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项目环境下的计算机审计特点及对策分析
闫良汶 刘明睿(审计署太原办)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0日】
字号:【大】 【中】 【小】
    
    【摘 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大项目环境下的计算机审计特点,提出了要构建大项目环境下计算机审计新模式这一对策,并研究了具体实施的主要内容及方式方法
    【关键词】大型审计项目 计算机审计 特点 对策分析
    
    近年来,随着党和人民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按照《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部署,国家审计面临着越来越多诸如财政审计、省部级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全国社保资金审计等大型审计项目任务。这些大型项目打破了传统的审计机关内部管理划分界限,需全单位各部门共同参与完成,涉及的被审计单位行业多、专业性强、数据量大、部门间数据关联程度高,原有的计算机技术人员直接对口参与审计项目提供技术支撑的计算机审计模式已经难以满足需求。如何有效整合审计资源、探索计算机审计组织新模式,更好地开展“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精准定位、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方式,促进审计信息化建设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各级审计机关落实《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和《计算机审计“十二五”研究规划》的内在要求,也是摆在每个审计人员面前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一、大项目环境下的计算机审计特点及带来的挑战
    (一)涉及的行业和被审计单位多,专业性强,部门间关联度大,数据海量存储,系统结构差异较大。大型项目中,被审计对象往往覆盖多个地区、多个部门、多种业务,横向上,部门或业务之间相互关联,纵向上,部门上下级间的业务既有关联又有差异;这些信息涉及多个信息系统,数据量巨大且分级存储,系统间平台架构差异也较大。如,全国社保资金审计项目涉及财政部门、社保主管部门、社保经办机构、民政主管部门、经办企业、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基层社区等7大行业和部门,还要与公安部门人员信息数据、车辆登记数据、财政人员供养数据、企业登记数据等外部数据紧密关联,数据量庞大,信息系统差异较大,给计算机审计带来较大挑战。
    
    (二)计算机审计已经成为大项目环境下审计机关发挥国家治理和“免疫系统”功能作用的重要保障。国家审计发展到今天,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关注的真实、有效、合法已经不能满足党和人民对我们的要求。国家审计更加关注党和国家的宏观政策运行,关注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关注大要案的查处。这就需要审计的触角向国家的宏观政策延伸,向被审计单位的核心业务数据延伸。随着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上述信息无一例外都存储在计算机系统内。在大项目环境下,数据海量存储、系统结构复杂,这些特点都给传统的手工审计带来巨大挑战。信息化发展到今天,计算机审计已经成为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传统的计算机审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工作需求,新的计算机审计组织模式成为必然选择。大型审计项目涉及的部门和行业多,审计机关内部管理分工界限被打破,传统的计算机专业人员按照业务分工对口进行“点对点”支援的计算机审计模式已经落后,信息化条件下,“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精准定位、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模式已经形成,探索组建数据分析团队,搭建数据分析平台,实行点面结合、上下联动的计算机审计新模式成为必然选择。
    
    (四)新技术新方法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大型审计项目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超高速宽带网络、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物联网、计算机仿真等新技术、新产业、新应用不断涌现,被审计单位不断采用新技术,信息系统日趋复杂,数据量急剧增长,审计机关只有和被审计对象所使用的工具手段处于同一个量级,才能相互适应,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关系
    
    二、大项目环境下开展计算机审计的对策分析
    (一)建立审计数据中心和数据分析团队,为大型项目计算机审计奠定坚实基础。审计机关应有效整合资源,建立审计数据中心、数据分析团队和相配套的工作机制及管理制度,通过完整的基础工作建设,为计算机审计提供机制运行、软硬环境及人才保障,解决大型审计项目审计机关内部协调多、外部单位数据采集困难、软硬条件差、计算机审计复合型人才短缺等方面的问题。
    
    (二)成立数据分析组,构建多级数据分析平台,探索“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精准定位、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模式。针对大型审计项目涉及的被审计单位和行业多,审计机关需按工作要求在审计组下成立多个项目审计组的特点,成立专门的大型审计项目的数据分析组,直接接受审计组长或分管副组长的领导,负责整个审计项目的数据分析工作,数据分析组挑选审计业务骨干和计算机技术专业人员参与,保证审计业务与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数据分析组的组长原则上由业务处领导和计算机处领导共同担任,业务处领导主要负责与审计机关内部各项目审计组和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协调及业务指导工作,计算机技术专业人员主要负责技术保障和计算机方法的实现。
    
    数据分析组要构建“审计机关级分析平台、项目审计组级分析平台、审计人员级分析平台”的三级数据分析平台。其中:审计机关级分析平台主要任务是整合多部门、跨专业数据,按照各项目审计组提出的需求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关联分析,将结果反馈给审计组,为各专业审计组提供技术支持。项目审计组分析平台主要根据审计组的业务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及时将有价值的数据分析结果反馈给审计机关级平台进一步挖掘和推广。审计人员数据分析平台主要由一个或数个审计人员组成小型数据分析团队,依据职业判断,对采集的数据迅速完成个性化分析和研究,将有价值的分析结果反馈给审计机关级分析平台和项目审计组级数据分析平台。三级数据分析平台坚持“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精准定位、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模式,上下联动,紧密联系,充分共享分析结果,推动审计成果深入挖掘和推广,提高数据分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建立大型项目计算机审计主审制度,比照《国家审计准则》要求对计算机审计进行管理。大项目环境下的计算机审计要按照《国家审计准则》要求,建立计算机审计主审制度,比照审计业务建立规范的流程,从计算机审计的调查了解记录开始,到实施方案、工作动态、经验总结、审计底稿、信息系统审计报告等建立一套完整的计算机审计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分工明确、管理规范,确保该项工作有序推进。
    
    (四)大项目环境下的计算机审计涉及的主要内容。一是数据的归集和处理。数据归集包括对相关数据进行调查了解、沟通协调、数据需求确定、数据采集、数据交接、数据处理和数据入库等。数据处理是指按照一定的规范对数据进行整理加工。二是数据的综合分析。数据综合分析可以分为项目分析和专题分析两类,在项目分析中,应当紧扣审计工作方案开展调查了解,要与审计业务紧密结合,在专题分析中,应当围绕现有数据资源,结合经济、社会热点问题,提出研究专题,经审计组长研究批准后,积极开展进行。三是数据的管理和保密。建立数据集中管理机制,建立与数据管理有关的安全保障制度、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实现数据管理的集中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立规范的数据授权管理使用办法,制定完善的数据访问权限规则,对归集的数据严格加强管理,确保数据安全。四是大力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和联网审计。大型审计项目中要结合各专业审计,以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系统功能的有效性及系统建设的经济性为着力点,探索开展信息系统审计;积极探索以在线审计、实时审计为特征的联网审计方式,积极应用部署“联网审计系统”,推动审计方式从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相结合,从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从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
    
    (五)采取的数据分析方法。数据综合分析可以分为总体分析和主题分析。总体分析是从整体层次上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把握其主要特点、运营规律和发展趋势,指导审计人员确定审计重点。主题分析是在确定审计重点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筛选线索,为审计取证提供明确具体的目标。从应用的分析工具来看,除了使用审计人员熟悉的SQLSEVER数据库、ACCESS数据库等常用传统工具外,还应不断探索新型的技术和方法,学习使用被审计单位广泛应用的ORACLE数据库、ARGIS软件等专业工具。
    
    三、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审计数据中心建设刚刚起步,计算机审计业务基础工作不够扎实。国家审计数据中心建设虽已列入“金审工程”三期建设任务,但“金审工程”三期建设还未正式启动,相关的规划和标准还未出台,各级审计机关只能依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摸索建设,建设效果和水平参差不齐。受此影响,大部分审计机关的数据收集工作刚刚起步,加强基础工作建设是审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二)复合型人才缺乏,计算机审计实践能力不足。截至2012年9月,审计署共举办中级培训班37期,集中培训1866人,全国通过考试获得合格证书共计4580人,2013年审计署又举办了首期数据分析师高级培训班。但审计机关既懂计算机技术,又精通审计业务的人才还是比较欠缺,许多取得中级证书的审计业务人员缺乏计算机审计实践锻炼,未能发挥实际作用。培养和锻炼计算机审计复合型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三)审计业务与计算机审计技术存在脱节,“两张皮”现象仍然突出。理想的数据分析模式应该是以业务需求为导向,计算机技术为支撑,业务人员和计算机专业人员紧密结合,才可能达到效果。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业务部门派业务骨干参与数据分析的积极性不高,计算机专业人员对业务不熟悉,影响数据分析效果。因此,转变思维方式,通过有效的机制保障审计业务与计算机审计技术的紧密结合是保证计算机审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闫良汶 刘明睿)
     
    主要参考文献:
    [1]  审计署办公厅.审计署关于印发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 2011年6月30日/2011年6月30日.
    [2]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EB/OL]. 2011年4月13日/2012年4月13日.
    [3]  石深强.信息化环境下大型审计项目的管理与实施[J]. 审计月刊,2013,298(2):32-33.
    [4]  吴震雄.信息化条件下实施大型审计项目的架构设想[J]. 审计月刊,2009,256(8):24-26.
    [5]  李坤. 探析大型审计项目背景下的主辅审制[J]. 审计月刊,2012,293(9):7-8.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