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闻媒体在审计中发挥的作用及应对方法
郑超(审计署武汉办)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7日】
字号:【大】 【中】 【小】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新闻媒体在此间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审计机关在与媒体打交道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增强对媒体的认识。审计机关在面对新闻媒体时,一方面要发挥新闻媒体的正面作用,把审计工作透明化、公开化,另一方面要引入新闻媒体的监督,利用新闻媒体提供的审计线索。
    
    关键词:审计;媒体;监督;线索
    
    一、新闻监督的重要性
    
    随着网络通讯等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人们应用网络通讯能力的快速提高,媒体监督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大,媒体的极端重要性也自然显现出来。媒体的监督主要体现在舆论监督上,即公民通过发表观点和意见,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社会现象进行评价或抨击,以对社会的偏差行为进行矫正和制约。一方面媒体的监督本身就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一种维护,这种维护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公共权力的制衡,能够有效降低贪污腐败发生的几率,增强公共权力的公正性。另一方面,媒体架起了民众与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发挥了一种信息通道的职能:一是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二是引导了公众的参与权。在现今社会,政府部门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被媒体曝光,我们应该进一步提高对媒体的认识,应该以更加理解和宽厚的心态对待媒体。
    
    在2010年9月审计署公布了最新的国家审计准则,新准则在新增的“重大违法行为检查”一节中规定,审计人员可通过关注具体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异常事项、财务和非财务数据中反映出的异常变化、有关部门提供的线索和群众举报、公众和媒体的反映和报道,来判断可能存在的重大违法行为。这种将媒体报道作为案件线索写进政府部门规章里是第一次。
    
    而“媒体报道可作为审计线索”的做法强化了舆论的功能和价值。舆论是传媒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一种制度性的监督关系,不依媒体的意志而自由解除,不存在一般法律关系在形成上的偶然性。权力机构或官员对舆论有所顾忌,并不是惧怕某种舆论,而是因为在公共舆论的报道与批评中,让权力机构和官员受到经常的、持续的检查和监督。把媒体报道当成“举报信”就是理性和审慎对待舆论态度的显现,也是一种积极对待民意的姿态。
    
    审计机关面对新闻媒体要有正确的认识,要讲究技巧,把握应对媒体的主动权。新闻媒体是审计工作“承上启下”的重要纽带。审计机关只有重视新闻媒体,才能体察民情,使审计工作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审计机关了解社会公众的反映有助于更好地组织、开展工作,审计机关可采取网络互动等形式与新闻媒体或公众及时交流,对于群众举报的信息,审计人员可迅速调整审计重点,及时发现经济领域中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依法处理违纪违规问题,做到新闻媒体或公众有呼声,审计机关有回应。
    
    二、媒体报道作为审计线索的优势
    
    舆论本身属于社会监督的一种形式,是维护公共利益的有效途径。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媒体报道了解违法违规问题,取得审计线索,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媒体报道可紧随社会舆论热点。民主社会的原则之一,就是这个国家必须要有多种声音同时存在,才能有效地形成社会的纠偏体系,保持社会各项机能有效运转。优秀的媒体报道是引领社会舆论导向的风向标,往往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同时也能体现出党和政府最近一个阶段的工作要点。随着政府审计逐渐与时代融合,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审计人员通过留意媒体报道的重点,能迅速抓住这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在工作中有的放矢。
    
    将媒体报道作为审计线索,是变被动“等”线索为主动“找”线索,不仅拓宽了审计线索的来源,而且体现了审计部门对新闻报道价值的应有尊重和当好公共财政“守门员”的责任意识,有利于舆论监督和审计监督优势互补,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些地区或部门存在的舆论监督“风风火火”、审计跟进“慢慢吞吞”的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脱节的局面,从而树立政府审计更加透明、亲民的形象。
    
    (二)媒体报道在事件调查中更具自身优势。记者深入实际,贴近民众,嗅觉灵敏,反应迅速,通过采访和实地调查,往往能及时发现违法、渎职和腐败犯罪的事实和线索,进而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上予以披露,为监督机构提供有价值的材料。同时,新闻记者人数众多,加之可以利用录音、录像、传播等大量现代化手段,因而对相关被调查事件或人员可以进行深入了解,通过记录、摄录等方式跟踪信息源,为审计部门等监督机构提供违法、渎职和腐败犯罪的重要证据。
    
    (三)采信媒体线索可极大程度增强审计效果。由于媒体的传播特点,新闻舆论监督具有事实公开、传播快速、影响广泛、披露深刻的特性,它能迅速聚焦人们的视线,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形成社会热点。审计人员通过采信媒体线索来识别违法行为,也就等于相关审计事项被置于公众和媒体的关注之下,审计人员的一举一动和所取得的任何进展,也都将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对审计工作者默默无闻的工作方式是一个变革,从而使得审计效果和社会影响无形中被放大,这样既可以起到警示、教育,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又可以对全社会进行法纪教育,使社会公众看到党和国家查处违法、渎职和腐败的坚强决心和果断行动,从而增强公众信心,使得审计工作更有力度,审计监督更有保障。
    
    三、审计人员有效利用媒体线索的途径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现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每天在网络、报纸、广播和电视中传播着大量信息,如何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查找到有用的审计线索,成为摆在审计人员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
    
    (一)养成阅读习惯,做一个有心人。很多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有看报纸或者收看收听广播电视新闻报道或是在网络上浏览新闻的习惯,审计人员应该先学会做一个有心人,把浏览媒体报道别再仅仅当做娱乐与消遣,而应视为一项工作,逐步丰富自己的生活空间、思维空间和知识积累。培养自己的发现力。发现力不仅要靠眼睛,还要靠思维,靠对媒体报道事实的比较,从中来发现有价值的审计线索。
    
    (二)推敲真伪,多源求证分析。当一条爆炸性新闻线索出现在网络上时,审计人员一定要保持冷静,对该信息中涉及的各方进行多方求证,必要时设法联系到网络线索的提供者本人进行核实,一旦发现有不能相互印证的破绽,应该大胆舍弃。不过,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有不少传统媒体明明知道网上新闻线索漏洞百出、难以自圆其说,但为了吸引读者眼球,不惜以“网友曝”的形式报道出来。一条有价值的网络新闻线索,其相关要素以及新闻事实应该经得起推敲,因此可以对这类信息加以关注。而有些网络虚假信息,一看就不符合常理,明显是捏造,审计人员一定要细心甄别,防止掉进虚假新闻线索的陷阱。
    
    (三)在关键词上下功夫,有效寻找突破点。运用关键词搜索是发现有价值审计线索的一种有效方法。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之初,要结合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对审计事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应结合前期调查情况,剖析审计事项中包含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寻找显著的突出点,并将突出点提炼转化为关键词和关键词组,利用索引来从媒体和网络新闻报道中搜索收集审计线索,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寻找媒体线索时,一定不要放过审计事项中的突出点,借助好关键词这一有效手段。现在的媒体为了追逐时效性,他们提供的信息都是碎片化或者是片段化的,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寻找媒体线索时,一定不要放过审计事项中的突出点,借助好关键词这一有效手段搜索出具有关联性的新闻,在这些新闻中有重复的,有补充说明的,也有反驳的。这样通过关键词,极大地提高了发现审计线索的效率,也有助于全方位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
    
    (四)透过现象看本质,在细节中发现大问题。受行业特点的限制,新闻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时不可能像司法机关侦查、取证那样周密、全面,法律也没有赋予记者强制调查的权利,加之新闻有强调时效性的特点,因此要求记者在短时间内做到彻底调查清楚、取证全面也是不现实的。不过一些重大的违法违规线索就是蕴含在一些细节之中,审计人员可以通过通读、精读媒体报道,通过新闻现象看本质,最终找出有价值的审计线索。
    
    (五)注意采用权威信息,防范审计风险。虚假新闻已经成为新闻媒体中一颗毒瘤,虽然媒体一直强调防范杜绝,但偶尔还是有漏网之鱼,所以审计人员要学会鉴别虚假新闻,防范审计风险。具体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采信权威主流媒体的媒体线索,对未经核实的网络传闻要慎重。而且要拓宽媒体线索的选择源,至少要有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消息来源互相印证、甄别,确保媒体线索能准确无误,免得审计人员被虚假线索蒙骗,做无用功,甚至产生审计风险。
    
    二是审计人员应该了解新闻常识,甄别媒体线索。一个准确明晰的媒体线索要符合基本的新闻要素和正常的新闻逻辑关系,新闻要素即新闻5W,是指一则新闻报道必须具备的五个基本因素,分别为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因(why)、何人(who)。这是新闻中不可缺少的五个方面,如果一则媒体线索连对新闻报道的5W基本要求都不能满足,而且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又不符合正常的逻辑关系,那基本可以认定为虚假新闻,不值得采信。
    随着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推行,近几年政府审计逐渐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而审计人员可以将媒体报道作为审计线索则是审计工作和舆论监督接轨的具体表现,对于完善整个社会的监督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审计人员来说,要通过具体的实践,逐渐提高对媒体线索的识别和鉴别能力,通过了解媒体报道的特点,培养发现力,收集有效信息,进而实现审计目标,从而真正做到在实践中摸索,在学习中进步,在工作中掌握!(郑超)


    参考文献
    [1]董大胜:国家审计[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6年
    [2]李金华:审计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年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年
    [4]高存弟、史维:国家审计的发展趋势研究[J],审计研究.2003 年第3 期
    [5]杨学华:试论我国国家审计的独立性[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1998 年第2 期
    [6]阳美燕:论媒介舆论传播的立体化发展[J]. 求索. 2004年第10期
    [7]颜纯钧:大众传媒与公众身份的建构[J]. 现代传播.2004年第5期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