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审计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中的作用和实践途径
宋远芳(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9日】
字号:【大】 【中】 【小】
    每一项制度的建立,只有深深植根于社会的历史与文化现实中,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是国家审计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形成的各种审计制度的总称,它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012年7月,刘家义审计长在审计署司局级正职领导干部研究班总结讲话中提出:“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必须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这三个关键词,要关注审计文化理论等基础建设和基本保障”。可见,审计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离开了审计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 审计文化的基本特征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群体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审计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和完善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文化基础和精神动力。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具备了文化的一切特征,为审计实践指明了发展方向,同时也在审计实践中完善与升华。
    
    ㈠审计文化具有独立性。刘家义审计长在2012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里面包含了“独立”这一价值观念。这种“独立”是在审计文化背景下的“独立”。国家审计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监督手段,其独立性只是相对独立,一方面体现了其外在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组织、人员、经费等方面,这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制度或者法律手段加以控制。另一个方面体现了其内在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精神层面,涵盖了人的思想、理念、信仰等方面 ,这是国家审计独立性方面最本质的内容,这种内在的独立性就要靠审计文化来渗透、来约束、来凝聚。通过审计文化的建设,向全社会展示审计机关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公正廉洁的优良品质,这是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精神力量。
    
    ㈡审计文化体现时代性。一个社会不论是以什么形式存在,都会有与之相匹配的社会文化,社会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审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细胞,其发展是与时俱进的,符合审计本质和时代发展要求,它是比审计知识层次更高的意识形态,这种文化不仅代表了先进的审计方法、组织形式和审计手段,同时也代表着先进的审计理念和审计思维,这种富有时代特色的审计文化对审计事业的影响是最根本、最直接、最现实的。
    
    ㈢审计文化富有创新性。审计文化创新不仅体现在审计方式方法上,更体现在审计理念和审计理论上。现代的审计文化,首先是对审计提出了“审计是为什么,为什么而审计”的问题,具体的来讲,就是审计干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理念,从过去以批判为主的监督者观念向服务为主的建设者观念转变。其次是对审计的方式方法提出了“审计靠什么,怎么审计”的问题,2012年,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对审计系统信息化建设作出了重要部署,各级审计机关正在以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决心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数字化审计是审计文化又一张新的名片。
    
    ㈣审计文化具有凝聚性。一项事业的发展,少了文化的支撑就好比鱼儿离开了水。一个单位的发展,少了文化元素就是一潭死水,毫无生机。当前,审计机关一方面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价值整合,把事业、原则、感情进行有机结合,审计干部的价值共识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增强了对审计事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以这种文化方式为纽带,进一步凝聚人心,增强干部凝聚力和向心力,推进审计事业科学、健康发展。
    
     二、 审计文化在审计制度中的作用
    
    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审计事业全面科学发展,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审计文化与审计制度相伴而生,两者相辅相成,在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中,审计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㈠审计文化为审计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支持审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审计文化是审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包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现代经济学》、《中国经济论》等理论基础,还包括审计制度中的审计法律、法规、准则的建立和完善,通过提供理论依据,使审计制度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㈡审计文化为审计制度提供内在支持。先进的精神文化对制度效力的发挥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审计制度的建立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审计工作的动力、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无不与审计文化密切相关,充满活力的审计文化是国家审计事业生命的精神食粮,审计文化以其特有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同时还凭借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审计理念、职业道德所构成的柔性管理来弥补审计制度中的不足之处,可以起到为审计机关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功能,推动审计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㈢审计文化为审计制度营造执行环境。审计文化从广义上讲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不同形态,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大骨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从健全、完善、实施,自始至终都需要审计文化的支撑,审计文化把先进的思想理念转化成审计制度,使审计人员行为更加规范化、程序化,从而满足审计制度在促进国家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所需要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等现实条件,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在推动和完善国家治理中发挥最大功能,进而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和持续科学发展。
    
     三、审计文化在审计制度中的实践途径
    
    准确把握审计文化的特点及作用,构建适应时代发展,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是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审计赖以生存的保障,审计文化要更好地服务于审计制度,在审计制度中发挥最大效力,应该从以下方面实现。
    
    ㈠树立科学审计理念,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审计人员素质是审计文化中最基本、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审计职业道德是审计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加强教育,加强培训,健全机制等措施,把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理想信念相结合,把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与审计事业的发展目标相结合,从而把职业道德转化成审计人员意识行为,转化成一种具体行动,推动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㈡坚持注重审计实效,夯实审计文化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因其涵盖面宽,内容广泛,条目严谨等特点,要求审计文化从更高水平提供文化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提供了法律准绳,也是规范审计人员行为的“工作底线”,必须严格遵守,一以贯之。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加大对财政资金、政府投资资金、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等重要资金、重点领域的审计监督,提高审计制度执行力,推动审计事业向更高层面更高水平发展。
    
    ㈢大力推进审计创新,丰富审计文化内涵。审计文化是动态的,会随着社会形势、审计制度的发展而发展,它代表着审计先进的生产力,也代表着审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探索与研究先进的审计文化,用先进的审计文化代替落后的审计文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审计文化成果,在审计理念、审计方式、审计理论、审计组织等方面不断创新,最终用审计文化的“软实力”推动审计事业的发展。
    
    ㈣着力优化审计环境,搭建审计文化载体。审计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硬环境、软环境等各个方面,通过整合文化资源,创新文化载体,开展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审计人员精神世界,促使审计文化内化成个人品质和人格修养,外化成行为准则和工作动力,在审计文化建设中不断推进审计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宋远芳)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