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审计干部能力建设浅析
杨威(审计署重庆办)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5日】
字号:【大】 【中】 【小】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审计工作正经历着由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向现代审计的转型,这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大力加强审计干部能力建设,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审计人才,是审计工作适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是发挥审计服务国家治理作用的根本途经。

    一、加强审计干部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经济改革触及各方面的利益分配,牵扯到错综复杂的关系,审计部门作为经济运行中的“免疫系统”,新的经济形势对审计人员的审计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尽快提高审计队伍的依法审计能力、科学判断能力、监督保障能力、宏观服务能力和促进发展能力,推进审计有效服务国家治理作用的发挥,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刻不容缓。

    (一)审计的科学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执审能力。

    随着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变革,愈来愈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方向发展。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过去审计工作以事后监督、查错纠弊为主的经济“卫士”角色,必然要向经济运行中“免疫系统”的角色转变,审计必须从宏观角度揭示经济运行过程中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惠民政策的落实,更加注重宏观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益和安全,在更高层次上履行审计的前瞻性和建设性职能。

    这些都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提高审计能力,对不同领域审计项目都能审、会审,都能科学揭示问题,作出合理评价,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国民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二)自身的生存需求迫使我们必须提高执审能力。

    一方面,审计工作面广量大,涉及的领域众多,因此对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求很高,社会对审计的期望值也很高,被审计单位的审计事项适用的法律法规也千差万别,如果审计人员没有足够的相关知识,根本无法分析和判断被审计事项是否违规违纪,同时,审计人员在依法审计过程中,也要分清自身应该遵循哪些法律法规,才能正确履行执法行为。

    另一方面,审计监督工作要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而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加上会计软件的广泛运用,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会计、审计、经济管理以及相关多种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审计查账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包括计算机在内的现代化记账、查账手段,并能够把这些知识和技能熟练地运用到审计工作中去。否则,我们就难以在审计战线立足,审计结果也难以服众,审计的风险必然会加大,审计的社会公信力也会随之下降。

    (三)经济发展的环境呼唤我们必须提高执审能力。

    近年来,随着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法制化、规范化,审计对象依法理财意识和能力普遍增强,审计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审计的客体也有了很大改变。

    比如,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共财政框架初步建立,财政资金重点向城镇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方面投入,传统的审查财政收支真实性、合规性和完整性的审计目标和功能逐渐减弱,审计的重点逐步向关注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益方面转移。同时,随着科学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我国经济发展更加注重结构的完善和内涵的拓展,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更加注重金融风险的防范和经济运行的安全,更加注重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加注重民生、民用、民享,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等等。这些都要求审计人必须从传统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向效益审计转型,而效益审计恰恰需要大量“一专多能”的审计人才,否则,无法对审计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审计评价。所以,变化了的审计环境也呼唤我们必须提高执审能力。

    二、加强审计干部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审计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因此要把学习作为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的重要手段,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审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保密意识,必须具有坚持原则、依法办事、无私无畏的精神,因此,审计人员必须注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牢固树立“党员、公务员、审计人员”三种意识;其次,要加强审计业务知识学习,审计人员必须具有扎扎实实的审计工作基本功,同时需要掌握经济、法律法规、管理、财务、工程、采购等多方面知识。

    目前,审计队伍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与审计发展的需要:有的人财务知识比较丰富,对审计相关法规、审计技巧却了解不多;有的人实际操作能力较强,而政策理论水平不高,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欠缺;有的人传统账簿审计比较精通,而计算机知识掌握不深;有的善于做具体工作,但组织协调能力缺乏。这些都要求我们不仅要勤于学习,而且要善于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效果,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二)分析判断、宏观把握的决策能力。

    审计人员主要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审计评价,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较强的职业敏感性,面对给定的财务资料,注重从财务信息分析入手,迅速找准切入点,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同时,审计人员还应具有较强洞察力,敏锐的洞察力可以帮助审计人员找到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即从哪方面着手可以有效地取得对问题正确判断的依据;此外,审计人员还应具备高度的综合判断能力,判断能力不仅仅是简单的分析判断,需要从微观层面进行甄别,更需要从问题的宏观层面进行剖析,分析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脉络,对审计单位所处的行业现状有不同程度的研究,能够把握审计所涉及的方方面面。

    在统筹分析基础上才能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做到对问题准确的处理,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三)揭示问题、揭露犯罪的查处能力。

    当前,经济领域各种违规违纪和违法犯罪屡见不鲜,审计人员要不断提高审计业务水平和政治法律素养,要敢于揭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各种问题,敢于揭露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不断增强查处、揭露重大违规违纪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的能力,坚持打击经济犯罪,更好地发挥审计在惩治腐败、加强廉政建设方面的作用。

    (四)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审计工作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开拓创新。一是要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创新。任何工作都有改进的余地,因循守旧必然落后于形势,适应不了审计工作发展需要。二是要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生搬硬套、教条主义必然束缚自己的手脚,要在把握实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生动活泼地开展工作。三是要坚持不懈,不断开拓创新。创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开拓创新,才能促进审计事业不断发展,取得更大的成绩。

    (五)不卑不亢、善于处事的协调能力。

    在我们身边和工作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在审计人员之间、审计业务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之间有时不免产生某种分歧。这些虽是正常的,但必须协调处理好。因此,审计人员尤其是审计部门的负责人必须具备很强的综合协调能力,对审计工作进行有效的领导与组织,实行科学的审计管理。审计人员要经常与被审计单位沟通、交流,审计工作只有得到被审计单位的积极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同时,要加大审计宣传力度,宣传审计工作的良好效益,使被审计单位了解审计工作,消除误解,端正态度,进而理解、支持和配合审计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审计任务。

    (六)提纲挈领、伶俐流畅的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审计干部最基本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口头”和“笔头”两个方面。一要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做到说得明白。与被审计单位交流时,话要讲得利索,提纲挈领,言简意明;话要讲的得体,该讲则讲,不说废话;话要讲得集中,一针见血,不兜圈子;话要讲得服人,有根有据,有礼有节。二要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笔头”表达能力,做到写的清楚。每一项审计,都要写出征求意见书、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等等法定文书,有时还要编写向上级报送的审计要情等综合类材料,如果我们没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就很难胜任审计工作。

    (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执行能力。

    审计人员的各种能力最终都要体现在执行能力上。审计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必须狠抓工作落实,定下来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部署了的工作就要督促检查、一抓到底。只有不断提高执行能力,才能促进各项经济法规和审计结论落到实处。

    审计是民主和法制的工具,审计工作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审计,发现财经管理中制度性和体制性的问题,并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推动经济工作健康运行。因此,各级审计部门要注重在审上下功夫,在帮上动脑筋,在促上见成效,实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审计监督与审计服务的统一。要达到上述要求,审计人员就必须具备较高的行政执行力。

    (八)秉公执法、廉洁从审的抗腐能力。

    审计的目的不仅在于披露多少大案要案,更重要的是找出谁为审计出来的问题承担责任。多年来,审计出来的问题屡审屡犯,与审计意见落实难、审计决定执行难,执法力度不到位、责任追究不到位有一定关系。审计人员在工作中也常常遇到被审计单位“示好”、“客气”,如果意志薄弱,很容易被“拉下水”。所以,必须增强审计人员廉洁从审的抗腐能力,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三、加强审计干部能力建设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一)以人为本,强化教育培训。

    审计机关要利用院校学习、业务讲座、案例教学和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抓好审计人员的教育、培养。审计人员要坚持更新知识、技能,要始终把工作岗位当作学习的平台,学习中有工作问题研究,工作中有学习成果运用。要通过学习,更新陈旧的思维方式,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要通过学习,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达到业务精通、技能娴熟,成为善于发现、分析和处理重大及潜在问题,适应审计事业发展的“四手”人才。

    (二)把握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

    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握好审计工作所处的环境、面临的形势以及不断变化的对象,才能敏锐地观察和分析形势变化的趋势,才能分清轻重缓急,作出科学决策。也只有提高对重大事项的洞察力,才能在一些事项尚处于萌芽状态时,予以高度的警觉和重视,及早防范,才能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主动调整工作节拍,积极应对,才能通过对被审计单位情况的分析,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和处理。

    (三)加强激励,增加动力源。

    人力资本要实现其价值必须要在一定的激励机制的保障下才能完成。审计人员也需要不断激励,才能更好地保持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最佳状态。

    要实现激励机制创新,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培养与选拔机制,确保把政治过硬、业绩一流、群众公认、作风优良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要通过加大激励力度,在审计机关中营造讲学习、讲实干、讲创造、比贡献的良好氛围,从而为干部素质的提高选准持久的动力源。

    (四)以岗定责,激发干事热情。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是对审计人员的基本要求和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当前审计队伍中极少数干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精神不振,安于现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上拈轻怕重,敷衍塞责,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这与法律赋予我们的审计职责格格不入,更与党和人民对审计工作的期待相距甚远。

    要解决部分审计人员不在状态的问题,就要从爱岗敬业入手,激发干部职工“想干事”的热情。要科学设定岗位,合理划分职责,对审计干部量才使用,让想干事者有舞台,不作为者受处罚,解决人浮于事的问题,并结合岗位特点对审计工作实行目标考核,以岗定责,把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都一一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间和相关要求。

    (五)钻研业务,学会侦查办案。

    审计人员首先业务要精,相关法律知识要完备,要利用审计专家经验、典型案例,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可以采用一些经济侦查手段,如顺藤摸瓜、审计谈话、心理战术、暗中取证、法律威慑等等措施,让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者,在事实面前低下头来。同时,审计人员还要坚持原则,做到能查会处,敢于伸张正义,按章按法办事,努力成为审计能手、办案高手。

    (六)联系实际,坚持创新思维。

    开拓创新并非不切实际,要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创新的目的是不断改进和加强审计工作,提高审计监督的效果。审计工作需要创新的内容很多,比如:在制度建设方面,可以根据不同时期工作中心或经济运行的新环境而不断完善;在审计方法上可以不断拓宽思路,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努力提高审计监督效果;在审计信息化建设方面,可以运用现代审计手段,大力培养计算机审计人才,拓宽计算机审计领域,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在绩效审计方面,可以大力向社会“借力”、“引智”,解决专业人才不足的现状等等。

    (七)诚恳公正,学会多谋善断。

    审计工作离不开协调,协调能力的提高首先要平等待人、以诚处事。审计干部与人协调时,要用平和的口气晓之以理,而不强词夺理,尽量“打开窗子说亮话”,让矛盾各方觉得可亲、可信,切忌“摆架子”、“高人一等”。其次,要以理服人、公正处事。不能“高压”,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充分体谅和照顾各方利益,协调才能成功。三要控制情绪、冷静处事。“人好刚,吾以柔克之;人用术,吾以诚感之;人使气,吾以理屈之”,始终保持头脑冷静,切忌操之过急。

    另外,还要懂得权衡利弊、远谋深算,在协调的同时学会“决断”。一是敢断,业务精、底气足就不会顾虑重重,“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二是善断,多谋才能善断,善断是建立在深思熟虑、情况清楚基础之上的。

    (八)善于观察,学会揣摩借鉴。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主要靠学习学习再学习。但是就审计人员工作而言,口头表达能力可以通过多观察领导、优秀同事在与人交流时的口气、态度、方法等,把握分寸,注重效果,慢慢提高;笔头表达能力要多查看优秀审计项目的文书档案资料、文件起草过程中形成的花脸稿,用心揣摩,联系实际,合理借鉴。对照规范要求,反复学习比较,假以时日,方能逐步提高。

    (九)理清思路,创造性开展工作。

    正确的工作思路与方法、良好的工作方式与习惯,是提升执行力的重要前提。审计工作者首先要把审计工作的“二十字方针”牢记于心,这是我们行动的指南,也是我们工作的基本思路。“依法审计”是根本,“服务大局”是目标,“围绕中心”是重点,“突出重点”是方法,“求真务实”是态度。只要我们在审计工作中,紧紧围绕这“二十字方针”,我们的思路就明确,方法就对头,而系统的、讲究方法的工作是把执行能力转化为成就的关键。

    有了明确的思路还不够,要提升执行力,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今天的执行力不应停留在“保质保量完成”,而应是“创造性地完成”,就是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进行方法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安全、高效、优质地实现工作目标。

    (十)清廉为本,树立正确价值观。

    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现在,有些党员干部思想空虚,意志衰退,抵御不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诱惑;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但从根本上说是一些干部放松了主观世界的改造。”

    改造主观世界,核心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审计干部要想秉公执法,树立廉洁从审的良好形象,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努力学习法律法规,端正思想,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以无私无畏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面对纷繁复杂的审计环境。

    要通过正面教育、反面警示、制度约束、权力制衡、政务公开等措施,在腐败问题上让大家不愿为、不敢为、不能为,正确行使审计职责,在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同时,自身首先“免疫”。

    总之,加强审计干部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审计事业发展的要求。审计部门和广大审计人员都要不断加深对审计工作客观规律的认识,积极应对审计工作面临的挑战,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以创新为动力、发展为主题、服务为宗旨,有效发挥审计工作服务国家治理的作用。(杨威)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