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税收政策执行和征管审计应防止五类问题
杜官法(湖北省荆门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4日】
字号:【大】 【中】 【小】
    地方税收政策执行和税收征管审计,是各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重点关注的审计内容之一,但在审计实践中,如果仅仅关注地税部门内部征管系统,而忽视外部资源的利用往往到不到审计效果。笔者认为应从外围入手,充分利用五大信息资源,防止五类问题。
    
    一是紧盯工商注册信息,检验纳税覆盖范围,防止税源“流失”。工商注册信息能为审计提供全方位税源信息。按照规定,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体户,只要从事经营性活动,则必须取得工商营业执照,这为审计人员审查税收征管范围,提供了明确的目录,为此,审计人员应当及时掌握企业工商登记信息:一是在审计实施方案中将同级工商行政管理局作为审计的外调对象,运用计算机手段获取完整的企业和个体户工商户的注册登记资料;二是分行业筛查出企业和个体户注册明细,并与实际纳税申报明细相对照,重点检查核实已办证未缴税、为逃税更换证、为避税正常户转非正常户等情况,防治税源 “流失”。
    
    二是关注国有土地权属变化信息,审查计税金额,防止税款“萎缩”。土地转让信息能为审计提供特定税款信息。制度规定,办理土地性质转变、土地权属变更等手续前,必须执行先税后证的原则,审计人员在检查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及契税时,应当注意:一是土地使用税按年计算、分期缴纳的情况。根据企业在土地部门登记面积和所在辖区,对比同一辖区内企业纳税申报所列面积和执行税率,核实有无企业隐瞒和转移土地资产逃避纳税,导致税收“萎缩”现象;二是土地收益款中税金分割不及时。以招、拍、挂方式出让国有土地,土地出让金中包含耕地占用税,但因企业缴款不足、出让金清单提供不及时等原因致使资金长期滞留土地收益专户,造成税款不能及时缴库。
    
    三是重视国税征管信息,核实纳税户管理权限,防止税费“滴漏”。国税征管信息能为审计提供宽领域鉴别信息。往往交纳国税者一定会涉及地税,审计人员可用以借鉴的资料包括:一是查阅国税税种的申报情况,审查同一企业在地税部门申报的税种。如资源型企业的主税(增值税、消费税等)缴在国税,但其个人所得税、资源税等在地税缴纳,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同一企业涉税的完整性;二是查阅国税税额申报情况,审查同一企业在地税部门附加税额申报的真实性。如地方教育附加的征收,应当为增值税和消费税及营业税三税税额合计的2%,通过共享信息与实际纳税申报的对照,能够核实同一企业对该税种的应纳税额,防止应税企业故意隐瞒申报,出现税金“滴漏”现象。
    
    四是收集房屋产权登记信息,分析纳税内容的完整性,防止税收政策执行结果“变味”。房屋产权信息能为审计提供定向识别信息。税法明确,房屋租赁和产权转移时,必然产生营业税、契税、印花税、房产和城市房产税等,审计人员着力关注:一是房屋权属转移中应交税金情况。依据房地产交易买卖双方的对象不同,确定其交易的应税税种、税率、税金等,对照产权交易档案中实际状况,审查其完整性;二是税收减免情况。对照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内容,认真区分首次购唯一住房、购房起始时限、房屋产权无偿赠与、财产分割等情况,按照普通住宅标准和减免税办理流程,审查有无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出具虚假证明,造成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出现“变味”现象。
    
    五是对比车辆管理信息,查验纳税执行标准,防止税赋“跑偏”。车辆管理信息能为审计靶向监督信息。税法规定,在机场、港口以及其他企业内部场所行驶或者作业,并在车船管理部门登记的车船,应当缴纳车船税,经营性车辆还应当缴纳营业税及附加。审计人员应当关注:一是根据《车船税税目税额表》,确定应纳车船税税额。由于涉及税目多且涵盖广,须细心比对并准确计算;二是根据盈利状况,确定应纳营业税及附加情况。根据运管部门提供车辆运输信息,对比国家规定税率,检查不同纳税人实际纳税情况,防止出现人情税、过头税等税赋 “跑偏”现象。(杜官法)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