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时期国家审计文化的思考
魏长华(江苏省宝应县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3日】
字号:【大】 【中】 【小】
    审计文化是审计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赖以生存的基础灵魂。没有审计文化,就没有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在当今社会十分重视文化建设的氛围中,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占领审计人员的思想阵地,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构建新时期国家审计文化的研究自然也成为当前审计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围绕构建新时期国家审计文化这个主题,试图从国家审计文化的重要意义、内涵和特征、构建路径做些思考与探讨。

    一、构建新时期国家审计文化的重要意义

    当前,国家审计正处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型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建设一支精良的审计队伍,推动审计事业加快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那么,国家审计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推进审计创新转型、凝聚审计力量、彰显免疫功能等无疑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一)加强审计文化建设是适应审计职能作用变化的客观要求。纵观国家审计的发展历程,审计的职能和作用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审计方式已由传统的制约性审计向现代的建设性审计转变,审计的功能已由查处逐渐向预防、揭露、抵御等“免疫”功能拓展,审计发挥作用的领域已由财政经济逐渐向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延伸。刘家义审计长根据国家审计工作的新发展,及时重新定位了审计的本质,提出了审计是经济和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的命题和“创新转型”的战略思路。随着审计职能定位的重新调整、审计战略思路的深刻变化,客观地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时刻把审计工作的科学发展放在首位,积极发扬审计团队精神,圆满地完成审计目标任务。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些,并非易事,必须突出审计文化的核心作用,弘扬审计文化的主旋律,使文化建设过程成为审计人员不断得到激励的过程,成为审计先进理念和先进文化不断发扬光大的过程,成为新形势下审计机关目标不断得以实现的过程。
    (二)加强审计文化建设是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审计人员是审计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审计文化建设的客体。良好的国家审计文化可以促使审计人员增进了解,使个人的思想情感、命运与机关集体的命运联系起来,形成一种为实现审计目标和理想而奋力拼搏、开拓进取的观念、行为和文化氛围。国家审计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构建国家审计文化,还有利于培养审计人员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和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及责任感,有利于审计人员逐步从低层次的精神境界进入高层次的精神境界,从而树立“服务型政府”的审计理念,清正廉洁、公而忘私、客观公正。
    (三)加强审计文化建设是发挥审计“免疫功能”的有力举措。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客观上要求审计自身必须是一个完整健康的系统,且系统机能活跃,系统内每个细胞有效激活,及时抵御外来病毒的侵袭。提升审计文化,积极发挥文化的规范、引导、感染、熏陶、教化作用,有利于审计人员的心灵得到净化,自身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使清正廉洁、无私奉献、诚实守信等思想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植入审计人员的心田。同时,让全体审计人员把自己置于“免疫系统”的大坐标系,用科学发展的审计理念去重新审视、去运筹各项工作。

    二、新时期国家审计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关于新时期国家审计文化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根据刘家义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对加强审计文化的要求,可以把国家审计文化定义为,是国家审计机关在长期的审计监督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并为大家认同和遵循的具有审计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发展战略、审计作风、审计精神、管理理念、道德规范、制度体系等的总和。国家审计文化是一个多层次要素的复合体。其构成包含审计物质文化、审计制度文化和审计精神文化。审计物质文化主要是指审计组织机构中所配备的各种物质设施和必备的基础设施以及审计人员队伍状况,各种生活、福利、文化设施等。是审计文化的基础部分,是形成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条件;审计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审计组织体系、审计法律法规、准则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是审计文化的中间层次,是审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通过约束和规范审计行为体现独特的审计文化;审计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审计精神、管理思想、职业道德、文化素质、价值标准、审美观念、生活情趣等等,一般可归为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四个方面。是审计文化的核心,是审计人员各种观念形态文化的总和。  
    新时期国家审计文化作为国家审计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精神性。国家审计是通过审计人员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独立判断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经济监督、评价、鉴证活动。这种活动主要是一种脑力劳动,是智力作业,其精神性是显而易见的。再者,国家审计作为一种最高的经济监督活动和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扮演的不是“老好人”,而是“唱黑脸”的角色,尤其是在市场经济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中,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都需要审计人员表现出不屈的精神斗志和英勇气概,才能夺取一次又一次审计“阵地战”、“攻坚战”的胜利。二是时代性。审计文化在审计发展的各个时代都有各自的侧重点,特别在改革开放后,国家审计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审计文化。审计内容从“单打一”式的局部审计发展到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审计方式从传统的账册审计发展到现在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和绩效审计;审计理念定位也从“啄木鸟”到“国有资产的看门狗”发展到现在的“发挥国民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三是独立性。审计文化的独立性包含两层意思,一个层面指形式上的相对独立,是基于国家审计特定的职责、内容和方式等而言,审计文化呈现出自身固有的形态和面貌,如:审计准则及标准制度、审计报告及公告制度和审计纪律“八不准”规定等。另一个层面是指审计文化内涵上的相对独立,是指审计人员长期通过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进行审查并发表意见的行为而形成的自己独特的思想模式和工作方式,如:“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观念立场、“审慎、独立、客观”的工作方式等。

    三、新时期国家审计文化的建设路径

    构建新时期国家审计文化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和长期的任务,是一项具有战略性的系统工程。只有各方面协调发展系统推进,国家审计文化才能释放出巨大的潜能,引领国家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确保此项工作常抓常新取得实效,必须建立健全长效的工作机制。其建设路径:
    一要确立审计核心价值。审计核心价值是审计文化建设的中心,是审计工作的方向标,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指向。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国家审计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是审计的主要任务,推进法制、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是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审计核心价值的确立应当紧紧围绕“免疫”、“发展”两大主题。据此,笔者认为,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公平正义、科学发展、服务大局、文明和谐理应成为审计价值的主心骨。
    二要规范审计制度文化。从现实情况看,审计制度的调整首先从审计文化层面提出制度改革的舆论导向,同时对原有的审计制度做出充分的评估和改进,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新制度的优势和潜在的发展前景。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制度建设,二是制度的落实。制度建设要注重覆盖面,使各个岗位、各个环节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制度之间要相互衔接,不能彼此矛盾,让人无从适从;要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充分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国家审计的生存和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制度的落实要突出三个方面,一是领导表率,领导干部带头作用发挥得好,会产生强大的带动效应,大大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和落实力。二是督查到位,定期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回头看,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三是奖罚分明,通过奖优罚劣,发挥激励和约束作用,从而形成一种强有力的导向。
    三要提升审计管理文化。审计管理既是人的行为,也是针对人的行为。因此,提升审计管理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标”,要求审计领导干部用心管理,创造高绩效的团队文化。具体实践中要有“四心”,即尊重之心,审计领导干部要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审计人员,始终保持一颗平等的心态,更多地强调下属的重要性,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被尊重,从而共谋审计事业创新发展。沟通之心,沟通是审计管理文化的高境界,要用适当的文化方式加强与审计人员沟通,审计领导干部用自己的影响力和威信管理大家,使大家心平气和地愿意为审计事业效劳。服务之心,审计领导干部要利用手中的职权和资源为审计人员提供工作上的方便,为其清除工作障碍,致力于无障碍工作环境的建设。赏识之心,实践表明,当你赏识一个人的时候,你就可以激励他。审计领导干部要不断地用赏识的眼光对待部下,使他们充分地受鼓舞和激励,从而为实现共同的组织目标而努力奋斗。
    四要引导审计精神文化。开展丰富多彩文体活动。近年来,各级审计机关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单位创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可谓好戏连台,精彩纷呈。但是,随着审计事业的发展,必须赋予审计精神文化新的内容。比如结合“六型”机关建设,组织审计人员开展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用先进典型塑造人,用反面典型警示人,倡导审计人员读好书,思勤政,讲奉献。举办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开展审计案例交流、审计文化建设辩论、廉政之声歌咏比赛、推荐廉政文化建设论文等,陶冶审计人的情操,振奋审计人的精神,鼓舞审计人的斗志。注重营造良好的审计文化氛围。如建设审计文化墙或文化长廊,在局域网上设立审计文化专栏,为审计人员释放美好生活情趣搭台子。此外,还要把广大审计人员的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安排好审计人员应有的福利待遇,切实解决审计人员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优质高效地开展审计工作提供保证。(魏长华)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