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立审计综合信息库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湖北省咸宁市审计局)
张旺宝 姜伟强(湖北省咸宁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16日】
字号:【大】 【中】 【小】
    
    “金审工程”开展以来,基层审计机关按照构建大财政审计格局的要求,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工作的需要,陆续探讨建立审计综合信息库来开展联网审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待解决。本文就此作些探讨。
    
    一、审计综合信息库的概念
    
    1.审计综合信息库的涵义。审计综合信息库是:以审计署相关数据标准为基础,按“人、财、物、组织”四要素组成,补充关联信息和辅助信息构建的标准库。即按照“以财务数据为基础,融入各部门业务数据和相关的外围数据”的思路,将相关数据按“人、财、物、组织”四要素归类,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并结合审计署相关数据标准和使用需要,围绕四要素进行所需属性的补充,以此构成数据库。
    
    因此,通过构建审计综合信息库,可以实现从“人”查到关联的“财、物、组织”,也可从“财”查到关联的“人、物、组织”,以此类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实现跨业务的关联查询以及信息搜索。
    
    2.审计综合信息库操作流程。审计综合信息库是在各标准库的基础上衍生而成的,具体操作可参考如下方式。
    
    首先,将采集到的被审计单位数据标准化。为确保审计综合信息库的通用性,必须以国家标准、审计署数据标准和地方标准为基础制作转换模板并采集生成标准库。
    
    其次,构建要素信息。根据标准库中的实体属性按要素归类,如财务软件数据,涉及到现金、银行存款和有价证券的,一律归类到要素“财”中,涉及到系统操作员、财务人员信息的,一律归类到要素“人”中,涉及到本部门或者往来单位信息的,一律归类到要素“组织”中;又如居民养老数据,除开明显可以界定为“人、财、组织”的,其他如参保险种,可一律归类至“物”要素中,以此类推,构建要素信息。
    
    再次,构建四要素关联信息。此处分两部分,一部分为标准库内(单一业务内)的四要素关联,如居民养老数据范围内的不同要素关联信息;另一部分为标准库间(不同业务间)的同一要素关联,如居民养老数据中的“人”要素与公安人口数据中的“人”要素关联。同时,通过“同一业务不同要素关联,不同业务同一要素关联”的方式,不同业务不同要素的关联也可以建立。另外,还可以通过构建类似索引表和临时表,用于提高审计综合信息库的检索效率。
    
    3.审计综合信息库应用。审计综合信息库一旦建成,则可以通过联网审计系统的查询和分析模块编写语句,实现跨业务的数据查询和分析。在这一点上,审计综合信息库和标准库没有任何区别,主要依赖于联网审计系统提供的查询分析接口功能以及使用者的应用水平,就可以实现数据查询和分析了。
    
    二、建立审计综合信息库存在的问题
    
    1.“数据孤岛”现象严重。由于地方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主要由各部门组织实施,行业特点突出,标准规则不一,发展不够平衡,相互难以兼容,前后难以衔接,导致数据比较离散,“数据孤岛”现象严重,甚至同一部门内的数据也无法完全关联一致,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难以得到验证,给审计工作尤其是计算机审计带来了极大的障碍。究其原因,主要是数据标准不统一,主要表现为系统架构不一致、数据类型不一致以及语义不一致。
    
    2.协调困难较为普遍。尽管基层审计机关对联网审计做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为联网审计奠定了基础;但由于有些部门对联网审计认识不高,心存疑虑,有的对联网监督有抵促,有的担心数据外露,有的认为增加了工作麻烦,有的认为徒劳无益,以上诸种情况,使得基层审计机关在开展联网审计时,碰到较多协调困难。有的该联不联,行动迟缓;有的主管部门联,下属单位不联;导致联网不能全覆盖;有的虽获取了一部分数据,但从数据获取的范围、方式来看,还存在很大的缺陷,比如有的部门不愿意提供业务数据,或提供数据不全面、不及时、不持续。
    
    3.人员素质难以适应。由于联网审计系统对计算机水平和审计业务要求较高,一般人员水平难以胜任。虽然基层审计机关加大了专业人才建设力度,但就大多数地方而言,其人员素质与联网审计要求尚有一定差距。比如,有的新招人员虽计算机水平较高,但其财务知识、审计经验、法律政策等相对一般,特别是对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缺乏了解,导致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经常碰到障碍,影响工作效果;而有的审计业务骨干情况则相反,财务业务、法律政策虽熟悉,但计算机水平不高,从事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较难胜任。
    
    三、完善审计综合信息库的对策
    
    1.加强地方政务信息化建设。审计机关要积极向地方政府反映信息化建设情况,争取政府重视和支持,迅速编制完善当地信息化建设规划,明确目标,统一标准,界定范围,确定路径,限定时间,全面推进,使部门、单位、下属机构信息化全覆盖,财务、业务管理网络化,所有审计监督对象的财务、业务数据与审计机关互联互通,消灭联网覆盖的空白点,消除“数据孤岛”,为审计综合信息库建设奠定基础。
    
    2.加强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各地方政府要制订出台信息化管理制度,规范各部门、单位信息化建设工作,检查、督促、考核其信息化建设成效;各部门、单位要制订出台信息化管理细则,对本糸统、本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进行规划设计、检查监督、评估考核;审计机关要制订出台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规则办法,既对审计内部的信息化建设进行规划安排、管理监督,又对相关部门、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进行规范监督,为审计综合信息库建设提供保障。
    
    3.加强信息化管理机制建设。政府牵头,建立信息化管理领导机制,负责信息化建设的组织、规划、检查、督促、考核、评估等工作;建立审计联网相关单位配合协调机制,负责审计联网的网络联通、沟通联络、情况反馈等工作;建立联网审计管理机制,负责联网审计的计划安排、流程管理、环节监控、情况分析、结果反映、成果运用、岗位考核等工作,形成政府牵头,审计负责,部门联动,多方配合的联网审计工作机制,为审计综合信息库建设提供动力。
    
    4.加强审计信息化队伍建设。多管齐下,加快审计信息化专门人才建设力度;要通过针对性的信息化专业知识培训,推进审计业务骨干信息化水平的提档升级;要通过审计实务的强化培训和实战锻炼,推进审计信息化人员向复合型人才的快速迈进;要通过聘请政府雇员、招录专业人才、引进高端人才、聘用社会中介、购买审计服务等多种形势,形成高、中、低搭配合理、结构科学的审计信息化人才队伍,为审计综合信息库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5.加强审计综合信息库管理。根据信息化发展规律,结合开展联网审计的需求,制订审计综合信息库管理制度,明确审计综合信息库的目标任务、内容重点、方法步骤;建立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能任务、责任要求、检查方式、考核办法;制订审计综合信息库操作流程,明确联网对象、数据采集、数据转换、问题查询、数据分析、情况反映、监测监控等方面的规则;通过多方面强化管理,为审计综合信息库建设提供有效保证,有力促进联网审计顺利开展。(张旺宝 姜伟强)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