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武汉办积极运用《项目执行管理软件》探索审计项目管理数字化模式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0日】
【来源:审计署武汉办】
字号:【大】 【中】 【小】
    2011年2月,审计署在各特派办OA上部署了《项目执行管理软件》,该软件适应项目执行过程的精细化管理需要,更加符合特派办野战军的审计工作特点。半年多来,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办积极运用软件各项功能,探索审计项目管理的数字化模式,通过软件实现了审计机关对审计组的审计实施的远程直接指导、指挥,为审计机关直接指挥审计组的扁平化管理破除了技术和操作层面的障碍,使审计组在项目执行上能够与审计机关保持高度一致。

    创新形式做培训,专人跟踪做保障,使软件用得上。《项目执行管理软件》作为审计署对统一组织项目管理的重要数字化工具,是《统一组织项目管理软件》在特派办OA的配套软件,也是审计署业务司、特派办、审计组之间上传下达各类项目管理信息以及审计组内部传输资料的共享平台。如此重要的软件工具要发挥作用,首先是要能够让审计人员用得上。

    软件部署后,率先用于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项目。审计署债务审计培训班结束后,武汉办随即在办内开展软件培训工作,由于债务审计前期准备的时间紧任务重,为在最短时间内满足培训需求,武汉办制作了简短易学的软件操作视频,视频按使用角色分为特派员操作、主审操作、审计组成员操作三部分,包括软件使用的完整步骤,关键环节还附有扼要的说明文字。通过观看视频,审计人员几分钟内就能基本学会,还可留存用于忘记后重新学习。这种创新形式的培训真实生动、效果明显,获得一致好评。

    债务审计结束后,《项目执行管理软件》得以广泛应用,基本覆盖了特派办所有审计项目,为持续做好支持保障工作,武汉办组织计算机审计处专人负责进行软件维护,一方面在RTX上建立了项目管理员的讨论组,另一方面利用武汉办手机短信平台,为现场审计人员答疑解难,实现随时随地的有效沟通。

    积极运用全面推广,发挥审计人员主观能动性,使软件用得好。《项目执行管理软件》功能强大,但其效用的发挥,必须建立在有效、全面使用的基础之上。为此,武汉办将2011年执行的14个审计署统一组织项目全部启用软件进行管理,涵盖了地方政府性债务、党政和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土地出让收入与土地整治相关资金、农村医疗卫生、养老保险基金、三峡工程竣工决算等审计项目。此外,武汉办还为宜万铁路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和中央支持新疆发展资金和项目跟踪审计两个非统一组织项目设置了办内项目管理。各项目设置的项目管理员包括计算机审计处专职人员和项目主审,审计组成员包括实际参加审计的所有成员,还将特殊授权赋予法规处审理人员,充分调动审计项目执行各环节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确保软件使用问题能够及时解决,项目各项信息能够及时上传下达,法规审理可以提前介入。

    截至2011年9月末,使用《项目执行管理软件》的14个统一组织项目中,6个项目已结束,7个项目处于报告或后报告阶段,1个项目正在实施审计;2个非统一组织项目中,1个项目已结束,1个项目正在实施审计。这些项目共上传各类审计文档127篇、审计底稿52篇、报审计署资料103篇,使用软件的审计小组45个,分布在五个省份,审计人员326人项目(存在参加多个项目的审计人员),审计机关和审计组均反映使用效果良好。实践结果表明,运用《项目执行管理软件》后,审计机关指挥下达更迅速,审计组上报反馈渠道更通畅,项目业务和管理信息共享更高效,审计项目管理数字化初步实现。

    总结实践经验,充实审计项目管理的数字化理论研究,使软件用出意义。如何有效进行数字化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项目管理,不仅是国家审计项目管理的迫切需要,也是审计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充分总结《项目执行管理软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武汉办还将这一最新实践成果充实到今年的数字化课题研究中。武汉办在课题研究中认为,《项目执行管理软件》作为特派办审计项目管理数字化的主要工具,通过在审计项目实践中持续改进,功能逐步完善,能够适应审计项目管理数字化的需要,要在特派办继续加强应用,成为特派办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晓亮)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