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保障审计中的货币和实物
唐晓波(审计署长沙办)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06日】
字号:【大】 【中】 【小】
    在社会保障审计中,经常会遇到货币和实物这两种保障方式孰优孰劣的问题。例如在住房保障中,是发放住房补贴还是实物配租,社会救济时,是发放货币还是发放大米。分析这一两难选择,有利于建立正确的审计判断标准和做出科学的审计评价。

    从保障效果看,配给实物能直接实现保障目的,而发放货币则存在保障对象“挪用”资金用于非保障目的的可能。例如,发放的大米货币补贴被低收入家庭用于改善衣着。但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实际上,配给实物是对消费自由的限制。不管消费的资金是来自政府还是私人,对消费自由的限制就意味着社会福利的损失。因为货币的无差异,发放货币恰好赋予了保障对象完全的消费自由。保障对象会根据自己的情况能做出理智的抉择。例如,向低收入家庭发放大米货币补贴,衣服比食物更匮乏的保障对象会将货币用于改善衣着。这将导致此项补贴未必能实现改善膳食的政策目标,但无疑能最大化补贴对象的效用和社会福利。从公共决策视角分析,大米补贴用于购买衣物恰恰是因为公共资源未投向低收入者最大的匮乏,如果对低收入者的其他保障足够,低收入者就会将大米补贴用于膳食。保障对象“挪用”补贴资金的原因不在货币本身,而在保障的不足,而货币的无差别赋予的消费自由恰恰实现了保障不足条件下的社会福利最大化。所以,担心保障对象将货币补贴用于非政策目的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但是应该注意的是,以上的分析实际上默认了供给面的充分竞争,而现实中,竞争的非充分是绝对的,充分是相对的。比较典型的是,在房地产市场中,人们说得最多的是刚需,而实际上房地产供给也是相当刚性的。房地产价格与其说是房屋建筑物的价格不如说是土地的租金(地租永久折现即为房价)。建设土地的区域位置决定地租,而每个区域位置的唯一构成各个地上建筑物的异质,加上各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相对割裂和项目规模的宏大,单个区域的房地产市场介于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之间,其供给呈现刚性和外部性。刚性的外部市场抵消房补的政策效果。无论补贴多少,都不能改变房地产供给量,反而可能因补贴资金形成更多的刚需推动房产价格,导致实际保障量(房产面积)的下降。在此种情况下,实物配给是一只“看得见的手”,在土地总量中改变供给方向,充足保障房土地供给,削弱面向低收入者的土地供给的刚性,从而实实在在地增加保障数量。

    从财政效率的角度看,发放货币的财政资金流动环节比实物配给少,资金漏出风险小。实物配给商品的生产要么由政府自己承担,要么交由市场负责。无论哪种方式,都延长财政资金流动的链条,寻租风险升高。在完全竞争市场,“笨拙”的政府总是反应最慢,而一个个私人个体总是善于发现物美价廉的商品,精于讨价还价。发放货币,从发放之时起,财政资金就完全发挥了其功能,充分转换为社会福利;配给实物,在财政资金换取实物的整个过程中,相当部分资金从管理费用、寻租、时间成本等渠道漏出。每个私人个体,会从自己利益出发,运用政府发放的货币决定购买最合适的量,既不会浪费,也不会匮乏。而在垄断或寡头垄断市场,因垄断力量对价格的影响力,负外部性很强,发放货币,财政效率的损失表现在效益全部或大部流向供应商,此时,为了达到政策效果,实施实物配,承担资金流动环节长、行政成本高的风险是值得的。

    相应的,在社会保障审计工作中,不仅要审查社保政策实施本身,也要研究市场的力量,这样才能科学判断政策实施的效果,做出适当的绩效评价。对一个审计事项的风险预估,应对实物配给和货币补贴分类讨论。实物配给往往因资金链条比较长,管理环节较多,资金风险也就相对较大,应给予更大的风险权重。在做审计建议时,应注意从减少政府干预、削减政府管理成本和消除经济活动的负外部性出发,促进社会保障公共决策的完善。(唐晓波)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