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保建设项目绩效审计评价重点及步骤
曹婧(审计署重庆办)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30日】
字号:【大】 【中】 【小】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加强,国家环保建设项目不断增多,环保绩效审计已成为国家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准确合理地对国家环保项目建设和后期营运情况作出绩效评价是此类审计项目面临的首要问题,而逐步规范环保建设项目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明确评价指标重点及内容,将有助于充分发挥国家绩效审计评价作用,促进国家环保项目有序开展,提高建设效益。笔者经过对此类项目的归纳总结,初步认为应重点从项目与宏观政策目标的相关程度、项目的效率性、项目的效果性、可持续性和合规性五大方面进行绩效审计评价,构建环保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按照一定步骤进行指标数据收集,完善评价依据,最终作出客观、合理、全面的绩效评价。
    
    一、绩效审计评价重点
    
    (一)评价项目政策目标的相关性。即评价项目目标与国家、行业、地区的环境保护政策和需求的相符程度。从项目立项时和绩效审计时两个角度关注项目相关污染治理、节能减排、生态保护等环境保护政策目标实现情况,特别是绩效审计时项目是否仍然适合地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需要。
    
    (二)评价项目的效率性。即项目资源投入转化为结果的经济性,包括项目执行效率和项目运营效率两方面。项目执行效率应重点关注项目立项审批、施工管理、投资保障、设备采购等方面的效率,如项目审批效率、移民动迁效率、公开招投标率、配套资金到位率、采购设备到位率、采购设备验收合格率等。项目运营效率应从资金运用、设备利用等方面的效率进行评价,如营运资金周转率、设备良好运行率、项目设备使用率、项目设备闲置率等。
    
    (三)评价项目的效果性。即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实际产生的结果和对目标群体的成效。效果性审计评价是绩效审计评价的核心内容,包括项目目标预期效果、项目目标预期效果之外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其中,项目目标预期效果应从建设目标实现程度和运营目标实现程度的效果进行评价;经济影响主要是从项目对当地经济发展影响和财政安全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价;社会影响主要从项目的公益效果、扶助效果、扩散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环境影响主要从项目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影响进行评价,如项目在污水处理方面的效果,在节能减排指标落实方面的效果等。
    
    (四)评价项目的可持续性。即评价项目完工后,其独立运行的能力和效果的持续性,包括技术、管理和财务可持续性。技术可持续性可从项目技术吸收开发、项目单位生产技术适应能力、项目单位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评价;管理可持续性可从项目制度建设情况、项目单位管理能力建设、项目单位管理水平适应能力等指标进行评价;财务可持续性主要从财务能力和偿债能力进行评价。
    
    (五)评价项目的合规性。查处项目建设和运营中存在的严重损失浪费、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关注以前年度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通过审计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项目建设和运营情况、设备采购和管理情况、债务偿还等,揭示严重损失浪费和重大违法违规问题。
    
    二、绩效评价参考步骤
    
    (一)确定评价指标框架。根据项目绩效审计工作方案,结合前期调查了解的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设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框架。可初步设置宏观政策目标的相关程度、项目的效率性、项目的效果性、可持续性和合规性等五大类指标,再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设置指标内容明细。
    
    (二)掌握评价指标数据来源。按照确定的评价指标框架,根据前期调查了解情况,摸清各项指标的数据来源,包括可能涉及的各种资料和有关单位。
    
    (三)对直接从被审计单位获取的指标进行表格设计、填列和审核。根据前期掌握的数据来源,对直接从被审计单位获取的指标数据进行筛选分类,并按照评价指标框架的要求设计指标评价表格,将指标评价表格发有关单位或部门填报,并审核被审计单位填报的表格数据。根据被审计单位填报的数据,结合相关文件、资料,对数据的合理性、逻辑性、真实性进行核实,对缺乏逻辑性、真实性的数据返回审计单位进行修正。
    
    (四)查看有关资料,对定性指标进行分析和确定。对于不能从被审计单位直接获取的定性指标,由审计人员通过资料收集、查看、询问等多种审计方法掌握指标完成情况,给与定性评价。
    
    (五)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确定评价结果,降低审计风险。评价结果确定后,审计组应及时将审计指标评价结果向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沟通意见,作出意见采纳情况决定,并根据具体情况修正评价结果,给出最后评价。(曹婧)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