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构建的人本需求
王小燕(审计署武汉办)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1日】
字号:【大】 【中】 【小】
    摘  要:核心价值观构建工作是以人为中心的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本文秉持 “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尊重人的发展的态度,从人本需求角度自下而上地探索青年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构建工作的新思路。

    关键词:审计人员;价值观构建;人本需求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政党的行动指南,是一个国家的主心骨,是一个名族的灵魂,是一支队伍的强大精神支柱。党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就从社会角度明确了社会众体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廉洁高效的审计队伍,关键和首要的问题也是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打牢共同的思想基础,刘家义审计长就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将“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作为审计人员这个群体的核心价值观。如何提高广大审计人员的心理认同感,促进核心价值观构建工作的有效开展,真正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审计人员“十二字”要求和广大青年审计人员的个体思想相结合,本文认为不妨从人本角度作思考与探索。

    一、以人本需求理论为切入点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它将人类需求按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马斯洛指出人从出生到成年是一个由低级需求向较高需求发展的过程。当一个人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并能维持生存必须后,较高的需求就成为激励因素,促使人朝较高需求努力。对此,超Y理论也有相关试验证明,即个体发展程度不一样导致加入工作组织需求的差异性。根据超Y理论中亚克龙工厂和史脱克顿研究室与哈特福工厂和卡媒研究室的试验证明,文化层次较高的人群受“高级需求”影响的更突出。

    青年审计人员是一支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高素质队伍,对于个人的“高级需求”尤为明显,价值观构建工作不妨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挖掘青年审计人员群体性的需求特征,从人本身出发,激发青年审计人员对审计事业的追求与热爱,提升价值观构建工作的实效性。

    二、人本需求对价值观构建工作的推动

    当代青年审计人是一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的队伍,有着一大批肯干、想干的优秀青年审计干部。他们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大好时期,生存需要已得到满足,在这一人生阶段,尊重、发展与自我实现的人生需求尤为突出。据调查,审计系统中绝大多数的青年审计人员将加强学习,提升自我放在个人未来发展计划的首位。因此价值观构建工作可以根据审计人员的群体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一)尊重需要能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身份认同。
    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人生的价值与对自我的认同。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即内外双方面的满足。国家审计人员作为国家经济运行免疫系统的执行者,本身就有着特殊的职业荣誉与使命,既担负着把守国家经济安全的职业责任,又承载着经济监督卫士的光荣形象,具有着满足尊重需求的天然土壤。当审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取得一项项成绩,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断的去劣存良,他们就会体会到外界对自己的肯定和尊重,并通过自身与外界获得心理满足,强化审计人员的职业归属感与认同。
    (二)自我实现的需要能深化审计人员的职业热爱。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自我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惟此感受精神的高峰体验。也就是说,人只有在能发挥其特长或者实现其理想的工作岗位与平台上,才能感受到自我价值的高度实现,并由其职业本身催生其不断前进的内在驱动力。而正是因为职业本身对于个人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更加深了个人对于职业的深度热爱。换句话说就是,从个体的需要角度来看,审计人员们在精神层面上需要自我提升自我实现,他们会因为通过在审计方面的专业特长使得工作做起来更加得心应手,由此体会到自我价值后更加需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并要求自己更加努力的学习专业知识。

    三、价值观构建工作的人本化措施

    (一)文化与制度并举,引导“尊重”情感体验。
    审计工作是具体的、繁忙的,身在其中的审计人员往往容易陷于琐碎的事务之中,难以感受到自身职业的特殊性,通过职业荣誉所体会到的尊重就更不易体现。因此价值观构建工作可以采取“一出一进”的策略来满足审计人员的尊重需求,即以文化活动来引导审计人员“跳出”具体业务工作,从自身的职业荣誉与国家审计事业来思考工作,即对审计人员的文化关怀;然后带着对自身职业的荣誉感与严肃性“投入”具体的工作岗位,以制度来管理、规范具体的工作事务。由此通过“一出一进”的价值观构建工作方式来提升广大审计人员的职业身份认同与职业热爱。
    首先,价值观构建工作应着眼于认识引导。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将审计人员的思想从具体的业务工作中“抽离”出来,以“国家审计事业”的高度来看待自身的职业。可以多举办一些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全民娱乐活动:文艺联欢、小品排演、诗歌大赛等,让同志们在轻松、自在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国家审计的职业特性与精神内涵;以重要日子或重大事件为契机,以精神和物质双重奖励为手段,开展主题征文、建言献策、故地重访等;针对国家审计历史举行图文展览、历史串讲、知识竞赛等活动,充分展现国家审计的文化发展脉络,增加青年审计人员的国家审计文化记忆。利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引发青年审计人员对自身职业与国家审计事业的主动思考,不断增强其党员意识、公务员意识和审计人员意识,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
    其次,强化制度建设与落实,营造公正、公平、奖惩分明的工作环境,体现职业的严肃性。如何让青年审计人员挑起这副重担,制度建设就是保证行政权力正确行使、工作有序运作的必要条件。一要建设符合基层现场审计执法实际的制度与实施规范,厘清文件规范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关系与现实,促使各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增强工作的明确性,引导广大审计人员按统一的标准规范自身的工作;二要有严肃的纪律,营造公正透明、风清气正的执法环境。严明的纪律不仅能规范国家审计内部的各项管理,营造透明的内部管理模式,同时也能提升国家审计对外服务的效能,加强社会各行业、部门及人民群众对国家审计的认同。
    (二)工作与发展对接,构建“自我实现”平台。
    国家审计工作如何引导审计人员达到自我实现的精神体验,可以分为两个层面进行探索。
    首先,肯定个人劳动。马克思曾指出,劳动是人类的根本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劳动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个人劳动成为体现存在价值的重要手段。当一项劳动的价值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其更大的价值就体现在对于劳动者个体精神的满足。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的某项行为得到肯定与支持时,能激发其更好的表现,同时获得较大的心理满足。因此,对于个体劳动的肯定因根据差异不同体现公平性,让每一项工作都体现价值,即让奖励明确化,使每一项奖励都有存在的依据。例如根据具体岗位特性和劳动付出给予鼓励,将劳动的价值客观地凸显出来,一来可以激发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二来有助于形成公正、良性的竞争发展环境。以人性化的方式体现组织对审计人员工作价值的肯定以及由此对审计人员工作、生活、甚至是家人的关心。
    其次,将个人的发展与集体的发展联系起来,积极建立国家审计组织文化。以往的价值观构建工作一般较倾向于要求工作对象将集体的荣誉与个人结合起来,从集体的高度自上而下地教化人。但在崇尚个性发展的新时期,面对自我意识较强的新时代青年,此种工作方法显然成效不佳,但我们可以从“自我意识”出发,探索价值观构建工作的新方法。例如,可以将青年审计人员个人事业发展平台的搭建与国家审计业务制度建设相关联;将青年审计人员的晋升与奖励制度与国家审计的人事制度相联系;将青年审计人员个人才艺的培养、展示与国家审计文化发展、宣传及“对外形象”相结合等等。同时,积极建立共同的组织文化,国家审计是祖国经济健康运行的卫士,而这也是所有国家审计人的职业信仰与巨大的精神财富。在这一精神的感召下,可就本单位的具体发展与审计人员进行沟通,加强审计人员的参与度,明确审计人员的发展诉求,合理协调,确定共同的发展目标。从多方面谋求审计人员自我实现与国家审计事业的共同发展,建立和谐、生态、向上的组织文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明确提出,要“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可以看出,通过正确的引导,在满足青年审计人员个体需求的同时激发其树立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的人生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是极其有效的。(王小燕)

    参考文献:
    [1]卡尔•亨利希•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
    [2]亚伯拉罕•马斯洛:《人类激励理论》。
    [3]安启念 罗连祥:《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的当代审视》,党政干部学刊,2011(6)。
    [4]约翰•莫尔斯(John.J.Morse)、杰伊•洛希(Jay.W.Lorscn):《组织及其他成员:权变法》。
    [5]威廉•大内(William Ouchi):《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Z Theory)。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