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治理视角下审计判断的思考
吴明娟(审计署重庆办)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7日】
字号:【大】 【中】 【小】
    
    国家治理的核心是公共权力如何有效配置和运行的问题,国家治理主要是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控制系统来维护经济社会的健康运行。国家审计属于上述三个系统中的监督控制系统,通过其自身独有的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在监督控制系统中发挥“免疫系统”的功能,服务于国家治理的决策系统,承担着对国家治理的执行系统实施监督和约束的职责。国家审计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发挥,依赖于高质量的审计结果。审计判断这一影响审计质量和审计成果的重要因素,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直接影响审计质量和审计成果,对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审计判断的内涵及重要性
    
    审计判断是审计人员为了实现审计目标,在做决策的过程中,依照专业标准和职业经验,通过自身智力和一系列思维过程,对影响审计决策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对客观审计对象和主观审计行为做出的某种认定、评价和决断。
    在执行审计的过程中,审计判断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审计判断居于审计证据和审计意见之间,是实现审计证据到审计意见的桥梁和纽带,充分体现审计人员对判断客体和主观审计行为的认知程度,遍布审计过程的各个环节,可以说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审计判断水平的高低不仅是审计人员专业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之一,更明显地影响着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进而影响国家审计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发挥。
    
    二、影响审计判断的主要因素
    
    审计判断具有介于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的边缘性和综合性特征,国内外学者借鉴并运用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概括研究成果可以将影响审计判断的因素归纳为三类,即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环境因素。
    (一)审计主体因素。审计主体因素主要是指审计人员的素质和审计机关的组织实施。从一定意义上讲,审计判断的本质就是决策,是一个提出问题、确立目标、设计和选择方案并对不确定条件下发生的事件做出评价判断的过程,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一方面审计人员的知识、能力、经验、技术、努力程度等因素都会被带到审计过程中去,从而影响审计判断的质量;另一方面审计机关在实施审计项目时配备的资源及项目组织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审计判断的质量。如在财政审计中,实施项目需配备相当数量的拥有财政审计实践经验和技能的审计人员,具有严格规范的实施程序和工作准则,熟悉财政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体系,了解国家宏观政策和财经法规,具备财政审计的计算机设备和人员等,这些条件即审计主体因素是能否正常开展审计并进行有效审计判断的基础。
    (二)审计客体因素。审计客体因素主要是指审计项目和审计目标。审计项目的特点不同、审计的目标不同,均会对审计判断产生不同的影响。审计判断是围绕特定的审计管理事项和审计项目任务目标,依据审计事实进行辨认和分析,进而得出审计结论的过程,审计管理事项的差异和审计项目任务目标的差异,会导致辨认和分析的侧重点不同,审计判断的结论和质量也会产生差异。如在财政审计中,对于同一审计事项或问题,因审计目标的不同,既可能出现在地方财政收支审计报告中,也可能出现在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报告中,且得出的审计判断或结论存在差异。
    (三)审计环境因素。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环境是系统之外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一切空间及其在空间中所存在的所有因素的总和。审计作为一个系统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环境和作用力下进行的,审计环境与审计是相辅相成,同生共存的。审计判断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审计判断只能在一定的审计环境中进行,同时受审计环境的限定和制约。政府审计的审计环境可划分为宏观审计环境和微观审计环境,宏观审计环境是指一定时期国际国内的政府审计所必须面临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道德和习俗等条件;微观审计环境是指作为单个政府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工作时所面临的具体环境。
    
    三、提升审计判断质量的几点建议
    
    对于提升审计判断质量,防治审计判断偏误,审计实践已得出的共识有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审计法规和准则的掌握、提高整合协同能力、充分发挥集体判断优势等。今天的政府审计,无论是财政审计领域,还是经济责任审计领域,呈现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组织规模日趋扩大、经济业务愈益复杂、审计目标日益细化。针对这一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在审计工作中需重视以下三点,以便于提升审计判断质量。
    (一)用辩证的观点审视审计事实。审计人员只有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审计事实的相互联系,才能防止“就事断事”导致的审计判断偏误或片面性。审计人员在全面检查审计取证的全面性、充分性、相关性的基础上,分析审计证据与审计判断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主观故意还是客观原因所致,是由于体制、机制不健全,还是管理缺位、越位造成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审计成果的水平和层次。
    (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评价审计事实。评价对象既可以是单位、项目、资金,也可以是监督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今天的政府审计,无论是财政审计领域,还是经济责任审计领域,呈现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组织规模日趋扩大、经济业务愈益复杂、审计目标日益细化。在审计判断的过程中,审计人员不仅要考虑被审计对象的投入产出关系,还要考虑被审计对象的决策和行为是否履行了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不仅要关注被审计对象各层次目标的实现程度,更要关注各层次目标对总体目标的贡献程度。
    (三)从审计事实、判断标准和目标“三位一体”的关系中对审计对象做出判断。审计判断的基础是审计事实,没有审计事实支撑的审计判断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任何审计判断都必须依据一定的判断标准,判断标准既包括国家法律法规,也包括行业准则和被审计对象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等;但凡经济社会活动都有一定的目标,审查被审计对象经济社会活动目标确定的恰当性并对该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是审计判断的重要任务。在审计过程中只有对上述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一个整体,对每一个方面都给与应有的重视,才有可能得出全面、准确、高质量的审计判断。(吴明娟)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