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发挥审计作用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彭华彰(审计署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27日】
字号:【大】 【中】 【小】
    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是我们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纲领性文件,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基本方略的集中阐释。而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和重要保障,必须而且一定能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充分认识四中全会决定的重大意义

    (一)四中全会决定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长期封建传统的民族,尽管历史上有着长期的法制实践,也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法制文明,但总体上来说,我们缺乏现代法治土壤,现代法治实践和法治文明不发达。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也曾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法治建设受到严重践踏。痛定思痛,从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开始,中国共产党开始着力探索现代法治建设之路,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理论和实践。从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开始,经过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认识更加深化,实践更加成熟,理论更加完备,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的集中展现,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二)四中全会决定是实践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各种矛盾累积,各种风险叠加,各种危机频发,党治国理政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因此,党如何创新治国理政方式,如何巩固执政地位,是全党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而法治是人类文明的一大创举,是迄今人类管理自身事务的最有效方式。法治是人类从神治和人治的梦魇中开辟出的一条崭新之路。依法治理是当今国家治理模式的最优选择。因此,四中全会从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维护人民切身利益的高度,全面部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工程,彰显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高度和新水平。
    (三)四中全会决定呼应了人民的期盼。
    当前,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在上升,各种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党内腐败现象没有明显好转,势头还没有完全遏止;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还比较严重,选择性执法大有市场;司法不公现象日益严重,司法公信力严重下降,等等。人民群众迫切希望党和政府加大力度,依法惩治和消除这些不健康现象,创造公平正义的环境,更好地保护人民权益。四中全会决定回应了社会和人民的关切,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方面做了全面部署,通篇体现了限制公权力、保护私权利的现代法治理念。

    二、深刻领会四中全会决定的丰富内涵

    (一)四中全会决定鲜明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入阐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科学回答了党和法治的关系,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
    (二)四中全会决定科学谋划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和主要任务,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个环节做了全面部署,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了明确的抓手和具体的路径。
    (三)四中全会决定强化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保障措施,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了坚实的保证。

        三、准确把握四中全会决定的特点和亮点

    (一)四中全会决定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比如,关于党和法治的关系,关于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等规定体现了中国的制度特色和文化特色。
    (二)四中全会决定展示了与时俱进的品格。四中全会决定坚持改革方向和问题导向,着眼于立法、执法、司法和社会治理领域的改革,昭示着法治建设的未来方向。比如,在科学立法方面,规定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明确立法权力边界;在严格执法方面,规定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对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提升审计监督的地位;在司法改革方面,规定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发挥庭审的决定性作用,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建立生效法律文书统一上网和公开查询制度,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在增强法治观念方面,规定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以案释法制度,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这些都是对未来法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的改革举措。
    (三)四中全会决定吸收了人类法治文明的精髓。比如,四中全会决定关于防止舆论影响司法公正,关于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等论述,吸收了人类法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四、科学谋划审计工作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定位和作用

    审计机关要有效发挥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作用,关键要做到两点:
    (一)进一步严格依法审计,提升审计工作自身的法治化水平。
    审计机关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发挥作用,首先必须提升自身的法治化水平。要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既要加大监督力度,又要保护审计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要完善审计程序,规范审计处理处罚的自由裁量权,做到程序严密,标准统一,处理公平。
    (二)进一步加大审计力度,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保驾护航。
    1、加强良法识别,推进完善法律体系。法治是善法之治,法律的质量是法治的关键要素。要通过审计实施,发现法律法规规章的缺陷,提出完善法律规范的建议,推进法律质量的提高。
    2、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要加大审计力度,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揭示违法行使权力的乱象,促进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3、规范案件线索移送,推进司法公正。规范案件移送的标准、程序,提高移送案件的质量,实现审计执法和司法的有效衔接,推进司法公正。
    4、加大审计公开力度,推进全民守法。要把审计执法过程变成生动的普法过程,要通过具体的审计案例诠释法律的理念和精神。要逐步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有序推行审计计划公开、审计整改公开,进一步推动阳光审计,提升全民的法治意识。(作者:审计署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彭华彰)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