情况,预算信息公开透明。三是坚持细化预算。在署预算批复后参照往年经费支出标准和当年实际制订预算执行方案,将全年经费预算指标分解到各处室,使预算执行有据可依。四是严格执行预算。坚持建立经费使用台账,根据预算细化指标严格执行预算,密切关注每月各类预算拨款的执行进度,对经费支出进度不合理的处室进行预警或督促,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使预算执行得到强化。

    加强日常管理,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一是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全部政府采购行为都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方式和采购程序进行,严格控制无预算、无计划的采购,避免重复采购,提高资金效益,降低采购成本。二是建立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不断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办公费、电话费、水电费、交通费等日常公用经费管理。通过控制办公用品领用、公布处室用电情况等方式提高职工节约意识,杜绝挥霍浪费现象,压缩日常公用经费支出。三是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制定了《审计署哈尔滨特派办接待工作管理办法》,明确了接待原则、接待范围、接待程序和接待标准,简化公务接待流程,有效降低招待费支出。制定了《审计署哈尔滨特派办车辆管理办法》,通过政府采购确定车辆定点保养、定点维修和保险公司、统一使用加油卡定点采购油料、定点采购车辆备品等措施加强管理,控制交通费支出。

    推行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细化处室考核办法。为更好地推进财务管理工作,哈尔滨办将署对特派办的考核任务分解到各处室,在报销期限、资产管理、节约能源等方面设定了具体的考核目标,明确处室责任,减少了资金占用和浪费现象。二是与审计项目业绩挂钩。在审计项目计划下达后,由业务处室根据项目持续时间、人力资源安排、工作目标等制订详细的经费预算,办内严格按照预算分配项目经费,合理安排资金,并将审计项目经费投入与审计业绩挂钩,开展绩效考核,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刘侠)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