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上海办着力打造四位一体创新型审计工作模式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1日】
【来源:审计署上海办】
字号:【大】 【中】 【小】
    2011年以来,审计署驻上海特派员办事处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按照刘家义审计长关于“抓住上海的特殊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指示精神,立足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特殊地位,着力打造制度创新、业务创新、科技创新和理论创新“四位一体”的创新型审计工作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该办特色的创新型审计之路。

    一、制度创新——形成引导审计创新的长效机制

    (一)修订、建立处室和个人业绩量化考核办法,创建创新型审计工作考核体系。以激励处室和个人创新性开展工作为目标,围绕评分标准、考核依据、复核办法3项重点,重新制定了处室和个人年度考核细则、审计业绩档案管理办法等,新增了10多项规定,完善了30多处细节,加大了对工作创新的考核权重和力度,突出思路创新、方式创新、成果创新的价值,引领各处室的创新意识导向,转变“按图索骥、按部就班”的僵化审计模式,使考核机制与创新性工作成果、创新型人才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构建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筑牢质量生命线。根据新国家审计准则制定了9项审计工作规范,修订了审理制度和优秀项目内部评审规范,针对创新型成果取证的充分性、完整性和合法性探索制定了一套审理模式,强化了对电子数据、外部证据的审理,对关键岗位实行定人、定时、定责。在确保三级复核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创新性审计成果多部门协商机制,确保创新成果的质量。

    (三)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培育创新型团队。紧扣队伍年轻化的趋势,强化审计干部培养工作,认真落实审计实务导师制,建立青年审计干部专题培训体系,推行项目主审轮换制和助理主审工作制,给青年审计干部提供创新机会和施展平台。实行常态化的人力资源整合,打破处室界限,将不同专业的审计人员搭配成复合型审计团队,激发创新活力,拓展审计思路,培育创新型团队。建立健全重要事项例会制、内部情况通报制度、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制度等,凝聚全办干部职工爱办敬岗之心,积攒工作创新的动力,培植审计人员创新的潜能。

    二、业务创新——确立特色业务品牌优势

    (一)依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断探索、深化金融审计工作的新领域、新思路。在传统金融审计的基础上,深入探索证券、期货、债券交易等领域金融审计工作,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先后查处了近10起犯罪案件线索,揭示了相关体制性问题,促成财政部、人民银行出台或完善有关制度规范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相关工作获得上海市金融创新奖。关注国际经济危机下的金融安全,跟踪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的大宗交易和异常交易,与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等在沪金融机构开展新型金融领域监管合作,探索创新金融审计新领域、新思路,加快金融审计在相关行业和领域的渗透与融合。

    (二)紧紧抓住上海在全国先行先试的特点,重点关注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把审计创新落实到服务科学发展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题和主线上来,从体制机制、政策落实、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入手,突出审计成果创新。在上海市重大科技专项资金审计中针对“02专项”自主知识产权保护、重大科技专项规划目标实现和资金管理中的体制性问题与管理漏洞向审计署提交了专题报告,并得到上海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积极整改,促进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资金的规范使用和目标实现。在财政审计中,针对上海市作为全国唯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地区,组织开展了专项调查,反映了试点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为宏观决策和主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在中国商用飞机公司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中,结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和研制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剖析中国民用飞机产业发展模式和路径,提出解决我国大型民用客机发展障碍的建议,促进我国“创新型国家标志性工程——大型民用客机项目”的顺利进行,此项工作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实施中。

    (三)突出重点审计项目,创新工作内容,推动民生政策的落实和问题的解决。树立民本审计的价值取向,结合审计项目全面梳理民生领域公共政策的变革与社会影响,跟踪民生资金的管理使用,探索公共政策评价。如在上海、浙江两地社会保障资金审计中,着力查找民生政策碎片化带来的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和管理漏洞,专题调研地方险种、医保和社会救助政策的不足,积极揭示其中存在的影响全局的问题,督促相关政府部门完善管理规章、规范资金使用,为全国范围内民生体制的完善提供合理化建议。

    三、科技创新——打造信息化、开放式的实践平台

    (一)加快审计数据平台建设,推动信息化环境下审计模式、组织方式和廉政风险防控的变革。一是积极组织开展了对财政、金融、社保等外部数据的归集整理,构建了审计项目资料和数据库,实现了审计数据信息的即时验证和线索排查,形成了审计信息的前后台联动。二是创新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现场组织方式,在社保资金审计中构建“数据分析组”、“区域审计组”、“专业审计组”共同支撑的三维立体式矩阵组织模式;在中国商用飞机公司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中,推行基于信息系统的“总体分析、分散核查”数字化审计方式,提高了项目审计工作效率。三是借助信息化平台探索“制度+科技”的廉政风险防控模式,开发廉政风险防控信息管理系统,以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为主线,实现廉政风险和审计质量控制的融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全程风险防控工作。

    (二)深入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切实提高计算机审计技术创新的有效性和转化率。一是把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作为内控调查核心,在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上下工夫,创新信息系统审计方式方法,在常规数据转换的基础上,分析信息系统内控设计缺陷,确定审计风险点。二是从被审计单位各岗位职能入手,将业务职责与信息系统岗位设定结合起来,分析信息系统执行的有效性,提高锁定审计问题线索的准确率。三是积极组织审计人员开发计算机审计软件,通过计算机技术方法开发、计算机审计案例征集、计算机审计应用交流会等形式,实现计算机审计技术创新的推广和应用。

    四、理论创新——在推行研究式审计中升华创新成果

    (一)多渠道探索审计项目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研究式审计。确立了“结合审计实际工作,开展审计理论研究”的理论研究工作方针,密切联系审计项目、密切关注审计中遇到的问题、密切跟踪审计理论前沿课题开展审计理论研究,完成和立项审计署重点课题、省部级重点课题共4个,参加中国审计学会等单位协作课题4个,其中重大科技专项资金预决算审计研究等4个课题实现与审计实施项目的紧密结合。同时,针对各理论研究小组课题研究分散化和约束性弱的问题,组织开展办内审计课题招标,立项了绩效审计方法体系研究、金融创新审计等3个方向的6项课题。办党组专门研究决定安排专项科研经费支持审计理论研究,有效地推动了研究式审计的开展,近2年共获得全国审计机关优秀论文一等奖2篇,二等奖1篇。

    (二)多途径营造“有审必研”的“学习型”工作方法。办党组提出审计项目“3+2”工程,即每个项目进点前要开展3次以上专题培训或讲座、实施中要完成1篇以上专题调研报告、项目结束后要有1篇总结性报告,着力提高审计人员“边学边干、边干边学,找准思路干、带着问题审”的意识。同时,在办内注重创新学习方式,积极打造“论坛式”学习,组织跨处室、跨专业的审计理论研究小组,跟踪相关领域的基础性和前沿性理论热点,开展面向实践的理论课题研讨。在社保资金审计、中央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等审计项目实施中,还专门组织了多次业内专家研讨,提高了审计人员的政策水平和研究能力。(杨建荣)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