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国家审计对文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的实现途径
李佳(审计署重庆办)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8日】
字号:【大】 【中】 【小】
    一、引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相辅相成、互相支撑,其终极目标就是建设与民族、国家、社会、人民愿望相一致的精神家园。国家审计作为政府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力量,通过依法履行职责,发挥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推动民主法治的进程,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中体现出自身的重要价值。

    二、国家审计与文化建设的关系

    国家审计产生源自于最高统治者对于基于他授权委托的各级官吏是否诚实履行受托责任的需求,审计人员只向国家最高统治者负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受托责任理论不断丰富、民主政治体制开始建立,这样的一种理念深入人心,即社会公益是国家权力的惟一合法性基础,一方面权力必须由法律赋予,没有法律的规定任何权力都是无效的;另一方面法律必须有保障权力得以正常发挥运行的措施,防止权力任意破坏社会正常秩序,同时保障维护公益的权力不被其他因素所干扰、钳制。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国家和公众都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审计的职能已经从单一的为最高统治者负责,报告官员履行受托责任情况,发展为向国家和公众负责,审查国家政府部门管理公共资源的情况和结果,监督国家政府部门公共权力运行。
    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金融保险机构、企事业组织,以及其他与国家财政有关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及其经济效益等所进行的审计。我国国家审计事业经过近30年的探索、实践,开始步入成熟期,重点从完善机制、体制和制度等层面入手,提出具有前瞻性、高质量和可行性的审计意见和建议。

    (一)国家审计是文化建设的坚强后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文化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大力弘扬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另一方面体现切实加强制度建设特别是法制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弘扬和发展保驾护航。文化建设作为我国发展崛起的软实力,核心在于国家发展需要塑造自身的核心价值观以及找到未来的发展道路。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文化建设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国家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决定了社会运行的基本准则,只有国家确立了核心价值准则,社会秩序和公共道德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得到建立。
    国家审计通过审计人员依法审计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等单位部门,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发现揭示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促进整改落实,起到了维护民主法治、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反腐倡廉等作用,充分发挥了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免疫系统”功能。国家审计通过审计系统的监督服务“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切实弘扬和倡导了民主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了我国的民主法治进程,是文化建设打造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的坚强后盾和重要途径。

    (二)审计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石爱中副审计长在《寻绎审计文化》一文中将审计文化定义为:审计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从事经济监督和经济证明性质的管理活动而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新时期中国特色的审计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石,以公平正义、诚实守信、民主法制、关注民生等理念作为审计文化建设内在核心,并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体现审计文化的时代性和历史性。审计文化建设既要内强素质,又要外树形象,既要求审计人员牢固树立是“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又能够因为审计良好的形象,为审计的生存和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使之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国家审计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实现途径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前,我国文化领域建设还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比如: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等等。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必须抓紧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针对这些矛盾和问题,国家审计大有可为,比如通过全面加强审计监督与服务,关注文化单位、文化建设和投资项目的情况,保障文化建设资金及文化资产安全,提高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审计,促进有关文化建设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位,确保政策取得实效;通过审计,注重发现文化建设中问题并分析原因,并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促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一)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为文化建设保驾护航。一是检查督促各项有关文化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落实到位。通过审计工作,关注财政、税收、投资等方面方针政策是否落实到位,在实施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指出问题、提出建议、督促整改。
    二是对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和资金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关注资金和资产的使用、管理、分配情况,保障资金和资产的安全,特别是关注文化领域转制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转制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管情况,及时发现和揭示问题,预防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隐患,维护文化资金和资产的安全。
    三是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将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的成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将文化建设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切实履职尽责。
    四是围绕文化人才建设工程,在各项审计和审计调查中注意发现、总结、推广文化领域优秀的管理人才和科学的管理经验,为推动文化领域提高管理水平服务。
    五是围绕文化体制创新工程,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国有文化企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绩效开展审计,促进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点揭示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的建议,确保文化体制改革在中央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顺利推进。
    六是通过审计和审计调查,研究分析道德行为规范、意识形态规范以及文化产业建设等方面的法规建设、执法力度,使其适应文化事业发展的需求。
    七是积极提出建议,促进加强文化建设中的立法工作,推动完善网络、新闻出版、社会舆论以及精神文化产品传播的法律法规建设。围绕文化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审计促进文化法制建设,使违法犯罪、不文明、不道德行为得到惩处。
    八是围绕文化精品打造工程,加强对社科研究机构及高校科研机构的审计监督,对文化科技创新项目及资金加强审计监督,为文化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九是促进提高文化投入效益,既包括经济效益,也包括社会效益。通过审计监督,促进处理好文化建设中价值导向与消费娱乐的关系,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十是加大绩效审计力度,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用、管理的效益效果进行重点监督,关注国家投入的资金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有无重复建设、管理不善等问题,一方面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另一方面防止造成损失和浪费。

    (二)大力开展国家审计文化建设,为文化建设增砖添瓦。审计文化属于一种职业文化,是审计机关及其人员在履行法定职责、实施经济监督行为时所培育形成的,被共同认可、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群体意识的总和,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建设既富有审计工作特点利于创新发展、又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并符合时代精神的审计文化,对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不断做好审计本职工作,才能有利于文化建设,只有不断完善审计文化,才能促进文化建设。审计文化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

    一是树立国家审计的核心价值观。国家审计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审计文化的精神价值取向,决定了审计文化建设发展方向。刘家义审计长提出:审计实质上是国家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其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织部分。这是对国家审计的最新定位,是国家审计的核心价值所在。国家审计经过近30年的发展,逐步明确了通过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把“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实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目标,从而清晰地确立了其在国家治理中的定位。审计文化建设要对国家审计这一根本定位进行培育发展。

    二是打造专业化审计团队,不断提高审计队伍素质,实施人才强审战略。首先要大力弘扬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坚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导向,强调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基础,以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为统领,以“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审计干部的行动,塑造审计人员的良好形象。其次要以机关党的建设为基础,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审计机关为平台,深入推进审计队伍专业化建设,坚持以能力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领导能力以及科学判断和决策能力,提高领导干部和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审计人员通过持久不断的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全面履行法定职责、完善国家治理的目标。再次是坚持以作风建设为基础,提升审计队伍的“精气神”,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纪律和各项廉政规定,全面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切实加强审计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最后是坚持以职业道德建设为灵魂,强化审计职业道德建设,积极塑造符合审计要求的审计精神,做到坚定信仰、崇尚法律、坚持原则、恪守审计职业操守、坚守审计职业道德。

    三是深入推进审计理论研究,完善和实施国家审计准则,为审计实践发展提供指导。进一步深化审计应用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立足现实、提炼总结,增强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前瞻性,为审计实践提供有力指导。进一步加强审计宣传和信息公开工作,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发布信息,正确有效地引导舆论,积极探索用多种表现方式宣传审计工作、激励审计干部,使社会充分了解审计、理解审计和支持审计,为审计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综上所述,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国家审计对于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审计要提高审计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在“查出问题”上显身手,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在“分析问题”上下功夫,找准制约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在“解决问题”上谋对策,促进文化建设持久深入推进。与此同时,与政府其他各部门密切协调、通力配合,充分发挥好各自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更大贡献。(李佳)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