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项目材料管理应做好“五个环节”
袁伟(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08日】
字号:【大】 【中】 【小】

摘要:工程材料管理是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控制项目建设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关键性措施。但在近几年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中发现由于建设单位不重视、不熟悉建筑材料管理工作,形成大量建设资金流失,同时在国家审计结算审减额中,因材料问题所审减的额度占比也较大。本文就目前政府投资项目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关键词:投资项目;材料管理;环节

材料管理是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控制项目建设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关键性措施。一般而言,材料费用占项目工程造价的65-75%%左右;个别高档次的装饰工程,比重甚至达到85%以上。但在近几年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中发现由于建设单位不重视、不熟悉建筑材料管理工作,形成大量建设资金流失,同时笔者在审计中,也发现因材料问题所审减的额度比重不少。本文就目前政府投资项目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当前政府投资项目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图纸设计不深,材料造价失控。在施工图纸设计时对一些主要工程用材未能明确其规格型号参数或档次,至使标底编制无法定价,有的以暂定价计入,使造价占比大的材料价格失去竞争机会;有的随意计价,至使标底不能真实反映造价水平;有的设计即使对工程用材的规格型号参数或档次进行了标注,因建设单位没有重视设计控制造价的重要性,未能对图纸的功能及实际使用要求进行充分论证,在施工中对工程主要用材进行随意变更,至使工程材料造价失控。

2.清单编制不规范,拦标价虚高。清单编制未严格按清单规范进行描术,对需标注品牌的未按要求标注三种同档次材料品牌、规格、型号,标底编制时为了不引起投标单位的质疑,随便计取一个较高水平的价格,至使拦标价虚高,不能真实反映建设项目造价水平,无形中抬高了中标价,增大了项目建设成本,造成政府性资金流失。

3.现场疏于管理,底价施工高价结算。在项目施工阶段,由于建设单位疏于管理,为施工单位底价施工高价结算提供机会。对于清单未明确材料档次品牌、规格、型号施工单位往往高报价,底价材料施工;对于一些由施工单位自行采购标外材料,建设单位或监理对材料价未能及时进行核实,有的甚至没有材料进场报验,有关参数资料又没有及时收集,在结算送审时,施工单位往往虚报材料价格。由于材料规格、型号、品牌繁多,价格悬殊不一,以及建设周期长,材料质量难以评定,加之在审计时已时过境迁,对核实材料合理市场价增加难度,给建设资金流失提供了“空档”。

二、从“五个环节”入手做好投资项目材料管理

1.施工图设计环节,审计提前介入,力促设计方优化方案、设计深度到位,从源头上控制投资规模的合理性。一是建设方合理确定建设标准为用材定位。按照“满足功能时价格最低、相同价格时功能最强”的原则,决定选用材料的价格、品牌、规格型号等。比如办公楼,要求用材简洁明快;建设宾馆,根据需求级别确定档次;在审计时,要摸清材料价格及性能,分析本工程是否一定需要使用这种材料,注意防范设计方与经销方联合硬性推广某种与本工程不相适用的材料。二是量化选材限额设计。根据以往经典工程的主要控制参数,提出主要材料在造价中所占比例,对造价的影响程度,供设计方、建设单位参考,在批准的投资规模内,量化选材,避免盲目求大,事后变更,做到即确保质量又投资最省。三是坚持先详勘论证后设计完善防止多用材。项目前期多预留时间,在充分分析论证基础上,确保勘察设计深度到位,施工图纸完整清晰,减少施工中的随意变更。

2.招投标环节,进行拦标价审计,促使材料计价合理,发挥招标竞价作用,达到事前控制目的。一是审查清单描术是否规范,是否与施工图一致,减少因项目特征不清楚或与施工图不一致产生的重新组价现象。二是对于一些量大高档的建筑材料,像花岗岩、大理石、铝材等品种繁多的装饰材料,价格悬殊不一,编标时要做好市场调查,在清单编制中指定三个同档次品牌、规格、型号等参数,以便投标单位竞争报价,达到控制造价的目的。三是对市场上较少而又一时难以准确掌握单价的材料在标底编制时,可以设定一个暂定价,有效防止投标单位报价过于离谱,影响投标报价。四是对于以固定价进入标底的材料价格与市场价相比过高,可提前校正,促使拦标价趋向合理达到事前控制作用。

3.合同签定环节,详细审查合同条款,促使合同双方合理明确影响材料价格各种因素,防止结算纠纷。施工合同有关条款是工程管理、工程结算的依据,在合同签定阶段,力促建设、施工单位签订合理条款。一是在合同中明确合同工期内材料价格变化施工单位承担风险幅度,工期拖延的,在拖延期间,遇价格上涨或下跌处理规定;二是约定材料调差的方法及要调差的主要材料类型;三是约定暂定价、甲供材的结算办法。

4.项目施工环节,做好参谋和助手作用,督促建设方把关材料质量,摸清材料价格行情,提高现场管理水平。项目施工阶段是工程材料采购使用主要阶段,是把关材料质量,摸清材料价格的关键环节。审计要做好参谋和助手,提高建设单位现场管理水平。一是对于施工方自行采购材料,要求建设单位在产地、质量、等次、规格上把好关,对于一些没有指导价的材料要及时收集有资料,摸清材料价格行情,以便初步确定合理材料价格。二是对于甲供材料,督促建设单位作好细致的购前调查工作。以走访、询问、查阅相关信息资料了解采购信息。采用网上公布、竞争谈判、邀请招标、市场货比三家等方式选择物美价廉的供货商。在审查材料采购合同条款时,要求建设单位合同内容完整规范,责权利约定明确,注明对材料的各种技术参、质量要求,价格所包含的内容、运输方式、卸货方式及结算方式,付款方式、保修期、供货时间、验收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明确一定损耗以外的浪费由施工方自己承担,促使施工方妥善保管,精心施工,并对材料进行封样,以便核对。在使用中作好甲供材的出入库及施工单位领料记录,不定期抽查主要设备材料的验收、领用等手续是否健全,为竣工结算作准备。

5.项目结算环节,审查材料管理情况,核减虚报材料价款,提出规范管理审计建议。竣工结算阶段是衡量投资造价控制优劣的阶段。对于工程材料管理方面,在项目建设事前、事中做了大量细致的管理工作,在结算阶段审查其是否加以落实,对虚报的材料价款进行核减,提出规范管理的审计建议。一是督促建设单位提供全面的建筑材料结算资料,通过询问、查阅资料等方式详细审查工程材料管理情况。二是认真审阅合同资料,按照合同约定调整材料价格。对常规材料如水泥、钢材、碎石按当时投标报价价格约定结算,对照风险幅度进行调差;对建设单位指定采购的材料,核实实际采购合理价格后进行调差,有些工程工期较长,或有阶段性停工的,分清责任,按约定进行调整。三是对照前期撑握的材料采购情况、现场踏勘实际使用情况,核实送审结算中材料价格水平,对偏高的进行核减。四是核对工程材料量计算的准确性,对采购型号尺寸与定额编制不一致的,做好换算,对于甲供材,依据结算办法、领料记录进行多退少补。五是对材料设计变更的必要性、合理性进行分析,确定由此产生费用的增减。

总之,材料管理是投资项目中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材料种类繁多,新型材料层出不穷,有较强的专业要求,建筑材料管理的技巧性较强,因此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随着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的加强和方法的创新,全过程跟踪审计将在建筑工程项目审计监督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袁伟)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