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重庆办加强审计现场管理 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齐头并进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0日】
【来源:审计署重庆办】
字号:【大】 【中】 【小】
    
    今年以来,审计署驻重庆特派办高度重视审计现场管理工作,开展了“政府审计现场管理”课题研究工作,同时结合审计项目进行了实践探索,制定了与审计现场紧密相关的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审计现场管理,提高了审计效率和质量。
    
    一、高度重视,完成了审计现场管理课题研究
    
    对于审计现场管理,该办领导高度重视,直接参与相关课题研究。年初,该办创新型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将“政府审计现场管理研究”列为全办重点创新事项,由法规处牵头,组织各处室业务骨干结合实践进行理论研究,该课题获得审计署审计科研所立项。该办课题组在分析目前审计现场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科学界定了审计现场管理的内涵和范围,明确包含审计业务现场管理、廉政纪律现场管理、信息化审计现场管理、外勤经费现场管理、文化建设现场管理5个子项的管理理论体系,并阐明与审计现场管理密切相关的审计计划、审计报告等环节对审计现场管理的影响。同时指出审计现场业务管理是审计现场管理的重点,引入现代管理理论对审计现场业务管理进行阐述,提出了促进审计现场管理的保障措施。该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扩展审计现场管理范围。突破现行审计现场管理研究仅仅局限于审计业务的模式,将研究范围延伸到廉政纪律及保密现场管理、信息化审计现场管理、外勤经费现场管理等其他方面,同时将与审计现场管理紧密相关的审计计划、审计报告和审计成果利用也纳入研究范围,深入研究影响审计现场管理的审计工作步骤。二是引入现代管理理论保证现场审计质量。将审计现场管理各流程与企业生产各流程类比,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PDCA循环)进行审计现场业务管理研究。该课题研究成果报告全文被署审计科研所《审计研究报告》(2011年第6期)向全国审计系统刊发。
    
    二、出台审计现场相关制度,进一步细化管理
    
    《国家审计准则》颁布后,为适应现场管理的新要求,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该办及时出台了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实施细则,对审计现场管理涉及的组成审计组、印发审计通知书、编制调查了解记录、编制审计实施方案、行使审计权限、收集审计证据、编写审计工作底稿、编制重要管理事项记录、召开审计组会议、控制审计进度等流程作出详细规定。此外,该细则还结合该办实际,制订了规范统一的审计现场文书格式。
    
    同时,该办还对主审操作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规定了主审在审计现场应协助处室负责人做好动态信息的上传下达、进度控制和质量管理等工作。如在信息传达方面,主审应通过电话、审计组碰头会和编制审计动态等方式,向审计组长汇报审计实施进度、发现的主要问题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了解审计署和审计组长对审计实施的最新安排或指示。同时,也应与小组长进行协调沟通,安排布置工作和获取审计最新进展情况,以统一步调,对审计实施进行全面掌控。在进度控制方面,主审应协助处室负责人对审计进度进行控制,力求审计时间有一定提前量。安排给各小组的审计任务,在时限之前应主动提醒。现场审计期间,每月底应对未完成的审计事项进行梳理,根据现场结束时间及审计署业务司报送信息的时间要求,合理安排完成时限。在质量管理方面,主审应做好事前审核,提前对审计组报出的审计取证记录、资料清单、谈话提纲等材料进行审核把关。
    
    三、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到位,现场管理效果好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实施细则、主审操作管理办法出台后,法制部门及时赴审计现场检查,保证管理措施执行到位。今年以来,各审计组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的困难,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保证了审计工作质量,未发生审计进度严重滞后、报送审计情况或结果文书超出时限、审计组工作偏离审计署和特派办要求、漏审实施方案规定审计事项、审计取证重大疏漏等审计质量问题,加强审计现场管理的效果明显。审计署网站还以《审计署重庆特派办多项举措贯彻落实新国家审计准则》《审计署重庆特派办法制审理人员赴审计现场检查调研新准则执行情况》等为题,报道了该办加强审计现场管理的情况。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