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家审计的实事求是精髓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钟智辉(审计署上海办)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5日】
字号:【大】 【中】 【小】
    实事求是一词,原本指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最初出现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讲的是西汉景帝第三子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明朝王阳明在宋代朱熹“格物便是致知”、“理在事中”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倡导“实事求是”的学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历经近百年的革命和建设,实事求是发展成为党的思想路线。当代国家审计严谨、求真、唯实的本质体现了其实事求是精髓,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 推动“民本”思想发展,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社稷之重,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是中华五千年兴衰荣辱铸就的治国真理,孟子曾云,“为民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当代国家审计的实事求是精髓推动了这一朴素思想文化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进入转型时期,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大规模增加。围绕着养老、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在社会保障方面,国家相继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建立健全了覆盖城乡的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保障体系,但各地贯彻实施政策的效果需要实践的检验。社保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重要分支,面向民生领域,审计人员深入基层,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实事求是地反映各地社会保障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客观上推动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顶层设计的完善和各项政策的顺利贯彻实施。由此,“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传统文化精神在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下发扬光大,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幸福指数得以提高。

    二、 推动“廉洁”思想发展,完善民主法制建设。
    公则生明,廉则生威。吏不廉平,则治道衰。廉洁不仅是官员个人应有的道德品质,更是整个国家治理机构能健康有效运转的先决条件。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机构的“免疫系统”,审计人员恪守“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的职责,通过缜密调查和严格取证,如实反映每一笔财政资金的收支结余,以事实为依据,揭露查处贪污腐败等违法犯罪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细究其因,国家审计不断推动廉政建设功不可没。从查处某些机关事业单位私设的“小金库”到曝出某些地方领导惊天贪腐大案,国家审计人员不辞劳苦,不畏强权,以实事求是的精神辛勤工作,沉重打击了贪腐分子,维护了社会清廉正义之风。近年来,国家审计在大力查处贪腐要案的同时关注制度体制疏漏,将审计端口前移,防患于未然,进一步推进了国家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

    三、 推动“勤俭”思想发展,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劳俭朴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美德,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史发展到今天,传统的勤俭节约美德已伴着澎湃的经济增长大潮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思想。在社会主义体制下,这种价值观反映为经济要以效益为中心,综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集约式良性发展。绩效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均是当代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国家审计发展的重点。做好这两项审计,有助于各级政府着力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减少重复建设和铺张浪费,加强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关注对环境的保护,功在千秋,福泽万代。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泱泱华夏,五千年历史文化绵延传承至今,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远不止“民本、廉洁、勤俭”这些最简单质朴的思想。现今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华文化滋润着国家审计以中国自己的特色不断前行,反之,国家审计的实事求是精髓也必将推动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向更先进的方向长足发展。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