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创新大型项目审计思路和方式的思考
郑体纲 石传明 (审计署成都办)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5日】
字号:【大】 【中】 【小】
     国家治理对经济社会活动的有序管理和指导,需要国家审计发挥不可替代的“免疫系统”功能。国家审计的职能和角色决定其组织形式和工作内容将逐步深入到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各层面。当前,审计署组织的各项审计项目正日益体现着上述特点,开展的审计活动逐步开始在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预防、防御、发现和纠正等功能。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迅速转型和发展的需要,审计活动在组织规模、审计深度逐步提升,以2012年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为代表的大型审计项目,正在逐步成为当前审计项目组织的常见形式。大型审计项目不同于一般的审计项目,其社会影响力、财力人力成本等都对其效率和效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规划好、组织好大型审计项目,必须强化创新意识,创新组织形式,有力保证成效。
    
      一是要建立层次化的组织架构,形成畅通的信息枢纽,始终保持组织的机动灵活。大型审计项目涉及面广,审计子项目多、分布地域广,项目应建立从组长到副组长再到一般审计人员的立体式组织体系,布局上是以大组为整体、以小组为业务突击队。组长主负责,坐镇一线指挥,协调全体人员;副组长带队奔赴不同审计现场点,做好上传下达,及时总结、反馈和指导现场审计业务。大组架构具有充分的稳定性,主审负责一切要点和关节的疏通,接受项目办的指挥和指导,下发传达新安排,上报审计动态,汇报新问题新情况,保证各种信息的通畅和时效。小组具有突出的机动灵活性,同一审计小组在调整个别人员的基础上,就能实现根据进度安排,在不同子项目上进行地点的平行转移,在平衡人员构成的稳定和灵活中,满足了效率和成果要求。
    
    二是打造团队精英特色,形成互补优势,有力提高队伍人员的协作能力。大型审计项目的审计人员多,组员经历和特点各不相同,在进行审计人员任务分配时,首先应对每一名干部的知识背景、审计经验、性格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每一个审计业务小组在人员安排上的原则是,财务、技术相搭档,老带少、幼学长,热情配冷静,快慢相一致等。根据子项目分款分类等特点,内容上清楚地划分成填表、查问题等任务。在审计过程中组织协调全组人员的基础上,安排固定人员研究关注某一类任务,建立政策研究小分队,形成某一类型问题的法律法规库。在审计项目工作逐步推进中,逐渐培养出对某一类问题的专家型人员,较快地明确某一类问题的审计思路,大大提升了工作绩效。
    
    三是坚持重点突破为核心,优化骨干人才的创造力,始终把握质量和效率并重的基本原则。大型审计项目的内容多,需关注的重点多,往往要保证基本工作内容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实现重大案件线索的突破,决定着项目的效果。在项目执行中要坚持党组的领导,强化组长的统筹部署下,要从面上逐步推动进度,保证整条业务一线始终在前进中,平衡效率和质量,根据每一地区子项目构成的种类,结合每名审计人员前期的审计经验,有机组合安排参审人员,有效利用每名审计干部的核心能力。在出现重大问题需要突破时,及时调集业务骨干,组成临时突破组,进行重点研究分析,从而可以实现总体进度不影响、重点问题实现突破的双重目的。
    
    四是创新思路,拓宽渠道,充分发挥计算机审计的优势。大型审计项目往往具有资金量大、范围广、时间紧、任务重等突出特点。运用现代审计手段,探析发展工作成果的新渠道,是大型审计项目效率和效果的重要保障。要注意总结审计经验,推广审计案例,对审计案例进行重点研究,在不同审计组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形式,在挖掘审计方法上注重深度,努力将计算机审计技术的运用落实到实处。
    
    五是重视传帮带,谋划干部培养,着力促进干部的进步成长。大型审计项目是锻炼干部的大平台,要在审计组内统一认识,要拚弃一切打工思想,对参加项目的每名审计人员要求有所付出、有所收获、有所成长,要逐步在相应领域成长为“小专家”。尤其对于年轻干部,只有通过多做事、多经历,才能顺利地、快速地完成“知识型转能力型”的过程。同时,通过参加大型审计项目,有利于丰富审计干部的从业经历、拓宽视野,也有利于学习业务骨干的好做法,加强同事间的沟通、交流和学习,有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
    
    另外,大型审计项目的成果要求高,时间要求紧,社会影响大,审计过程中要树立组长的标杆价值,坚持副组长带头作用,老同志是榜样,年轻同志埋头苦干,需发扬刻苦精神,秉持顽强作风,大力夯实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郑体纲  石传明)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