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避基本建设项目审计风险方法初探
韩风雷(审计署郑州办)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1日】
字号:【大】 【中】 【小】
    基本建设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基本建设项目具有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项目地域性、政策性强等特点。由于审计所处的环境日益复杂,面临的任务日趋艰巨,审计风险状况亦越加严峻。这在客观上要求审计人员更多地注意审计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措施来加以控制或防范。

    一、组织好审计队伍

    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涉及设计、工程概预算、投资、环保、财务、金融等多个截然不同的专业范畴,是一项复合型的审计工作。从现实情况来看,现有审计人员存在专业综合素质不强、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因此,建立一支责任心强、专业素质高的审计队伍是开展基本建设项目审计的先决条件。
    首先,建立好自上而下的专业梯级结构,发挥好每一个审计人员的特点和优势。如审计组长或主审应具有驾驭整个项目审计的工作能力,除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较高的政策水平外,还应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有站在战略高度制订审计工作计划、审计实施方案和对审计项目实施全程化管理能力;其次,合理整合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资源,充分掌握和利用各方审计资料和信息,有效提高审计效率并防范风险;再次,强化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学习和考核制度,从各环节对审计事项进行审计质量控制,努力化解审计人员引发的审计风险。

    二、审计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确定基本建设项目被审计单位后,应按时发出审计通知书,并在审计通知书中明确,实施审计中将对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单位进行延伸审计或审计调查。延伸审计发现相关单位存在问题需要做出处理处罚的,应当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补发审计通知书,在审计职权范围内依法处理。

    (一)严把“资料关”。资料不全或信息虚假等将严重影响审计的顺利开展,所以要做好审计资料收集工作,对基本建设项目相关的文件资料和建设程序资料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包括:基本建设项目立项及可行性报告批复情况;项目概算或预算的批准与调整情况;建设资金筹措计划与实际到位情况;基本建设程序执行情况;施工单位的信誉和资质情况;工程招投标,施工、设备、材料合同签订,施工图设计及变更设计、监理签证资料,隐蔽工程签证单,工程价款结算等工程管理情况;工程财务核算等内容。对部分重要资料进行审核,确保无漏项和缺项。如竣工图是审计结算分项数量的重要依据,必须全面熟悉了解,核对所有图纸,清点无误后依次识读;竣工图纸必须由设计、建设或者施工单位加盖公章。同时,应严格执行提供资料的承诺制,明确审计权限和被审计单位的责任,减少被审计单位有意提供虚假或不完整资料的可能性。

    (二)制定好审计方案。详细了解被审计项目的基本情况,分析调查资料,确定审计目标、审计形式和工作重点。基本建设项目审计方案要满足全面、详细、科学、操作性强的要求,在方案中充分考虑基本建设项目审计的特点。首先,明确审计目标在真实、合法性基础上,侧重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做到统筹兼顾,切合实际。其次,确定审计范围、内容、步骤、方法,选择审计重点环节和切入点,做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再次,科学选择评价依据和指标,慎重评价审计事项。评价依据和指标包含国家法律和规章、行业标准、技术经济指标和项目计划指标、经济指标等内容,在审计方案中要针对不同审计项目选择适用标准进行针对性评价。

    三、审计实施阶段质量控制

    审计实施过程的控制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中心环节。在基本建设项目审计中,为了确保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必须强化审计实施过程的控制。

    (一)把好勘察设计审计关。现阶段,部分基本建设项目特别是“首长工程”或“形象工程”的建设单位及其主管单位对建设项目前期认识不够,准备工作不充分、管理职责不到位等现象依然存在。因此,有必要将建设项目的立项、施工图设计和预算审核作为审计重点,查处设计图纸内容含糊不清、预算工程量和材料价格与实际出入较大、设计内容前后矛盾等问题。

    (二)把好招投标审计关。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在规范建筑市场,促进工程建设市场有序竞争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基本建设项目招投标走过场、明招暗定、暗箱操作、“资质挂靠”、围标陪标等不良现象仍屡禁不止。审计过程中应重点对设计、施工、监理、材料采购等招投标委员会组成、开标程序、评标过程、中标单位资质、评标定标结果等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和揭露投标单位相互串通哄抬标价、高价中标、陪标围标等问题和现象。

    (三)把好合同签订审计关。签订工程施工合同是明确甲乙双方权利义务,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有效保证。因此,重点审查合同条款是否符合招标文件及有关规定;合同价款的确定、计价标准的调整是否明确、严谨、合规;重大隐蔽工程、重大变更事项的约定是否明确等内容。

    (四)把好工程管理审计关。审计内容主要针对工程款使用、工程进度款拨付、工程变更及签证、工程费用索赔、材料与设备询价、转包或违法分包工程、多结算或少结算工程款、工程超概或实施概算外工程、工程成本核算不真实、因管理不善导致损失浪费、工程事故及工程质量存在隐患等方面。重点抓住:投资额大的单项工程,地基、基础、梁、柱、板等重要隐蔽工程,新增投资或变更工程,大宗材料和特殊材料的进场验收、包装、保管状况及舍近求远的购置,预算书、设计图纸与实际不符或不明确的分部分项工程,采用新材料、新构造、新工艺、新技术的分部分项工程,采用的安全、文明施工、赶工等重要技术措施等。

    (五)投资效益分析。审查分析项目的投资效益情况,以项目立项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基础,以项目预期和同类项目平均先进指标为依据,评价项目决策。同时,运用动态与静态、定量与定性、价值量与实物量、宏观与微观等分析方法,综合分析和评价该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四、审计工作底稿质量控制

    确保审计证据的质量。在审计过程中要适时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交流,对有异议的审计证据进行核实,对确实错误或有偏差的证据要重新取证,工程造价等专业取证应经审计人员、建设、施工、监理等多方签证认可。
    确保审计工程底稿质量。对于需要的基本事项和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理好工作底稿,并经项目负责人及部门负责人审核,有无遗漏事项或调整事项。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应做好五点:一是结构完整,要素齐全。包括审计过程记录、被审计单位名称、审计项目名称、编制人、复核人、审计结论等要素;二是内容真实,重点突出。容观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情况以及审计方案的实施情况;三是观点明确,条理清楚。所记载审计事项及时间、地点、当事人、数据、计算方法以及审计人员对它的因果分析必须准确无误;四是手续完备,程序合法。所附证明材料经有关人员签名盖章,充分、有力;五是法规适用,定性准确。所引用的法规名称、文号和具体条款齐全。
    建立四级工作底稿复核制度。审计工作底稿由主审、审计项目组长、部门负责人和审理部门在审计实施开始至审计报告形成前期进行复核。不同层次复核人的复核重点不同,复核的内容包括;所引用资料是否翔实可靠,是否客现、充分、合法;审计判断是否有理有据,审计结论是否正确。在复核时,各复核人员做好记录,书面表示复核意见并签名,以分清责任。审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补充、修改或作出说明。

    五、审计报告质量控制

    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是审计的根本目的之一。审计报告最大的风险是审计评价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对象发表的评价意见与客观事实不符而产生的风险。审计过程中,审计取证不完备(取证风险)、审计检查工作不全面(检查风险)、审计人员专业能力欠缺或经验不足等,可能造成对重要的审计事项查证不实、揭露不透彻或判断失误等,从而影响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和审计评价不正确,形成审计评价风险。因此,审计报告质量控制要做到:

    一是语言通俗简练,文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内容和要素齐全,表述真、事实清、证据凿、定性准,建议具体可行等,能满足国家、单位和社会公众了解、掌握政府投资经济活动的效率、效益和效果情况及政策方针的制定执行情况的需要。
    二是在真实合法审计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比较、评价、总结,查明问题原因,围绕问题展开分析,有理有据,由表及里,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三是在全面调查和审计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建设项目审计资料的总体把握,设计概算与建设规模、投资规模、经济效益等实际情况的对比,从整体上对项目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进行客观评价。
    四是审计报告书面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进行再次的沟通和确认,及时反馈纠正偏差,从而促使加强审计整改,推动审计报告落实,节约建设资金,规范投资行为,促进科学决策和经济健康发展。

    总之,基本建设项目审计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审计中应严格履行审计程序,搞好审前调查,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审计方案,采用可行的审计方法,通过完善审计机构内部质量控制,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合理分工,对审计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和检查,以控制和降低审计风险的发生。(韩风雷)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