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依法审计与提高审计质量的调查与思考
李先秋(湖北省团风县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5日】
字号:【大】 【中】 【小】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关于对审计工作的要求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出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的高度重视,给审计监督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审计机关要紧紧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理念,坚持依法履职尽责,服务改革发展,才能不断开创审计工作新局面。

最近,笔者就如何坚持依法审计与提高审计质量这个专题,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近年来坚持依法审计和提高审计质量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近年来,湖北省团风县审计局及时认清“新形势”,把握审计“新常态”,打造审计“升级版”,依法履行审计职责,不断加大审计力度,创新审计方式,在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等方面,实现审计全覆盖,使审计监督的层次和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新突破。具体来说,就是围绕“理好财”,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围绕“管好钱”,强化重点民生项目审计;围绕“用好权”,创新经济责任审计;围绕“促发展”,加强重点投资项目审计;围绕“防风险”,完善审计风险防控机制;围绕“全覆盖”,圆满完成上级审计机关统一组织和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审计事项,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一)充分认清审计监督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把审计监督作为依法治国的方略提出来,为审计监督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平台。审计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手段。一是要求全体审计人员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要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使用好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使好手中的权力,确保审计监督始终在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上运行;二是通过审计监督,既要促进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又要发现现行法律法规存在的漏洞和问题,提出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的意见建议,以实际行动促进依法治国的实现。

(二)坚持依法审计,确保政令畅通。依法审计是确保政令畅通的重要保障,审计工作必须把促进重大政策落实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我们的审计工作,要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坚定不移地按照法律的授权和法定的职责、权限、程序,用政策、法规这把尺子对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计,对一些合情、合理而不合规或因政策缺陷造成的违纪违规问题,既要按照规定对违纪违规的人和事进行处理或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又要找出政策、制度方面的缺陷,提出改进完善的意见建议,促进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创新方式方法,努力实现审计全覆盖。坚持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现审计全覆盖,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审计机关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基层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实现审计全覆盖,不是一年内把所有的审计对象都审完,而是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不留死角和盲区,力争对单位的审计三五年一个轮回,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任期内必须普审一次。在立足现有审计力量的基础上,采取突出审计重点、抓住上审下的机遇、提高审计能力、聘任社会审计力量等方法达到全覆盖。确实有困难的,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反映给予支持,既要做到审计覆盖范围广,还要做到反映情况准、查处问题深、原因分析透、措施建议实。

(四)完善公开和问责机制,狠抓审计整改工作落实。审计发现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而彻底的整改,就会形成屡审屡犯的恶性循环,审计就会失去公信力。我们从公开结果和追究问责两个方面落实。一是加大审计整改结果公开的力度,只要审计机关已经向社会公开的问题,被审计单位就要公开整改结果,审计机关还要督查整改的效果。二是加大追究问责的力度,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整改“第一责任人”应承担整改的全部责任,定期将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通报给县委县政府和纪检、组织部门及其主管单位,对整改不落实、不到位的,提出对被审计单位“一把手”的责任追究建议,该行政问责的行政问责,该法律问责的法律问责。

(五)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近年来,湖北团风县审计局紧扣全县经济工作中心,以“三个突出”为着力点,监督好、维护好、优化好团风发展环境,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一是突出对重大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监督。紧紧围绕“三举三进”重大战略实施,加大财政资金、跟踪监督“八项规定”和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力度;二是突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对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全覆盖”跟进,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跟踪,对预算与决算、造价与财务、质量与施工实行“全方位”监督,构建了“一条龙”审计监督机制,保证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的连续性。三是突出对经济权力规范运行的审计监督,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扶贫资金、水利建设资金、土地出让金、土地治理等重大项目资金跟踪审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六)坚持廉洁从审,打造审计铁军。在坚持廉洁从审,打造审计铁军方面,湖北团风县审计局提出了5条措施。一是用“党性原则”落实廉洁责任,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审计“生命线”抓紧抓好,把强化作风建设作为根本途径,把狠抓纪律建设作为关键环节;二是用“一岗双责”落实廉洁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审计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形成压力层层传递、责任层层落实、工作层层到位的责任体系;三是用“动真碰硬”落实廉洁责任,加大对重点岗位、重要环节、重点人员的廉政责任检查和问责力度;四是用“惩防并举”落实廉洁责任,完善三级审核把关,强化对审计现场管理,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和审计纪律;五是用“依法履职”落实廉洁责任,不断拓展审计范围,加强对重大政策、重点资金、重要部门的审计,在揭露违法违规问题、查找腐败案件线索、配合重点案件查办上下功夫。

二、坚持依法审计和提高审计质量面临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依法审计意识还不够强。有的审计人员的法制观念还不强,工作程序不到位,依法审计意识不强;有的审计人员法律意识还不能适应法制建设的要求,碍于情面,有时不能大胆坚持原则,反映和处理问题存在避重就轻等现象。

(二)业务素质不够精。一些审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工作思路不清晰,制定的审计方案不具体,操作性不强,审计重点不突出,胡子眉毛一把抓,审计内容不深不透,该发现的问题发现不了,揭示的问题深度不够,审计建议就事论事。

(三)审计风险意识淡薄。由于审计项目多、人员少、任务重,有时为完成审计任务,忽视了依法审计和审计质量的要求。审计资质、审计程序和审计文书等方面都存在粗放的问题。笔者看过一些审计报告,有些报告中问题定性和处理的法律依据引用不准,报表的勾稽关系不清楚,概念模糊,数字出错,低层次、低水平问题还都不同程度存在。

(四)现场管理难以考核。从规范性的角度看,审计现场质量控制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审计组是不是依法把应当审清楚的问题都能够审到、审深、审透,履行职责是否到位,目前还缺乏一种制度保证。

(五)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强。有些问题属于制度问题,被审计单位向审计组汇报的也很清楚,即使这些问题写入审计报告的问题中,被审计单位也难以整改,但审计组还是下达了审计决定,最后在跟踪审计整改落实中发现这些问题根本无法纠正。

(六)审计报告质量不高。

从审计报告来看,业务部门起草的报告还十分粗糙,没有按照《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严格统一,对同一问题不同的人员有不同的叙述方式,有些问题反复出现,也引不起足够重视。因此,抓好审计质量建设,是审计机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

(七)审计管理水平较低。审计管理水平较低,给依法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整体推进带来很大的制约。从审计业务的决策、执行、控制与监督等环节上看,审计决策管理不够科学,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审计权能过分集中,审计成本缺乏标准,廉洁从审缺乏防范机制,审计风险不断加大。审计计划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规范化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科学的管理体系,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

(八)审计问题存在自行消化现象。一些地方审计机关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对某些涉及政府和部门利益的审计事项,因为考虑某些行政长官的“意志”,经常采取“回避”、“让步”、“消化”的态度,尤其是查出了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基于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地方审计机关放任甚至引导和鼓励审计人员“不深查”、“不报告”、“不处理”的做法,个别地方甚至帮助作假,掩盖问题。对审计人员违反审计纪律的行为,不制止、不反对、不纠正、不追究,姑息养奸,放任自流。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审计人员利用职权自行决定审计事项、自行消化审计问题、徇私枉法、权钱交易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破坏了依法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影响了审计机关公正廉洁的形象,阻碍了审计质量的有效提高。

三、推进依法审计和提高审计质量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学习,严格执行审计网上审理制度。审理工作是审计机关内部加强对审计权利监督和制约的重要机制,是规范审计人员行为,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举措。对此,审计法实施条例及国家审计准则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省厅也制定了《审计项目审理工作试行办法》,对此,我们必须严格执行这些法律法规和制度办法。

一是加强学习。审计人员应结合工作实际,学习审计法律规范,不仅要做到学懂,学精、还要会用,严格执行。把国家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审计人员的行动准则,切实从制度上解决提高审计质量的问题。学习审计业务知识,要不断更新知识,了解新情况,掌握新东西,不能说起来什么都知道,实际上什么都不精,要做到一专多能,否则是无法胜任现实工作的,更谈不上审计质量上台阶,上水平。

二是深入思考。要善于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寻找原委,要有较强的敏锐性、洞察力,善于发现问题的蛛丝马迹,寻求突破口,揭示和反映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对普遍性问题从制度上找原因,对规律性的问题从体制上找原因,切实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三是严格把关。审理人员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客观考量自由裁量权幅度,要将取证材料和工作底稿对应起来,做到权力和责任并举,过程和结果并重,对审理发现的潜在问题,要敢于指出和勇于揭示,对不符合审计规范流程、证据不充分的,一定要坚持退回去,要求业务部门重新补充证据,绝不能怕惹人,迁就敷衍,审理机构有这个权力,同时也要承担起这个责任。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素质和能力,不仅要审理项目的审计结果,而且要关注审理项目的审计过程。作为业务部门也要强化质量和责任意识,在业务部门和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切实保证审计质量的不断提高。

四是把审计审理当作作风建设来抓。高质量的审计工作要靠严格的审计作风来保证。抓能力建设,必须全面提升依法审计、沟通协调、学习创新、自我约束的能力。要像抓作风建设那样,抓审计审理工作,做到作风务实,敢讲实情,克服满足现状,思路不清,办法不多,成效不足等问题;克服严谨不够,听取意见不充分以及好人主义思想;争取做到事实百分之百的清楚,定性百分之百的准确,处理百分之百的合法;要抓好廉政建设,守住信念防线、道德防线、法律防线,坚决杜绝以审谋私和人情审计的现象,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审计纪律,切实提升审计质量。

(二)全员参与,实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审计质量的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制定审计项目计划、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实施方案、获取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下达审计决定等审计业务流程的每个的环节都需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只有严格对各流程进行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整个审计项目取得较高的审计质量。

一是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要严格按照审计监督范围安排计划,既不能失职不作为,也不能越权乱作为,防止滥用监督权。做好年度项目的整合,避免交叉和重复。要规范审计程序,细节决定质量,细节决定成败,审计人员一定要按程序办事,审计行为必须合法合规,必须完成规定动作。要规范处理尺度,对审计查出的问题的处理处罚,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标准执行,彻底解决审计处罚中程序不清、职责不明、裁量权随意等问题,规范审计执法程序和处罚行为。要坚持审计业务会议制度,所有的问题都要经过会议集体讨论研究决定,对问题的去留都要有原因,有依据,有记录,提出处理处罚意见要实事求是,防止少数人或个人说了算。

二是加强审计现场的质量管理。要根据审计组成员的优势和特点科学合理安排工作,明确现场作业程序、标准、步骤、方法和目标,使审计人员明晰责任义务,履职尽责;明确审计组长或主审在审计现场的主体地位,管理内容及组织协调沟通、工作进度、质量控制等管理职能;与被审计单位建立协调的沟通机制,使审计工作进度和效果不受影响。要强化对审计方案的可行性的论证,审计方案要经过审计组成员及所在部门的反复论证,对重大项目的方案应召开专门会议研究,以提高审计方案的可操作性。要实行沟通制度,定期召开沟通交流会,使信息和线索在审计组成员中共享,促使关联审计事项之间相互印证,审计经验和方法互相借鉴;对下一步工作重点作出必要的调整和安排,提高审计现场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现场复核要及时到位,对审计人员编制的审计工作记录、审计工作底稿、以及获取的审计证据进行复核,把不完善、不准确、不规范的问题解决在审计组撤离审计现场之前。

三是加强审计结果的质量控制。加强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是审计质量控制的重点环节,审计报告必须如实、客观、恰如其分地反映审计结果,新准则也规定了审计报告的形式、内容、编审,要求审计组根据不同的审计目标,以审计认定的事实为基础,在防范审计风险的情况下,按照重要性原则,从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方面提出审计评价意见,还要求审计组应根据审计风险问题的性质、数额及其发生的原因和审计报告的使用对象,评估其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如实在审计报告中予以反映,以保证审计报告的质量。四是审计机关全员参与质量控制。国家审计准则要求审计机关针对审计质量责任、审计职业道德、审计人力资源、审计业务执行和审计质量监控五个要素建立质量控制制度。在审计机关层面,从审计机关领导到一般审计人员,审计业务部门到综合部门都要围绕上述5个要素参与审计质量控制,承担质量控制责任。

(三)靠实责任,实行质量过错责任追究。审计准则要求审计机关实行分级质量控制,明确了审计组成员、审计组主审、审计组组长、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审计机构和审计机关负责人在项目审计中的职责和应承担的责任,并规定对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审计准则的行为按照规定追究责任。在分级质量控制中,尤其赋予了审计组组长在组织实施审计工作中较大的职责权限,相应地也要求审计组组长承担较重责任,即应当对审计项目的总体质量负责。这对的审计组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审计过程中执行国家审计准则不严格,工作程序不规范,一旦出现问题,就要追究责任。另外,各层级审计人员应当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确保自身工作符合质量要求。审计机关对没有严格执行质量控制制度的审计人员,应根据其承担的职责、未履行职责的情况和造成的后果,追究相应的责任。因此,广大审计人员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认真执行,保证审计质量不出问题。(李先秋)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