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年审计干部适应经济新常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丹丹(审计署长春特派办)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3日】
字号:【大】 【中】 【小】

经济新常态赋予审计机关新的任务和使命。经济新常态下,审计机关既要查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促进反腐倡廉;又要揭示和反映体制机制性问题,促进深化改革。同时,还要鼓励创新,围绕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把握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坚强推动者。而青年干部作为审计队伍的“大多数”和“生力军”,能否很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呢?厘清青年干部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研究对策,有利于青年干部提高认识、提升能力,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一、青年审计干部在适应经济新常态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实际工作情况看,部分青年干部的思维方式、业务水平和知识结构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需要,具体为:

(一)自身知识结构不适应。学习和深入领会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和特征,熟悉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及改革趋向,对做好审计工作至关重要。一些青年干部因工作时间短、知识面窄,加上自主学习和政策理论分析研究不够,碰到新问题和新情况时常常束手无策、找不准切入点,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工作效果。

(二)审计思维方式不适应。一些青年干部在审计工作中仍存在惯性思维,生搬硬套国家法律法规或断章取义,不能客观全面地看待审计发现的问题,无法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没有做到“三个区分”(区分是无意过失还是明知故犯、是工作失误还是失职渎职、是探索实践还是以权谋私),有时不能放平心态、认真听取被审计单位的解释说明,一发现问题就生搬法律法规条文,导致问题经不住推敲,不能使被审计单位服气。一些青年干部很少从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反映问题,缺少宏观分析。此外,在大数据时代,一些青年干部只懂计算机技术和SQL语句,缺乏将业务思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融会贯通的数据分析思维,用先进技术挖掘问题线索的能力不够、效果不突出,制约工作效果。

(三)审计业务水平不适应。经济新常态对审计工作提出新要求,也给审计人员带来新挑战。它要求审计人员充分发挥审计工作依法独立、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等优势,依托项目开展研究型审计。更多关注制约和阻碍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和结构性改革推进的问题,更多关注制约和阻碍创新创业、转型升级的问题,更多关注制约地方政府简政放权和职能转变的问题,大力推动完善制度和深化改革,这些都要求青年干部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分析能力。但一些青年干部缺少灵活运用财务会计知识的能力,工作状态进入慢、效率低;一些青年干部抓不住工作重点和关键,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二、青年干部适应新常态、提高履职能力的对策

对青年干部而言,要想破解上述问题,应转变思想、启动思维、提升能力,尽快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

(一)打开思想“总开关”。青年干部要勤于学习,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规划等,对经济新常态下审计工作重点要熟记于心;深入学习国家近期出台的宏观政策文件,完善个人知识结构。同时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认真思考工作中有哪些不符合经济新常态的做法,并坚决予以纠正。

(二)启动思维“转换器”。青年干部应积极转变思维,开展研究型审计。一是审计中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对发现的问题疑点,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合理判断责任和问题性质,做到“三个区分”;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的意见,坚信“真理越辩越明”,客观做出审计结论,维护审计形象。同时思考如何能够完善制度和促进深化改革,提出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创新审计理念。青年干部有较高的学历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在适应互联网经济和大数据时代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应认真总结近年来审计项目中好的经验做法,树立大数据分析思维,刻苦钻研,把创新精神贯彻落实到审计工作的各个方面。

(三)提升审计“战斗力”。过硬的基本功和能打赢的实战技能是审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青年干部要切实提升实战技能,避免出现能力素质与审计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一是坚持在实践跑道中锻炼成长。通过审计实践和担任小组长、主审助理、主审等,快速熟悉业务流程,明晰工作重点,做到能审计、会审计。二是多总结借鉴。充分利用审前培训、审中碰头、审后总结等机会,多思多想,总结自己和他人的工作得失,梳理审计思路,明确改进方向。三是严谨细致地对待工作。青年干部应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克服浮躁心理和好高骛远的心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对待每一项工作,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方能厚积薄发、早日成材。(李丹丹)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