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特派办审计项目人力资源量化配置模式初探
王 路 (审计署重庆办)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3日】
字号:【大】 【中】 【小】
    特派办等派驻机构经常面临人力资源既定、多项目同期开展的情况,因此,只有科学的在项目间配置审计人力资源,才能提高投入产出比,实现审计效益的最大化。而特派办在各审计项目间科学配置审计人力资源的核心是项目所占有的审计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与审计项目的重要性相匹配,其前提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各审计人员“质量”的量化评价;二是对各审计项目重要性的量化评价。笔者认为,可以在借鉴微观经济学中“供求决定价格”的理论,基于内部供求关系来对审计人员的质量进行量化评价,以及以工作量为基础,并通过“难度系数”、“成果系数”的调整,对各项目的重要性进行量化评价的基础上,建立特派办审计项目人力资源的量化配置模式,使项目的重要性与项目所占有的审计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相匹配,进而实现审计项目人力资源的科学配置。
    
    一、审计人员“质量”的量化评价
    特派办审计人力资源的数量是可以清晰计量的,困难的是如何对“质量”即审计人员的综合工作能力进行量化评价。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微观经济学中“供求决定价格”的理论,基于内部供求关系来评价审计人员的“质量”。在特派办内部,对一个特定的审计人员,也存在一种供求的关系,供给方是特派办这个主体,需求方则是不同审计项目的负责人,需求越强烈,则该审计人员的“价格”就越高,反之亦然。需求的强烈程度实际上以“主观的形式”真实反映了“客观的实质”,即审计人员的综合工作能力。由需求所决定的“价格”,也就可以作为对审计人员能力评价的标尺。如何反映作为需求方的各项目负责人对一个审计人员的需求的强烈程度呢?笔者认为,可以用“选择的次序”来对这种需求的强烈程度进行度量,过程如下:由N个项目负责人根据前期对n个审计人员的了解,确定自己组建审计组时选择审计人员的顺序,并逐一标识。被第1选择的审计人员,计n元;被第2选择的审计人员,计n-1元;被第3选择的审计人员,计n-2元;…以此类推。最终可统计每一个审计人员在N个项目负责人的选择中获取的“总价格”。上述“定价模型”的假设前提,一是信息充分,即项目负责人对所有的审计人员都有充分的了解;二是理性选择,即项目负责人都会以选择最优秀的人来共同完成审计任务为原则,认真进行选择。通过上述方法能基本准确地反映每一个审计人员被需求的强烈程度,全面地反映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审计项目重要性的量化评价
    审计项目重要性的量化评价包括三个环节:一是以工作量指标确定审计项目的重要性基数。各审计项目预算的以“人·日”为单位的工作量指标,较客观地反映了各审计项目的“投入”情况,可以作为确定审计项目重要性的基础指标。二是以“难度系数”指标对审计项目重要性进行调整。由于各特派办审计人员的专业构成、经验积累等方面的不同,完成审计署计划安排的各审计项目的难易程度也有所不同。例如,某特派办在金融审计领域积累了大量经验,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那么完成金融领域审计项目的难度相对就低;某特派办从来没有开展过省部级地方政府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那么完成相关审计项目的难度就较大。因此,可以通过专题研讨会的方式,研究确定各项目的难度系数,对审计项目的重要性基数进行调整。三是以“成果系数” 指标对审计项目重要性进行调整。由于不同审计项目立项背景不同、所属领域不同、主管业务司局不同,项目预期的审计成果(包括专题报告、专项信息、移送事项、审计整改等)的多少也不同。在强调审计成果重要性的考核的导向下,还需要根据预期审计成果的数量对审计项目的重要性进行调整,最终确定各审计项目的重要性。
    
    三、审计项目占有的审计人力资源与审计项目重要性的匹配
    匹配的实质,就是每个审计项目的审计人员的“总价格”与全办审计业务人员“总价格”的比重,以及每个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数值与同时开展的全部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数值之和的比重,两者相等。照此原则,可以计算出每一个审计项目应该占有的审计人员的总价格。然后,由各审计项目负责人在这一“总价格”限额内,逐一选择审计人员。可以按照项目重要性排序,由各项目负责人依次选择1名审计人员,再进入第二轮,同样依次选择第2名审计人员,直至各项目“总价格”的限额达到后结束。
    
    综上所述,建立在对审计人员的质量和审计项目的重要性进行量化评价基础上的审计人力资源量化配置模式,能够提高特派办在各审计项目之间配置审计人力资源的精确性和科学性,提高既定的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审计成果。(王路)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