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成都办探索编制年度绩效报告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21日】
【来源:审计署成都办】
字号:【大】 【中】 【小】
    近期,根据审计署统一安排和要求,审计署驻成都特派办编写了该办2011年度绩效报告。这是该办首次编写年度绩效报告,编写人员积极创新思路和方法,确保绩效报告的质量。
    
    该办首先确定了编制总体思路:一是以审计署2010年度绩效报告为蓝本,将评价指标设定为可用金额计量指标和不可用金额计量指标。二是从宏观绩效——全办整体绩效和微观绩效——审计项目绩效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既反映全办总体情况,也分析单个项目绩效。三是评价单个项目绩效时,注重与审计署特派办考核办法相结合,既通过提交审计报告、简报等反映所做的工作,又考虑成果采用情况以反映工作成效。四是充分考虑绩效评价与考核的区别,尽量不人为设定分,减少主观因素影响。
    
    根据上述思路,该办编制年度绩效报告的主要做法和步骤重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宏观绩效,即全办整体绩效方面,对全办2011年审计工作整体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评价。主要参照审计署绩效报告,采用了对可用金额计量的审计成果进行投入产出比较分析,并对不可用金额计量的审计成果予以反映。该办以2011年查出的违规问题金额和损失浪费金额作为可用金额计量的审计成果产出,以全年财政拨款支出数和全年平均人数分别作为投入,计算单位资金投入和单位审计人员投入产生的绩效。对审计报告、专题报告、信息简报等的提交、采用情况,案件的移送情况,审计建议采纳情况,被审计单位完善制度办法等不可用金额计量的审计成果,只统计展示,不计算。二是在微观绩效,即审计项目绩效方面,对全办2011年实施的17个审计项目逐一进行绩效评价。评价仍分为可用金额计量的审计成果和不可用金额计量的审计成果。可用金额计量的审计成果,考虑到实施的项目既包括审计,也包括审计调查,同时可能部分审计项目不一定有审计查出违规问题金额和损失浪费金额,因此计算可用金额计量的审计成果时,将产出分为狭义的审计成果(违规问题金额和损失浪费金额)和广义的审计成果(狭义的审计成果加上查出的管理不规范金额),分别以各审计项目经费、工作量为投入,计算各审计项目可用金额计量审计成果的绩效,即每投入一元经费各审计项目所产生的狭义、广义审计成果是多少,每投入一个工作人•日各审计项目所产生的狭义、广义审计成果又是多少。对于不可用金额计量的审计成果,由于目前尚无明确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办法,暂以审计署对特派办考核计分办法为不可计量审计成果的主要评价依据,一方面反映审计项目提交的审计成果,另一方面对成果利用进行统计分析。(王洪勇 孙晖)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