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联网审计规范初探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7日】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审计局社保联网审计规范课题组】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各地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管理,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正如审计署副审计长石爱中所说,社保基金不但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而且也是当今政府部门最关心的事情之一,社保将永远是审计重点。由于社会保障资金量大,涉及面广,业务数据量大,信息化管理水平高,仅依靠手工审计无法完成任务,因此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社会保障审计工作已成为常规审计手段,更有不少审计机关尝试利用联网方式来更为高效、准确、及时地对社保基金进行计算机审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社保联网审计这种新方式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给具体审计工作带来了相应的困难。   

     一、采用联网技术开展社保审计工作的意义
    
    社会保障基金联网审计,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采用一定的传输接受方式将社保、财政、税务部门等被审计单位及其他数据关联方的计算机网络与审计机关相连接。通过审计业务操作平台及配套的审计应用软件系统对采集的共享资源进行数据转换,开展异地远程实时的联网核查、分析、排疑、预警,更高效地为审计目标服务,为社保资金高效运转服务。
    
    社会保障基金的联网审计可实现:从事后审计向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转变,数据采集达到了随需随取;从静态审计向静态和动态审计相结合转变,实时数据成为被审计对象,使审计预警成为可能;从现场审计向现场和远程审计相结合转变,经过审计软件系统处理后的原始数据被重新整合,有效地提高了跟踪核查和现场取证的审计效率;从财务审计向财务和业务审计相结合转变,大量业务数据进入审计视野后,将更有效地防范风险。当前我国现有的社保体系仍不健全、保障制度仍不完善,基金在筹集、管理和支付等环节中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联网审计对于及时发现和审查基金征缴、管理和发放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具有较大作用。
    
    二、规范社保联网审计遇到的难点
    
    (一)工作思路不清晰,审计作用难显现。社保联网审计的目标是什么?应该发挥什么作用?目前在一些审计机关或是审计人员中对此的理解还不清楚、明确,缺乏工作思路。往往在无意识中还沿用传统社保审计的工作目标,仅仅关注财务收支或是仅仅注重基金的合规性、真实性,没有规范化的工作标准,使得审计的真正目标难以实现。
    
    (二)缺乏宏观意识,审计层次不够。实施审计时缺乏宏观意识,“目光”任然停留在单个险种或是单个管理环节。使得审计报告中深层次的问题反映不够透彻,缺少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不利于解决制度性的问题。
    
    (三)全面审计和重点抽查把握不准。“网”联起来后,数据以“T”单位的量实时传输,按照系统论的理论,分析的数据越多越接近真实。面对这样的海量数据是实时全面分析,还是有计划或是有针对性的重点抽查?重点抽查的范围如何确定?目前这些没有一个较为规范的实施指导,使得审计风险大大增加。
    
    (四)社保制度不断调整,联网软件需求点调整滞后。根据社保短期会调整基数或提取比例的情况,审计联网软件一般会预留修改接口,但是我国的社保体系仍不健全、保障制度仍不完善,相关部门会适时出台制度进行规范、调整。作为审计监督就要及时调整审计需求点,采用恰当的标准来评价分析。目前一些联网审计软件面临需求点被封装,不能及时调整的困难,导致一些评价分析点不能实现或是评价分析失真。
    
    三、社保联网审计规范化的思路
    
    (一)正确建立审计目标。社保联网审计的目的是充分利用联网和计算机分析对社保基金的安全性与完整性进行分析和监督,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基金使用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
    随着监督管理的方式和手段的不断加强,社保审计围绕资金安全开展财务收支真实性、合规性审计已经远远不够。社保联网审计必须从重点关注资金安全向更多地关注制度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转变。制度保障是带有根本性的,只有解决制度问题,才能确保资金的安全、有效。同时,只确保资金的安全、有效,并不能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完整、有效和可持续。通过审计揭露和反映社保制度问题,对促进完善社保制度、规范社保业务管理更有意义。
    
    (二)审计范围和审计重点的选择。社保联网审计具有获取数据的实时性,分析数据高效性等优点,审计人必须充分发挥联网审计优点,将目光放的更加远,整体立足点落得更高。在做深做透某个微观点的基础上,从养老、失业、医疗等单项制度和资金的审计,向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整体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深化各项制度和资金审计转变。更多地发现和揭露不同社保制度之间、不同社保资金管理之间存在的不系统、不协调、不衔接问题,促进大社保体系的健全、完整和有效。
    
    (三)搭建合理的联网审计软件架构。在设计联网审计软件初期就要构建合理的软件架构,根据实际探索经验发现,将软件设计为基本框架固定,后期可添加需求点的软件架构较为合理。当社保部门出台新制度、新政策时,审计人可以根据出台的新政设计新的审计需求点,以类似“插件”的形式添加到审计软件中;每个需求点可以进行模板式的保留,在每次开展数据分析时按照审计目标、范围和重点的需要进行灵活地选取和调用。这样可以保证审计评价分析紧跟新政,得出的结论较为合理,同时又可以及时对新出台得政策进行分析评估,还很好的节约审计资源,也体现了联网审计的实时性和高效性。
    
    (四)审计时机和操作的思路。根据联网审计特点,同时结合社保部门按月、按季、按年定期统计情况上报数据的业务特点,应该采用实时审计、分期报告、迅速反馈、及时纠正、纵贯分析的总体思路,来体现联网审计实时、高效、灵活的特点。
    在整个审计过程中贯彻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理论,审计人员大量运用分析的方法。这种分析的方法贯穿于审计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终结阶段,使审计风险理论和整个审计过程联紧密系,把整个审计实施过程转变为审计人员不断地加深对被审计单位认识的过程,以项目的审计风险为质量控制依据,将审计全过程所搜集到的证据、信息,以此构成合理的审计意见。
    
    在联网阶段(可选年为单位阶段)内,多次进点实施审计,有计划、分重点地实现审计目标,在定期和不定期的获取数据并进行分析中,发现被审计单位业务的异常区域,判断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在进一步深入的调查了解和核实后,记录发现的疑点情况、审计过程和方法,附相应SQL语句脚本,交由对方复核和确认。针对发现的问题,在审计期间定期或不定期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出具书面的阶段审计报告,及时地追究责任、纠正错误,尽可能的减少老百姓的利益被侵害。在终审阶段,将整个社保基金实施过程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进行全面分析、评估风险和提出问题。将各项基金的筹集、分配、使用等情况放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这个大框架内进行综合分析整理。
    
    只有抓住社保基金运行的特点,发挥好联网审计的优点,才能使审计工作更主动、更效率,使审计风险控制更全面、更有效,以此保证更高的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彭华彰著.社会保障审计理论与实务.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2]冯战国. 创新审计理念开展联网审计发挥社保审计免疫作用.2009.12.25. http://www.wwsj.gov.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47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2006年6月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