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审计现场管理的重点及强化措施
倪亚楠(审计署西安办)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1日】
字号:【大】 【中】 【小】
    审计现场工作是整个审计项目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审计目标的实现和审计工作质量的优劣。加强审计现场管理,是完成审计任务、实现审计目标的必要手段,是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降低审计成本的基本途径,同时也是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举措。审计机关应加强对审计项目的现场管理,积极构建有利于实现审计现场管理良性循环的工作机制。
    
    一、审计现场管理的基本含义及重点内容
    
    审计现场管理,一般是指审计机关或审计组按照国家审计准则的规定和标准,自进驻审计点起至现场审计结束止,对现场的审计人员、审计行为、审计过程及其审计结果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激励的一种审计管理活动。审计现场管理贯穿审计实施阶段的始末,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查了解管理。
    正式审计开始前,审计组要组织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性质、组织结构、经营范围、业务活动及其目标,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其执行情况,财政财务管理体制,适用的业绩指标体系以及业绩评价情况,相关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初步评估被审计单位存在重要问题的可能性,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应对措施。
    开展调查了解工作时,应认真研究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特点、熟悉相关政策法规、摸清总体情况、理清工作思路、确定工作重点、初步发现主要问题线索。对于年年审或经常审的项目,要重点关注已经发生变化的审计事项,不能简单地照搬以往的审计结果或经验。防止调查了解流于形式,确保收集到的资料完整、有效,为编制实施方案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 审计实施方案编制管理。
    审计实施方案是对审计工作方案的具体化,是审计项目中的纲领性文件,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管理直接关系到审计目标的实现。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应做到目标准确、范围清晰、重点突出、分工明确,要充分结合被审计单位的特点和每一位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对审计事项逐项进行具体化的剖析,尽可能提供可操作性强的审计技术方法和步骤,明确每一个审计事项的预期目标,并保证相关审计事项间的信息沟通顺畅,资源、成果充分共享,以便于迅速、准确地总结和发现一些典型问题或重要问题线索。此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实施方案,以便更好地适应审计现场工作的需要。
    (三)审计实施方案的执行管理。
    1.审计项目进度管理。为保证审计项目顺利完成,审计组一般按照项目的截止时间采取倒计时的方法逆序安排审计工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审计组长或主审作为审计现场负责人,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时间安排把握审计项目的总体进度,合理调配审计资源,提醒、督促审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审计项目按时完结。
    2.审计现场沟通管理。
    (1)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管理。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包括审计进点会、与被审计单位座谈、审计现场的沟通交流、书面交换意见等形式。做好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工作,能够促进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减少因信息不对等造成的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对问题定性出现偏差的可能性,保证查证问题的质量,深入了解审计发现问题的成因,进而揭示体制机制层面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
    (2)审计组内部沟通管理。审计组内部沟通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交流信息、解决困难、提高效率。审计现场会议制度是审计组内部沟通的重要形式。审计现场负责人应定期召开审计组会议,重点研究审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阻力,发现的重大问题线索,审计人员变化带来的分工调整,重要事项或突发事项导致的工作重点调整,审计工作阶段性总结以及后续工作安排等内容。通过审计组会议,搭建审计现场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审计组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与沟通,帮助审计项目负责人对审计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理清对重大问题的审计思路和方法,进而提高现场审计效率。
    3.审计取证管理。审计取证管理的目标是保证审计人员按照规范审计程序,采取科学的取证方法,依法取得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结论。审计人员首先应当依法取得被审计单位的提供资料承诺书,在被审计单位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业务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检查、观察、询问、外部调查、重新计算、重新操作、分析等方法,获取与审计结论相关的审计证据。审计证据必须真实、可信,既要保证充分性,又要防止冗余,审计人员应在深入分析、辨别的基础上,筛选确认最终的审计证据,合理控制审计证据的数量。
    4.审计工作底稿管理。审计工作底稿主要记录审计人员执行审计措施的情况,包括实施审计的主要步骤和方法,取得审计证据的情况、审计结论及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审计人员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求是内容完整、格式规范,结论正确。审计组长或主审一般要在现场审计阶段完成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工作,检查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最重要的是对审计证据是否适当、充分进行复核,保证在审计现场能够及时完成审计证据的补充、完善工作,避免因证据不足影响审计工作质量。
    5.审计资料管理。审计资料包括被审计单位提供的纸质资料、电子数据,以及审计过程中形成的中间资料和成果资料。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要指定专人作为资料员,负责接收、清点、登记、保管及归还。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审计工作中越来越多的涉及到电子数据,不论被审计单位提供的电子数据,还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电子资料,都必须严格按照纪律要求进行传递和使用,不得用于与审计无关的方面,确保不泄密。
    
    二、加强审计现场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科学的审计现场管理机制。在国家审计准则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总结提炼出审计现场管理规范,从制度上约束和规范审计现场管理行为。一方面规范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保证审计人员依法审计,规范审计程序,明确审计现场管理的关键内容和风险点,最大限度地保障审计工作质量,规避审计风险;另一方面与被审计单位建立起沟通协调规范,促进审计工作顺利完成。
    (二)强化审计人员的质量意识,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审计人员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国家审计准则的各项要求,强化审计质量意识,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将要求落实到审计现场管理的每个方面,审计组组长、主审及审计组成员都要严格控制和实施现场审计过程,把提高审计效率,优化审计工作质量作为最终目标。审计组要认真开展对参审人员的业务培训,为审计人员提高业务能力提供必备的资料和条件,确保审计人员全面了解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目标和任务,掌握必备的行业政策法规和相关背景资料,做到对审计内容、重点、思路和方法心中有数。
    (三)重视发挥审计实施方案的作用,促进审计效率的提高。要充分认识实施方案的重要地位,科学编制,统筹资源,保障重点。确保审计实施方案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审计步骤清晰、技术方法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分工,任务分解到组、到人,合理确定分工,避免工作交叉重复。明确沟通机制,建立定期召开审计组会议制度,加强审计人员的协作和配合,定期汇报情况、研究工作动态、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切实解决审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必要时,要编制调整方案,以适应审计现场的实际需要。
    (四)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审计现场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完善、合理目标考评办法,将审计现场管理内容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评范围,充分调动审计组每位成员的积极性,鼓励全员积极参与审计现场管理。建立合理的约束机制,明确审计组各成员的职责、权限,保证审计工作有序进行。加强审计现场纪律考核,实行廉政责任制,保证审计独立性。完善奖惩机制,明确激励措施,促进审计现场管理规范化。(倪亚楠)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