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青年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管艳娜(审计署长春办)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8日】
字号:【大】 【中】 【小】
    【摘要】“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这一刘家义审计长定义的当代青年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高度概括了审计工作长期以来的实践探索,体现了审计人员的精神追求和国家审计的职业特点。本文从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的涵义出发,结合国家审计本质和审计环境,提出当前青年审计干部树立科学审计理念、构建核心价值观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国家审计人员  核心价值观  内涵  构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全会同时提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战略目标和任务,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审计面对社会各种行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直接面对社会中“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激烈碰撞,要想在文化大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就必须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以文化育人、以精神兴审”的理念,构建审计人员特别是青年审计人员健康向上的核心价值观,着力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色、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审计文化,为更好地发挥审计“免疫”功能夯实根基。
    
    一、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所谓人的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人生意义、目标及其衡量标准和人生价值实现途径等问题的根本看法。核心价值观是审计群体的思维意识,是审计人员的事业理想和个人价值追求的行为准则。《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要树立“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价值理念和文明形象,增强审计事业的凝聚力。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刘家义审计长对这一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进行了详细阐释:“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高度概括了审计工作长期以来的实践探索,体现了审计人员的精神追求和国家审计的职业特点,具体来说:
    责任,就是以对国家和人民、对历史和法律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态度,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审计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当好公共财政的“卫士”,切实维护人民利益和国家安全,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
    忠诚,就是秉持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法律、对事业的无限忠诚,牢固树立党员、公务员和审计人员意识,始终坚持真理和正义,矢志不渝,百折不挠。
    清廉,就是坚持自警、自省、自律,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真正做到清正廉明、两袖清风,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做人、做事。
    依法,就是崇尚法律,敬畏法律,自觉遵纪守法,按照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开展审计工作,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运用法定的手段捍卫法律的尊严。
    独立,就是无私无畏,坚持原则,敢于碰硬,经得住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客观公正,秉公办事。
    奉献,就是勤勉敬业,恪尽职守,奋发向上,全心投入,无怨无悔,努力为审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刘家义审计长所说的这“十二字”要求,既是全国审计机关在长期审计文化建设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审计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核心内容。分而言之,就是在思想上,要求审计干部树立忠于党、国家和人民的执着信念,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审计事业;在工作上,要积极引导审计干部树立“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信念;在生活上,要积极引导审计干部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永绝攀比之心,培养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和生活作风。
    
    二、构建青年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审计人员的价值取向是指在价值观的引导下,对自我行动作出选择和判断所持的一种倾向性。也就是说,审计人员的价值取向将决定审计人在审计工作及日常生活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一个价值观、利益、目标一致的审计群体,必然从观念、精神层次等多方位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心。审计人员的核心价值观在审计干部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很强的导向功能,它对每一名审计干部的核心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到了引导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决定着审计干部的发展方向, 左右着审计干部的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每一个审计干部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因此,构建健康向上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不但使国家审计具有一种不断创新的能力和凝聚力,又能够在国家审计自身机体外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国家审计的生存和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使国家审计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能够丰富国家审计文化研究,而且对于统一国家审计价值取向,实现国家审计目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构建青年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一)要通过有效的教育引导,培养审计干部强烈的责任意识,树立对党忠诚,对审计事业忠诚的信念。责任意识,就是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一种真诚的热情,这种热爱之情能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驱动力,引导审计人员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审计机关、审计工作的目标紧密相连并为之奋斗。在刘家义审计长“十二字”要求之中,“责任”是核心,是基石。责任靠意志来维持。尽责尽心并非听他说得如何动听,主要反映在行动之中,不管承担什么样的责任,都离不开坚强意志和毅力的支撑,只有在克服困难中,在抵制各种诱惑中,才能反映一个人的责任感。因此,应当着力教育引导审计人员正确认识自己的每一步成长、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每一点收获与审计之间关系,增强审计人员对审计事业的情感,树立对党忠诚,对审计事业负责的信念。

    (二)充分重视“道德自律”,培养审计人员廉洁奉公、依法审计的信念。道德作为行政权力的自我约束机制之一,在审计行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审计价值观建设中,必须充分重视传统行政价值观念中道德的自律作用。廉洁奉公与忘我奉献是审计人的道德基础。如果审计人不能廉洁从审,就会在物欲横流中丧失自我,依法审计就无从谈起;如果审计人员缺乏奉献精神,就会在名利中沉沦,客观公正就成了空谈。因此,廉洁是审计人员必须守住的道德底线,没有了廉洁的审计队伍,审计便失去了生命;奉献,是审计人员应有的精神状态,没有了懂得奉献的审计队伍,审计便失去了活力。

    (三)强调“以人为本”,提供审计人员发挥专长的舞台,同时发扬“集体主义”,以丰硕的成果体现个体价值。现在中国的行政文化在很多方面继承了传统的人本主义思想,它也是现代审计所必需的,它对于增强审计监督权力的合法性、改进审计方法、强化审计人的主人翁意识,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国家审计事业发展的每一个镜头中,都离不开审计人的睿智、执着、创新、奉献的身影。“要想事业永不老,江山代代有人才”,审计必须强化“以人为本”的意识,注重人性管理,加大对审计人的“感情投入”,为审计人员特别是青年审计人员提供发挥个体优势的舞台。目前由于受机关中庸文化的熏陶,大多数人选择默默干好自己份内的工作而缺乏相互间的沟通与交流,极大地影响了工作效率。面对审计环境、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多样性,协作、审计团队集体意识就显得尤为作用。一方面,目前开展的绩效审计、环保审计的探索,审计机关内部需要整合审计资源、审计力量,集中力量打攻坚战、包围战,才能取得一定成效;另一方面,审计必须建立起外部协同审计的机制和方法。与其他行政执法、司法机关建立衔接机制、协调会商机制;并根据审计对象和不同行业的需要,请相应的专家来协同,只有相互协作、牢固树立团队意识,将个体作用和团队作战有效结合,切实提升审计成果,增加职业自豪感和成就感。适应时代需要的审计人,就是要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又充分尊重个人合法利益,自我加压、自主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实现个人价值。审计人只有自觉摈弃那些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旧观念、思路和方法对审计工作的束缚,积极适应形势需要,及时掌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发展状况,才能形成有创意的审计思路,审计方法,做成有创意的审计项目。

    作为一名合格的审计人员,要将依法审计和人性化的工作方式紧密结合,将审计的法定性和权威性体现在公正、客观、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灵活务实的审计技巧上,真正赢得被审计单位的敬佩、理解和尊重,赢得社会各界的赞誉和信任。我们要积极培育审计机关的核心价值观,即以道德自律为基础,以实现个人价值为中心,借团队之力量,不断坚持和创新,并通过阅读不断完善自我,更好行使审计职能,完成审计任务,更好保护社会主义财产,维护财经法纪,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国家经济秩序,加强廉政建设,从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