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审计的原理及运用分析
黄敏(审计署长沙办)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06日】
字号:【大】 【中】 【小】
    跟踪审计源于对工程项目的预决算审计,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审计工作的不断发展,跟踪审计的使用范围也得到了延伸。对政府审计而言,跟踪审计不仅继续被用于大型投资项目的资金审计,在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等方面也都有了较快的创新性发展。各级审计机关对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的跟踪审计,更是引发了对跟踪审计的新一轮讨论和探索。本文试图通过对跟踪审计定义、特点等进行的探讨,就跟踪审计实务运用进行分析。
    
    一、跟踪审计的定义沿革
    
    跟踪审计的概念最早在西方发达国家提出。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兴起了“跟踪审计”(Follow-up Audit),但究其实质,它相当于我国审计机关的“后续审计”,以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英美流派”的立法型国家审计机关,建设项目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事前建设计划(决策、勘察设计等主要工作的统称)审计和投资绩效审计两个部分;时间主要是“一前一后”,“一前”就是建设计划设计,“一后”就是建设项目的绩校评估,较少采用与项目建设同步的跟踪审计。
    
    我国学术界对跟踪审计的定义,前期基本都局限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范围内。陈完美在《国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探析》一文中认为,国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指,由独立的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颁发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技术经济指标,运用审计技术对国家建设项目建设全过程或重点环节的技术经济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各项工作进行及时的审查、监督。万瑞在《政府重点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研究》一文中认为,所谓政府重点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的重点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的动态审计监督,从项目建设资金的筹集、运用和项目立项、勘察、设计、征地、招投标、建设、采购、合同等项目全过程管理到竣工决算包括资产交付使用与投资效益分析为止的跟踪审计监督和服务,依据跟踪审计监督审计事项和审计证据发表审计报告并进行社会公示。
    
    自2008年审计署大力开展抗震救灾资金物资全过程跟踪审计,其审计公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后,跟踪审计的定义得到了提升。2009年7月,中国审计学会在与审计署上海特派办的讨论中提出,跟踪审计是绩效审计的一种审计方式和方法,是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有效手段,适用于受到政府、社会、公众关注的重大公益事项、重大基本建设项目以及突发应急事件等等。这种提法将跟踪审计的定义与目前审计人员的工作实质紧密结合起来,也对审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跟踪审计的特点
    
    (一)针对性。跟踪审计的针对性,主要是指审计目标的针对性。审计机关或审计机构主要是针对大型的、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关乎国计民生的一些大型工程建设项目、投资项目、专项资金及物资等审计对象进行跟踪审计,主要针对项目、资金、物资的使用效果,发挥效益的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目的是保证国家资金、物资的合理有效使用,提高其使用效率,杜绝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保障国家利益不受损害。
    不同类型的项目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每个项目都要围绕各自的审计目标开展跟踪审计工作。刘家义审计长在2008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要求,对重大投资项目跟踪审计,要重点关注建设资金使用、建设项目管理和工程质量等问题,促进提高投资效益,实现政策效果;对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跟踪审计,要全面检查国家有关灾后恢复重建政策实施、规划落实、工程质量、资金管理使用、土地利用情况,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如,同样是灾后跟踪审计,抗震救灾审计的目标是“保证不出问题,少出问题,至少不出大问题”;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的目标则是“促进灾后恢复重建的顺利进行,保障灾后恢复重建不出重大问题”。审计人员应该灵活的采用各种审计方式方法来实现审计目标。
    
    (二)灵活性。跟踪审计的灵活性,主要体现为跟踪审计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常规审计以简单的现场审计为主,而需要跟踪审计的项目,往往都是非常规审计项目,非常规审计就要采用非常规的审计方式方法。审计人员应该围绕审计目标,联系所处的审计环境,运用最实事求是、简单有效的审计方式方法来解决具体问题,必要时可聘请具有法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或者其他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跟踪审计。
    对重大投资项目审计而言,从立项到决算竣工,项目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有审计监督机关的跟踪审计,但考虑到审计力量有限,对重大投资项目的建设情况是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抽样检查的方式进行跟踪审计的。可以将抽样审计与全面审计、现场审计和送达审计、延伸审计、计算机审计等审计方法灵活组织起来,选择最实用的方法来完成审计任务。而在灾后重建资金审计中,援建省审计机关针对不同情况对灾区跟踪审计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有的是全部由自己审,有的是自己审一部分,委托当地审计机关审一部分;有的是联合审计,省、市、县审计联合起来,援建和受援地方审计联合起来。综上,只要能按时、高质完成跟踪审计任务,审计方式方法可以适当的灵活选择。
    
    (三)时效性。跟踪审计的时效性,体现在反映问题的时点性和解决问题的及时性两个方面。反映问题的时点性,是指跟踪审计是对项目、资金运营从前次审计生效到近期某一时点的期间所发生的资金使用情况、项目的进展情况和质量管理情况的灵活的、阶段性的审计,与常规审计以会计年度而划分的审计区间有所区别。解决问题的及时性,是指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目的就在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过程中发现,在过程中查处,尽可能提高投资资金、专项资金和物资的使用效率,本期的审计结果和建议能对改善下一期的资金运营和项目建设情况起到积极推进的作用,而常规审计一般是简单的事后审计。
    以审计署2007年和2008年连续对三峡总公司投资建设的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工程建设管理、移民安置等情况进行的跟踪审计为例:审计公告中公布了溪洛渡工程项目概算尚未编制完成、部分工程招投标管理不够规范、移民安置未如期完成等问题,同时发布了审计发现问题的处理情况及建议。由于是事中跟踪审计,审计征求意见后,三峡总公司和四川、云南两省政府都高度重视审计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及时的做了大力整改,规范工程管理、加快移民安置进度,达到了很好的审计监督效果。
    
    三、不同项目的跟踪审计运用分析
    
    (一)重大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政府投资项目,是指各级政府为建设主体的投资项目。主要包括:财政预算内外资金(含国债资金)投资项目;国家主权外债资金项目;使用各类专项建设资金项目;法律,法规和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政府投资项目。对于重大投资项目审计,笔者认为可以参照建设项目审计的方式来实施,其追踪审计可分为四个阶段:项目建设前期、建设期间、竣工决算阶段,以及事后审计调查阶段。
    项目建设前期跟踪审计,主要运用审阅法、研讨会法、访谈法等审计方法,对大型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技术经济指标进行论证,同时要查看建设项目的投资概算,以及投资项目预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评价等等;审核重大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是否合理、是否落实到位,是否专户存储;符合建设项目的各项审批文件,包括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概算编制、建设用地批准、项目设计及设计图审核等等文件是否齐全。
    项目建设期间跟踪审计,是指对项目开工建设至竣工决算前,即施工期间各个建设环节进行的审计。由于审计人员的精力有限,在项目建设期间的跟踪审计可以采取对关键控制点重点现场跟踪审计和一般开支的阶段性审计相结合的跟踪审计方式。重点采用审阅法和观察法,对工程招投标程序及结果是否合法、有效,承建单位是否具备相应资质、是否履行合同条款,是否按照工程进度支付工程款,有无挤占、挪用投资项目资金,是否存在大量资金闲置等问题进行严格监督。在建设期跟踪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过审计报告或审计公告予以反映,并督促相关单位、部门在项目建设中及时整改。
    竣工决算阶段跟踪审计,是指建设项目正式竣工验收前,审计部门依法通过审阅、观察、访谈等审计方法,对竣工决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主要是进行竣工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财务审计,同时检验项目建设期间审计及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提出的问题是否按规定及时整改。
    重大投资项目对民生有很深远的影响,所以笔者认为,在进行常规的三阶段建设项目审计后,还应在项目完工或试运营的几年后,以审计调查的方式,对项目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包括劳动就业情况等)等进行跟踪审计调查。综合运用审阅、观察、访谈、调查问卷、研讨会法等审计方法,对投资项目的综合绩效进行科学测评,并出具跟踪审计调查报告。以此全面总结该重大投资项目的经验和不足,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
    
    (二)专项资金跟踪审计。所谓专项资金,是国家或有关部门或上级部门下拨的具有专门指定用途或特殊用途的资金。这种资金都会要求进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不能挪作他用。笔者认为,专项资金又可按其存续时间的长短,分为一定时期内存在的专项资金和长期存在的专项资金,对其应该采用不同的跟踪审计方式方法。
    一定时期内存续的专项资金,应该在一段时间内有效使用该专项资金开展工作,在期限到达前实现预期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其内容与重大投资项目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专项资金的覆盖面更广,作用的渠道更多。对于此类专项资金的审计应该做到“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震后救灾资金物资跟踪审计以及灾后重建资金跟踪审计就属于这个范畴。审计人员应该灵活运用合适的审计方式方法,对专项资金的来源、使用计划、资金去向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挪用、侵占专项资金的情况,投资建设项目是否合理,是否满足群众需求等等问题进行及时的监督并形成审计意见。必要时,也可在全部资金落实到位若干年后,对此项专项资金的综合绩效进行事后审计调查,总结经验教训。由于专项资金作用面广且资金使用相对分散,所以在审计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有效抽样延伸和合理分配审计人员这两个问题。
    对于教科文卫、社会保障等长期存续的专项资金,其资金使用同样具有项目多、金额大、使用范围广的特点,但运营相对平稳波动性较小。对于此类专项资金的跟踪审计,一般定期或不定期对其资金专户的收支总账、明细账和记账凭证等会计资料以及银行对账单等其他资料进行审阅监督。近年,也有越来越多的审计机关运用计算机联网审计的方式,通过即时收取各项财政专项资金运营情况的电子财务信息,对其合理有效运用进行实时监督,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结语
    
    跟踪审计的目的,关键在于保证国家资金的有效使用,提高其使用效率,杜绝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保障国家利益不受损害。因此,审计人员应该在有需要的项目中,运用好跟踪审计的方法,适时出具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审计公告,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对被审计对象需要改进的常规性工作,应该及时提出,并限期整改;对于跟踪审计中发现的涉及政策、法律等方面不完善的问题,应该向上级有关制定法律和相关政策的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存在重大违法违规和经济犯罪问题的人员,应该移交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总之,审计人员应该运用好跟踪审计方式方法,有效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黄敏)
    
    参考文献
    [1] 李星吾.跟踪审计审什么[J].中国审计,2004(12).
    [2] 曹慧明等.建设项目跟踪审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 陈完美.国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探析[J].江南论坛,2005(6).
    [4] 时现,朱尧平等.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路径选择[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3).
    [5] 李梅芳.基本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探索与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2006(5).
    [6] 喻华.浅析建设项目跟踪审计[J].南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7] 万瑞.政府重点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8.
    [8] 王鹏.审计署解读四百亿善款如何跟踪审计[N].人民日报,2008-6-15.
    [9] 张艳玲.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跟踪审计”困境[EB/OL].财经网,2009-4-29.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