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家审计在加强新时期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丁俊林(湖北省仙桃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8日】
字号:【大】 【中】 【小】
    文化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不断积累、深化而延续下来的成果。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历史发展的体现,从客观上存在着极其强烈的、割不断的传统性质。大到国家民族,小到部门单位,都有其相应的文化,并随着历史进程潜移默化的得到传承和发展。文化既是一种象征性标识,又是一种精神纽带和精神支柱,在我国深刻变革和转型时期,加强文化建设尤其显得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国家审计属上层建筑范畴,是国家治理强有力的工具,在推动历史进程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由此,国家审计必须切实增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上体现自身价值。
    
    一、国家审计与文化建设的关系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完成这个工程,没有良好经济与政治基础是不可能的。国家审计通过维护国家的经济秩序,促进制度建设,在经济、政治两个方面为文化建设打下良好基础,文化为推动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国家审计是文化建设的“护航员”。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基础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必须依靠充足的财政资金和科学的预算管理来支撑和保障。国家审计通过关注政府在文化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和资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关注文化建设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关注文化建设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管情况,关注重点文化建设项目情况,能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文化资金和资产的安全,为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保驾护航。
    
    (二)国家审计是文化建设的“领航员”。国家审计实现“免疫功能”的基本特征就是增强自身机体的“自我检查,维护机体的器官和组织正常运转,抗病毒侵蚀、自我完善、自我预警”。 从这一点上讲,国家审计具有纠正偏航、防止迷航和实时预警的独特作用,能针对文化建设中发现的问题,从深层次进行分析、揭示和反映,对潜在的风险、危机提出预见性应对方法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违法违规问题的发生。
    
    (三)国家审计是文化建设的“急先锋”。 国家审计从“看门狗”、“经济卫士”到“免疫系统”再到“国家治理”无不烙上文化建设的深深印记。审计文化具有系统性、时代性、科学性、引领性和开放性等特征,是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引领者和实践者,它既是文化建设的一个支流,又是文化建设的一面旗帜,与文化建设一脉相承,相得益彰。
    
    (四)文化建设是国家审计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审计事业经过近30年的探索、实践,开始步入成熟期,正面临着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寻求进一步发展的新阶段。加强对文化领域的审计,促进国家文化政策的贯彻落实,促进制度的建立与改良,推进文化建设,是审计机关服务国家治理的重要抓手,也是国家审计发挥其监督、服务、预防职能的有效途径。
    
    二、新形势下国家审计推进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当前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十二五”规划纲要从推动科学发展的高度提出未来5年我国文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政治制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进一步发挥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切实加强审计文化建设,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加强文化建设需要国家审计的有力支撑。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决定》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从6个方面作出工作部署、提出重大举措,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文化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高,底子薄、基础差、历史欠账多、基础设施不完备、基层文化单位缺乏正常运行的经费保障等仍然是制约文化发展的瓶颈;二是文化体制改革处于由试点向面上推开的关键时期,进入了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关键阶段;三是一些地方对文化发展战略认识不够,文化建设考核指标和相关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文化建设的措施办法有待进一步加强,文化政策法规有待进一步执行和落实;四是文化发展还缺乏有力的智力支持。
    国家审计机关虽然不是专门从事文化事业或主管文化体制改革的部门,不承担文化建设的主要职责,但要破解文化建设的发展难题,各级党委和政府需要国家审计在规范资金运行、促进制度完善、深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发展上提供强有力的保护和支撑。如果没有国家审计的监督和服务,文化建设可能出现“短板”。
    
    (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国家审计的职责和义务
    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国家治理的需求决定了国家审计的产生,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方向。”国家审计自身的职能决定了审计部门必须拓宽审计服务文化建设的思路,找准审计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的着力点,明确加强审计监督服务保障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提高审计监督的免疫系统功能作用。
    
    (三)国家审计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无可替代
    一方面国家审计涉及国家经济社会总体运行的各个领域和方面,依据监督层面、范围和效果影响力,其在经济监督体系的地位要高于其他种类的监督,在行使经济监督权力时能产生蝴蝶效应,带动了其他监督实施;另一方面行使经济监督权力宪法化、专门专业化和独立性是国家审计的组织地位优势,取得经济数据的全面、完整、真实、客观是国家审计组织的效能优势。国家审计能不断发现经济社会中共性的、普遍性的违法违纪问题,从机制体制及制度层面上提出建议意见,不断修正人们道德偏差,筑牢思想防线,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是其他单位部门无法取代的。
    
    三、国家审计推进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国家审计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监督和服务作用,首先要通过实施审计,促进文化政策得到贯彻落实,揭示文化体制改革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同时也要加强审计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文化内涵。
    
    (一)加强文化建设资金、政策落实情况监督,加快推进文化建设事业发展步伐。
    为加强文化建设,国家投入财政资金,形成大量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审计过程中,要重点关注这些资金和资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和政策落实情况。一是要关注资金流向,注重检查国家投入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及其效益性,促进文化资金真正用于服务文化、改善文化;二是要关注资产安全,重点关注转制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管情况,及时发现和揭示问题;三是要把政策落实情况作为审计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文化体制改革决策、执行等工作的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审计,了解文化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否符合国家大政方针和重大决策的规定。通过对与文化体制改革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的审计,关注国有文化资产的保值增值性、文化政策的执行进度和力度。
    
    (二)加强重要文化事项审计,促进文化投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文化建设投入效益既包括经济效益,也包括社会效益。针对文化产业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审计机关应紧紧抓住文化单位、文化建设和投资项目、文化产业等审计重点,进一步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政府投资的重大文化建设项目必审、政府主办的重大文化节庆活动必审,并有选择地进行跟踪审计。通过审计一方面防止政府投入资金损失浪费,确保资金安全和效益;另一方面积极关注文化建设中资金使用和文化产业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文化工程确实惠及千家万户,文化产业发挥积极社会效益,促进处理好文化建设中价值导向与消费娱乐的关系,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三)强化文化部门和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建立科学合理的责任体系。
    加强文化部门和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依据领导干部所在部门的工作性质,对审计对象进行分类管理。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要突出部门管理职责履行情况;文化事业资产的领导责任主要是文化资产的安全完整;文化产业资产的领导责任主要是资产的保值增值。通过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资金管理水平、资金使用效益进行系统评价,促进文化建设目标责任的落实。
    将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的成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将文化建设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切实履职尽责。
    
    (四)加强审计成果转化利用力度,促进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目前,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审计机关应高度关注文化体制改革政策的践行情况,抓好审计成果的转化利用,促进文化相关政策制度的不断完善。一是要扎实推进审计整改。督促被审计单位认真落实审计建议,规范管理,健全制度,重大问题严格追究责任;二是要深层次开展分析。在对文化单位、文化建设项目以及文化发展过程中重点事项审计时,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宏观角度提出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的建议;三是要切实推进审计结果公开。通过审计公开,提高文化体制改革践行中的透明度,将属于社会公众共享的公共文化资源的决策,纳入到公众的监督视线之内,力促改革沿着正确轨道前进。
    
    (五)以审计文化建设为先导,发挥国家审计在文化建设中的模范示范作用。
    一是以理论为武器探寻文化。刘家义审计长在2012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 12字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审计人员的精神追求和国家审计的职业特点。我们要以此为理念,引领审计人员行动,塑造审计机关的良好形象。
    二是以教育为主导培育文化。要加快思想观念转变的步伐,通过全面提高审计人员思维能力与整体素质,来迎接新挑战,面对新局面;要强化岗位培训和后续教育工作,坚持以能力建设为重点,提高审计人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领导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等;要加强政治思想学习,使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是以媒体为阵地宣传文化。进一步加强审计宣传和信息公开,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发布信息,正确有效地引导舆论,积极探索用多种表现方式宣传审计工作、激励审计干部,使社会充分了解审计、理解审计和支持审计,为审计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四是以作风为基础打造文化。落实“实”、“高”、“新”、“严”、“细”的审计作风,切实做到严格、扎实、严把质量关。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纪律和各项廉政规定,全面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把廉政纪律作为“高压线”,切实加强审计机关廉政文化建设。
    五是以道德为灵魂传承文化。坚持以职业道德建设为灵魂,强化审计职业道德建设。积极塑造符合审计要求的审计精神,做到坚定信仰、崇尚法律、坚持原则、无私无畏、扎实苦干、求实创新;恪守审计职业操守,做到廉洁、质量、文明;坚守审计职业道德,做到严格依法、正直坦诚、客观公正、勤勉尽责、保守秘密。在履行职责中,不断丰富审计文化的内涵。(丁俊林)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