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企业审计如何在推动国家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刘传峰(审计署京津冀办)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5日】
字号:【大】 【中】 【小】
    摘要:国家审计需要在完善国家治理中发挥作用,企业审计面对的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中央企业,本文尝试论述了企业审计在进一步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几个着力点。
    关键词:企业 审计 治理
    
    一、审计与国家治理
    
    在国家治理中,审计实质上是国家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其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织部分。国家审计工作的特点使其具备完善国家治理的基础。
    (一)国家审计便于、善于从全局、宏观层面分析、把握和解决问题。
    首先,国家审计涉及的部门多、行业多、覆盖面广,具有较强的宏观性,能够便于从全局上系统地了解、把握问题,与此同时,国家审计一直立足于培养审计人员的宏观意识,立足于系统地分析、解决问题,而不是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让从更高层面上发挥审计作用有了必要的积累。
    其次,国家审计深入一线的工作特点利于审计发挥完善国家治理作用。审计工作的特点之一是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这使审计机关能够更准确、及时的发现国家治理中存在问题。
    第三,国家审计的独立性为发挥完善国家治理作用提供了保障。国家审计的独立性使审计机关可以不受部门、单位利益的限制,更客观的分析、评价问题,提出科学的完善建议。
    (二)国家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完善国家治理主要是在监督落实、推动完善和促进优化中发挥作用。
    1.监督落实。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关注现有的治理体系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而宏观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是现有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发挥监督落实的作用就是在审计中关注国家宏观政策、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查找违反国家宏观政策、法律法规的重大问题,监督各部门、单位切实执行国家宏观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
    2.推动完善。完善国家治理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发现现有治理体系中存在的漏洞,提出完善建议。审计发挥推动完善的作用就是在审计中在对国家宏观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因现有政策及法律法规中存在漏洞而导致的问题,提出完善的建议。
    3.促进优化。优化现有的国家治理体系同样是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审计发挥促进优化的作用就是在审计中结合审计发现的问题对现有的治理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查找治理结构中不适应发展要求,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部分,提出优化改进建议。
    
    二、企业审计在完善国家治理中作用明显
    
    企业审计面临的对象是特大型的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且特殊的地位,这些企业发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好坏,企业审计可以通过对这些中央企业的审计,在完善国家治理,尤其是国家经济治理中发挥明显作用。
    企业审计面临的国有企业总体资产量大。我国现有中央国有企业近120家,资产总额近30万亿元,如此大量的资产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重要,其能否实现持续、稳定的保值增值对于国民经济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审计面临的国有企业涉及行业众多。企业审计的被审计企业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基本能够较为客观、全面地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情况,能够较为真实、全面地反映各个行业发展中的经验和问题,而且大部分中央企业为其所处行业的龙头,其经营发展方向往往可以代表该行业的发展方向,其经营发展的水平往往代表该行业的最高发展水平,其经营发展中存在问题也往往是该行业的突出问题。
    企业审计面临的国有企业地位特殊。企业审计涉及的企业中涵盖了军工、能源、通信、电力等众多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这些中央企业不仅仅在国民经济的具有重要地位,还涉及国家安全。
    
    三、企业审计在进一步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中的几个着力点
    
    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作用,进一步推动完善国家治理,未来企业审计在进一步做好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可考虑以下工作着力点,重点推进。
    (一)要把对企业经营风险分析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现阶段,企业审计中虽然对企业的经营风险也有一定程度的关注,但分析深度和重视程度还远远没有达到完善国家治理的需求。因中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其经营管理中的重大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是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对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的关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大对中央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的关注,需要重点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一是项目计划阶段考虑企业风险,优先对存在经营管理风险特征的行业和企业开展审计。未来工作中需要我们积极探索研究某一行业或某一企业经营管理中重大经营风险的数据特征,并以中央企业审计数据库为数据基础,构建审计分析模型,将分析结果作为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重要的参考之一,在审计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优先安排数据分析结果中表明存在重大经营管理风险的行业和企业。
    二是项目实施中充分重视对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的分析。未来工作中需要我们结合行业特点、企业经营管理现状、审计发现问题等诸多因素,发现企业现阶段经营管理中存在重大漏洞,分析企业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而查找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大风险,在区别风险产生是自身发展战略不当、经营管理不善等单个企业的个例性问题,还是企业所处的整个行业的普遍性问题的基础上,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据此提出防范风险的建议。
    (二)要进一步加大对一般性违法违纪问题的重视程度。一直以来,查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是审计工作的重点,这对于保持对贪污腐败的高压态势,推动反腐倡廉建设意义深远,未来工作中,我们需要在继续关注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的同时,加大对一般性违法违纪问题的重视程度,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般性违法违纪问题虽然涉及的金额一般相对较小、人员级别相对较低,但其涉及的人员一般是数量较多的普通职工,涉及的事件一般是与普通职工的切身利益联系最密切的事件,这往往直接影响普通百姓群众对某一企业、某一行业,甚至整个社会的认可程度,其产生的原因也往往是在社会治理末端环节中存在的一些看似不大却影响深远的小漏洞。中央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其中之一就应该是让更多普通群众更加理解、认可和接受中央各项政策,而级别相对较低的领导干部与普通群众接触最密切,其违法违纪问题虽然金额不大,影响却恶劣,普通群众往往也反映最大。审计加大对这些一般性违法违纪问题的关注,一方面要依法进行查处,另一方面是要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查找小漏洞,提出建议。
    (三)要更加注重监督促进企业整改。推动审计整改是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未来工作中,应该将监督促进中央企业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彻底杜绝屡查屡犯问题。监督促进企业整改一方面要求审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对宏观政策、法律法规有深入研究,审计发现问题定性及处理措施应该能够经得起考验,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有深入科学的分析,提出的审计建议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确保整改建议确实能够落实;另一方面需要逐步建立起更完善的监督整改制度,促使审计机关在监督企业整改方面具有更多保证措施。
    (四)要形成更科学完善的央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评价体系。企业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而经济责任审计中需要对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内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评价,如何进行评价对企业领导人员如何履职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中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应该在贯彻国家宏观政策,转变经济经济增长方式、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中承担更多责任,而这些往往会影响企业短期利润。现阶段评价体系中,对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内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部分,因主要涉及可量化的财务、业务指标,科学性较强,而对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内承担其作为中央企业责任的其他部分评价指标相对较少,尤其可量化指标较少,评价的科学性也相对不高,这种评价方法无法全面、客观的评价企业领导人员履行责任,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领导人员履职期间更关注企业短期利润,而忽视长远发展,更容易忽视中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需要承担的除短期利润外的其他责任。未来工作中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完善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评价体系,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促进中央企业更充分发挥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刘传峰)
    
    
    主要参考文献:
    1.审计情况通报 2012年第1号 《刘家义审计长在审计署  2011年度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2.审计研究简报 2011年第23期 《国家治理内涵及其与国家审计基本关系的辨析》。
    3.审计情况通报 2011年第14号 《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
    4.《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