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国家审计文化建设
李庭高(审计署太原办)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9日】
字号:【大】 【中】 【小】
    
    文化,按照词典中的解释,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审计文化属于人类文化的一个子文化或分支文化,审计文化建设,就是要把审计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各种途径或方式,把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生活情趣传递给每一位默默无闻、长期生活工作在看似枯燥数字中的审计人员,使其受到鼓舞、得到熏陶、获得启迪。任何一项事业的成长,都离不开其特有文化的滋养。同样,审计事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审计文化的支撑。

    一、国家审计文化及其作用
    审计的产生是基于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或行政权的分离,是客观、公正、独立地对被审计对象的经济活动进行检查、评价、公证的一种监督活动。审计不仅可以使某一具体的委托受托关系得以正常维系,而且可以促进整个社会委托受托关系之间按既定规则有序运行,从而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的秩序。现代审计包括三种类型,即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其中国家审计又叫政府审计,其主体审计机关属国家政府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是按照法律赋予的职权,通过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进行监督,保证国家各项政策有效实施,使国家机器健康、安全地运行,侧重于监督;内部审计是指单位、部门内设的审计机构对本级及下级单位经济行为进行内部检查的活动,侧重于评价;社会审计是指社会中介机构即各类会计师事务所接收委托,对相关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公证、评价,侧重于鉴证,也就是证明。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三者在审计主体、审计目标、适用的准则、对象范围、法律责任、处理处罚等方面均不同,因此其文化内涵也各不同,本文所述审计文化皆指国家审计文化。
    
    实践证明,任何事业的成长,都离不开其特有文化的滋养。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主法治的产物和推动民主法治的手段,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工具,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国家审计事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审计文化的支撑。审计机关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系统特色的价值取向、制度准则、伦理道德、行为方式、精神风貌等,即我们所说的审计文化。构筑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审计文化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审计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新时期,重新审计和正确认识国家审计文化,培育、丰富、加强国家审计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加快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政治制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属于上层建筑。国家审计文化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是审计人员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形成的,是审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审计文化的三个层面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而精神文化则是物质和制度文化的内在实质,是审计文化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在审计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它能从观念、精神层次协调和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国家审计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为国家审计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审计文化具有系统性、时代性、科学性、引领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凝聚、约束两个方面。一方面,审计文化象一座桥梁,把审计组织内部成员与其要实现的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引导审计组织内部的所有成员达到这样一种共识,即只要我们自始至终遵循这样的基本信念去从事审计活动,去规范审计组织内部人员的行为,审计组织就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审计文化所倡导的科学的审计观和良好的工作作风,并为广大审计人员所接受、认同后,形成群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性,并逐步将外在的约束变成内在的道德要求,实现对审计组织成员的外部约束及其自我约束。
    
    二、当前国家审计文化建设的误区
    (一)国家审计文化建设片面化
    国家审计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对审计文化的内涵不清,片面地认为审计文化就是审计人员业余文化生活,比如唱歌跳舞、打球摄影之类的活动,其实这些都是对审计文化内涵的误解。文娱体育活动是审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审计组织开展审计人员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是建设审计文化的有效手段,但是审计文化建设的内容还远不止于此,它的内涵极其丰富,包括价值观念、规范制度及其具体化的物质实体等内容。
    
    (二)国家审计文化建设形式化
    国家审计文化建设的另一个问题是流于表面形式,进行文化建设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有关方面的检查和评比,认为提出几条口号、贴出几条标语、确定几个标志就是审计文化建设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效果,往往成了“墙上”的或者“纸上”的文化。这些审计机关没有将国家审计文化作为能够促进审计组织长期稳定发展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思想,而是作为一种装饰来对待,这是相当多审计机关的文化建设形式上热热闹闹,实际上难有成效的主要原因。
    
    (三)国家审计文化建设短期化
    审计文化的特性决定了审计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长期的、连续性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培育出适应新时代和新要求的优秀的审计文化;同样,对审计文化建设投入的回收也不可能在短期内一次完成,而是具有滞后性,连续不断回收的特点。但一些审计机关没有认识到审计文化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认为是凑热闹、走形式的短期行为。没有把审计文化建设作为一种能够促进审计事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战略,切实推进审计文化建设。
    
    (四)国家审计文化建设雷同化
    审计文化和其他文化相比有共性,也应当有自己的个性。但是一些审计机关在文化热的推动下,不是在总结继承自己优良文化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再结合时代的需要和环境的变化,进行文化创新,突出自己的文化个性,反映审计工作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而是盲目效法照搬其他文化的内容,从而导致国家审计文化缺乏个性特色,不能与其他文化区别开来。
    
    (五)国家审计文化建设高层化
    有的审计机关在国家审计文化建设上没有上下联动、齐心协力,认为审计文化建设是高层管理者的事,与普通审计人员无关,在审计文化建设中没有充分发挥广大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是由领导班子制定审计文化建设的目标、方案、实施步骤等,或是列出几条口号让宣传部门去操作;或把审计理念和各种规章制度编印成审计文化手册,下发给审计人员,认为就是全面导入了审计文化建设,这是对审计文化建设的一种误解。
    
    国家审计文化建设存在上述误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认识不够到位。一些审计机关的领导和审计人员对国家审计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等认识不足,认为搞审计文化建设会增加额外负担,或者受“政绩观”的影响,认为审计文化建设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由于思想认识上的不到位,造成对国家审计文化建设不够重视,往往处于走形式、限应付的局面。二是投入不够充分。少数审计机关特别是一些基层审计机关由于主观上重视不够,客观上人手少、任务重、人员分散、经费紧张、办公条件差等原因,导致国家审计文化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都相对不足。三是机制不够健全。有的审计机关领导体制不完善,国家审计文化建设未纳入总体规划;有的审计文化建设的责任分工不落实,工作规范不明确,相关部门职能作用未充分发挥,国家审计文化建设未形成整体合力。
    
    三、建设国家审计文化的途径
    随着国家审计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国家审计正处于创新与转型时期,如何培育和构建国家审计文化,是一个现实又迫切的问题,笔者根据现阶段国家审计发展提出几条国家审计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实施国家审计文化战略
    国家审计文化建设之所以会陷入上述各种误区,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许多审计机关在管理上存在着短期行为,没有把审计文化作为一种能够有力促进审计事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审计文化的建设必须树立战略意识,避免盲目短视行为,要从全局、长远的角度出发,不断增强审计文化的战略决策。首先要建立审计文化实施的战略计划体系,并细化为具体的工作方案、操作方案、使决策者和实施者明确各自的责任和权力;其次是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给予必要的各类保障和授权,使审计文化战略的实施在一个高效的组织结构的统一指挥下,通过互相协调,得以顺利实施。
    
    (二)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任何一个行业立足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精神保障。审计群体中哪怕出现极少数的不良审计行为个案,都会对国家审计的外部形象、审计文化的建设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各级审计机关要注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和教育,使广大审计人员的意识形态中深深地打上依法、客观、公正、忠实、勤廉的优秀职业道德烙印;同时也要注重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等相关法规制度的真正落实,防止制度流于形式,配合以奖罚分明的激励措施,把人性管理方式与刚性约束相结合,双管齐下努力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审计职业道德观。
    
    (三)养成坚持学习的习惯
    人是任何社会活动中最能动、最积极的因素,因此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是国家审计事业发展、审计文化建设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新生事物、新的知识层出不穷,原有知识的淘汰速度越来越快;审计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局面,给审计人员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所有这些都促使每一位审计人员要养成坚持不懈、努力学习的好习惯,要认真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和先进技术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胜任能力;要主动学习党和国家关系国计民生的方针政策,逐步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政治敏锐力;通过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审计事业和审计文化发展提供更多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四)营造国家审计文化氛围
    精神层面的国家审计文化内涵与审计实践中的精神文明建设对审计工作的要求是一致的,因而国家审计文化的有效推进要以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在精神文明创建中,要通过争先创优途径为审计人员提供展现价值的平台,发挥典型引路的文化建设功能;要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注重在审计工作中体现审计核心价值导向,形成良好的审计文化氛围,保障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审计文化能够历久弥新,促进审计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增加审计行为的透明度
    增加审计机关及其人员审计行为全过程的公开化程度,让国家审计的经济监督活动充分暴露在社会公众的阳光雨露之下。通过审计透明度的增加,可以充分借助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给审计群体施加一种强大的外部压力,促进审计机关加强内部管理,促使从业人员自律、自强、自省,同时也促进国家审计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因此审计机关要大力增加执法程序的公开、监督过程的透明、审计成果的社会利用、权利义务的公示等等行为的力度,强力推进国家审计文化的培育和建设进程。(李庭高)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