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家审计在应对公共危机中的作用的思考
陈屹 (审计署广州办)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2日】
字号:【大】 【中】 【小】
    【摘 要】文章在审计视角下,关注公共危机与国家审计的关系,在近年来我国审计机关应对公共危机的实践基础上,指出应如何进一步发挥国家审计在应对公共危机中的作用。
    【关键词】公共危机 国家审计

    一、公共危机的定义及原因分析

    (一)公共危机的定义
    所谓公共危机就是突如其来,攸关公共利益,对于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急需管理者快速应对的事件。它涉及国家、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波及对象覆盖社会范围内的整个公共环境中的组织、群体、个人或公共设施,一旦发生破坏性会很大。因此,处理好不期的公共性危机,成为考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
    (二)公共危机的分类及原因分析
    从其基本动因的角度分析,公共危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由自然灾害及人为因素引起的突发性事件,前者如水旱灾害,地震、飓风、疫情,后者如化学品泄漏、通讯网络事故、交通事故、工程事故、生物技术灾难、食物中毒等。二是由社会中的某种对抗因素引发社会冲突行为而导致的社会失衡和混乱,由一定的社会问题引发,如战争、暴力对抗、恐怖主义事件等。

    二、公共危机与国家审计的关系

    现代国家审计源于对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履行监督的需要,是国家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其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维护国家安全,始终是国家治理的首要任务,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中几乎所有部门的共同职责。
    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与公共危机密切相关。在危机潜伏期,国家审计关注实际业务运行情况,反映问题、提出建议,为国家治理提供及时、客观、可靠的信息,从而为评估国家实力、维护国家安全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在危机爆发期,国家审计作为政府监督的重要力量,通过跟踪审计等方式,将审计关口前移,全面监督查处危机救助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以审计公告等形式,向社会公布危机处理情况,避免由于信息不透明造成的社会恐慌。在危机善后期,审计机关通过提出审计建议和意见等,积极转化审计成果,从机制体制上消除危机带来的影响,最终确保国家经济社会的安全运行。

    三、我国审计机关应对公共危机的实践

    (一)应对自然灾害类公共危机
    “5.12”汶川地震后,为了促进抗震救灾物资的合理、有效使用,我国审计机关对救灾物资的审计采取了提前介入、着眼预防的审计模式。之前的“非典”防治专项资金审计、洪涝灾害救灾资金审计、低温冰冻雨雪灾害救灾资金审计,以及之后的玉树重建审计、舟曲泥石流救灾审计都有效地验证了国家审计的应急反应能力,充分体现了政府救灾审计的价值。提前介入的审计模式让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财政资金、捐赠款物的及时到位和有效使用,促进了廉洁救灾、阳光救灾和有序救灾。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审计方法,真正发挥了抗震救灾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承担起了重要的历史责任。
    (二)应对社会问题类公共危机
    在应对2007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我国审计机关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危机意识,有效应对了这场公共危机。审计署专门部署了以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和深圳5省市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部分企业为重点对象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影响状况专项审计调查”,着重揭示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了解和反映中央及地方政府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所采取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分析问题并提出建议,为政府后续政策的出台和制度的完善提供及时、有效的依据。

    四、如何进一步发挥国家审计在应对公共危机中的作用

    (一)建立公共危机的审计预警机制
    危机往往在发生初期不易引起重视,但一旦发生,危害很大。公共危机的产生纵然有着许多不可确定的因素,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发生前也有一丝征兆。审计预警机制就是要分析、捕捉危机的蛛丝马迹,为各级决策层提供经济社会运行的危机预警,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或提前作好应对之策,做到未雨绸缪。
    (二)建立公共危机的应急审计机制
    审计机关应从以往的救灾、重建等应急审计工作中总结经验,建立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及时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积极整合审计资源,实施突发事件审计。建立有效的应急审计长效机制,应急审计有章可循,能保证危机来临时临阵不乱,提高突发事件应对效率,防止由于突发事件引起公共危机。
    (三)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审计人才
    危机应急审计要求每一位审计人员都要有责任心,发现问题及时跟进,及时提醒,这样才能保证整体的审计质量。审计机关一方面应不断优化审计人才结构,逐步提高法律、工程、资源环境、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人员的比例。另一方面,加大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培养一大批查核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的强手、计算机应用的高手和精通管理的行家里手,确保审计工作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
    (四)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危机的应对离不开全社会的积极配合。审计机关可以在内部网站期刊、电台报纸上宣传危机应急审计工作的会议精神、专题报道、最新成果等,让全社会都来了解国家审计的职责功能,支持配合好应急审计工作。向社会公告救灾款物的数额、构成、分发、管理和使用等审计情况及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通过公告把审计的阶段性成果及时告知社会,以适应公众和政府的需求。(陈屹)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刘家义审计长在在中国审计学会第三次理事论坛上的讲话
    2、曾繁华、曹诗雄:《国家经济安全的维度、实质及对策研究》《财贸经济》,2007年第11期
    3、刘家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审计工作全面发展》《审计研究》,2008年第1期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