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家审计中的应用及展望
李朝旗(审计署广州办)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0日】
字号:【大】 【中】 【小】
    
    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s,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GPS)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近几年,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已在国土、交通、城市管理、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统计、国防等政府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审计的职能早已超越了查账的范畴,涉及到对各项工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查核。这就需要与之相配套的审计信息化产品不再局限于财务收支审计,而应拓展到对各类业务数据的审核。在最近几年国家审计的实践中,审计人员对地理信息技术的认识不断深入,也在不同审计领域进行应用尝试,形成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做法。
    
    一、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家审计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审计是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一是可以为审计工作提供通用的数据资源。数据资源是信息化条件下开展审计工作的前提条件,通过对从被审计单位及其他单位收集的地理信息数据经过加工、整理和整合后,可以为后续审计项目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推进审计机关数据资源建设;二是可以为审计工作提供必需的信息技术。审计要发挥“免疫系统”功能,首先要进行审计“免疫识别”,而审计“免疫识别”离不开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审计对象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存储、管理和使用业务数据,传统的审计信息化技术遇到了严峻挑战,这就要求审计手段必须相应发生变化,否则审计人员依旧会面临进不了门、无数据可审的局面,结果是面对“病毒”,免疫系统无法识别、确认,其功能也就无法发挥。
    (二)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审计是转变审计工作方式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审计查找问题及取证一般采取人工查阅资料和实地现场延伸的工作模式,在面对大范围尺度的业务对象时这种方式的弊端日益显现:一是人工翻阅资料、图件费时费力,难以将大范围区域如一个省、一个流域范围内的图件全覆盖审查,往往会面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二是实地延伸时无法精准确定地块位置,另外在审计时点上特定地块的使用状况往往已经发生变化,审计人员无法将其还原到以前状态来确认审计问题。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将不同时间点、大区域范围的遥感影像图、利用现状图、具体项目坐标红线图等进行叠加分析和批量处理,查找疑点区域后通过GPS坐标进行精准定位,对于从图上能够准确判定存在问题的区域可不必再去现场核查,从而将审计人员从“‘图上查’到‘地上看’”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审计发现问题的精准度和工作效率。
    
    二、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家审计中的应用现状
    通过查阅近年来重要会议、经验交流材料、互联网宣传报道、期刊网理论文章、审计署计算机方法和AO应用实例等相关资料,笔者认为目前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家审计中的应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重视与肯定。在2012年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上,刘家义审计长等署领导指出:“要勇于占领信息技术高地,积极探索“云计算”、数据挖掘、模拟仿真、智能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努力做到敢于和善于运用新技术去拓展审计工作空间,实现审计工作目标”、“推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随后,审计署组织制定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审计应用》计算机审计中级培训课程大纲,目的是使学员了解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方法。署领导的重要指示和相关课程培训的开设,为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家审计中的应用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审计已从最初主要在国土审计中对基本农田、土地整治等与此技术密切相关的项目核查,逐步拓展到多个领域。如,在投资交通审计项目中,运用卫星图片核查工程建设补偿情况,运用GPS精确量算确定土方运距;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审计中,通过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其他农业资金项目GPS数据比对进行重合性分析,审查项目多头申报、易地建设问题;在矿产审计中检查采矿权、探矿权项目的设置是否合理,矿业权界址是否符合矿产资源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等等。
    三是从单一方法运用向多方法集成应用发展。地理信息技术是多种方法、多种技术的集合,在审计工作中,已从单一方法的运用,拓展到RS、GIS和GPS的融合:收集整理遥感影像图、矢量地图、具体项目红线图等多种影像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再结合全球定位系统进行精准定位的组合应用方式已成为开展此类审计工作的常用手段。
    
    三、目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一是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开展审计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强。据统计,人类80%的信息都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目前的审计实践也证明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在多个行业和审计项目中加以应用。但是由于地理信息技术还是一个新生事务,受传统审计思维方式和专业知识的限制,审计人员采用空间概念去思考问题的意识还有待加强,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开展审计的能力还有所欠缺。接下来可思考在强化审计人员空间思维方式的同时,将专业空间数据分析与具体审计人员可以接受的操作方式结合起来。如在核查某些地块属性真实性的过程中,可指定专人先将这些信息在GIS软件中导出成带有坐标信息的KML文件,然后下发给审计人员加载到常规软件Google Earth中进行浏览和审查,标记问题图斑后再导回专业软件中进行后续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专业操作能力不足的缺陷。
    二是地理信息技术在审计工作中运用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今后可思考加强与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融合措施。如在通用GIS软件ArcGIS中通过其空间数据库引擎接口建立与关系数据库SQL Server、Oracle之间的转换通道,使得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自身比较熟悉的数据库软件来使用和操作地理信息数据并进行商务智能、数据挖掘分析,进而使得地理信息数据与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的连接和交互成为可能。
    三是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和积累机制还不完善。由于地理信息是一个时间和空间的结合体,具有区域性、多维性和动态性等特征,数据采集的时间连续性和空间完整性对审计数据的准确完整分析意义重大。今后可考虑与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沟通交流,积极推行有关数据标准和技术接口,推动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实现数据采集、积累和对数据的审计分析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李朝旗)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