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廉政建设出发谈审计工作的生命线
金汉权(审计署驻广州特派办)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4日】
字号:【大】 【中】 【小】
    
    
     
    按审计活动执行主体的性质分类,审计可分为政府审计、独立审计和内部审计三种。不论是政府审计、独立审计还是内部审计,审计工作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审计结果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只有坚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审计结果的权威性,才有审计的公正性,这是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开展公正的审计工作,是促进廉政建设的有力保障;反之,抓好审计机关的廉政建设,是审计公正性的有力保障。可以说,廉政建设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寓制度、教育、监督等各个方面。
    一、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作为对人类发展进程中实践规律及经验教训的概括总结,主要在于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人类发展历史证明,根植于人性弱点的道德问题最终须由制度的作用而得到较好的解决。具有强制力的制度可以维持社会组织的稳定和权威,凝聚组织的战斗力,保持组织的生存能力。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廉政建设的各个环节,这是中央反腐倡廉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审计机关廉政建设的主要方向。
    第一,要加强廉政制度体系建设。审计机关的廉政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廉政规范和规定。如审计署颁布的《国家审计准则》、《审计署关于加强审计纪律的八项规定》,财政部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序言》等。二是廉政建设的具体制度。包括廉政工作制度、廉政承诺制度、廉政报告制度和廉政评议考核制度等。上述两方面的制度和规定,形成审计机关廉政制度体系。审计机关应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做法,着力在提高制度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上做好文章,抓好制度配套,以使各项廉政制度规定彼此衔接、全面协调,真正发挥制度规定的整体合力。
    第二,要对廉政制度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一要细化。对现有的制度要进行梳理,滞后于实践发展的要抓紧修订,有明显缺陷的要及时修改,过于原则的要尽可能细化,需要重新制定的要尽快重新制定。要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使各项廉政制度都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和威慑力。二要完善。制度建设也要与时俱进,要善于学习借鉴,从廉政建设的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制定出一些新的好的制度。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审计事业的快速发展,审计机关廉政建设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廉政制度,对不合时宜或不完整的廉政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努力做到审计运行到哪里,制度就约束到哪里。
    第三,要注重廉政制度同审计业务的协调发展。审计业务水平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在不断向前发展,在此基础上廉政制度建设也应协调发展。如:某审计机关开发了审计项目管理平台,审计现场一线人员可以通过该平台实时记载审计过程和结果、向上级领导汇报重要事项,各级审计项目管理者可以依据各自权限对审计事项和结果作出批示,足不出户就可以指导审计工作,大大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鉴于此,可以制定相关的廉政制度,提高廉政监督的效率,如:规定审计项目管理平台相应的权限,对审计全过程进行扫描,对照廉政风险点逐步排查,盯住审计过程的廉政薄弱环节,加大审计运行过程的控制力度。
    二、强化廉政教育
    廉政教育,作为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反腐败斗争中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开展廉政教育,建设思想道德防线,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是反腐败抓源头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也指出,要“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在全党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把廉政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改进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实效。”
    第一,廉政教育要有针对性。抓好廉政教育, 必须从实际出发,区分层次,突出重点,真正把廉政教育抓深抓实、抓出成效。 一是要针对不同对象开展教育。领导层是不法分子拉拢腐蚀的重点,也是廉政教育的主要对象,要把廉政教育贯穿于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各个方面,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督促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一线审计人员最直接接触被审计对象,极易受小利益驱使,久而久之形成腐败,要提高一线审计人员防腐拒变能力,防微杜渐。二是要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对审计人员应在抓好基本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之外,还应针对审计人员和审计业务的特点开展廉政教育,如:不能因为身为审计人员而有任何特殊,不能因为长期监督别人而忽视了对自己的监督,不能因为长期接触一些阴暗面的东西而腐蚀了自己,不能因为长期要求别人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等。只要把握好有利时机,注意区分层次,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廉政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第二,廉政教育要与时俱进。在新形势下,廉政教育要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就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一是宣传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加强廉政教育工作,必须确立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新理念、新方法,转变过去那些单一的思维定势和僵化的教育模式。例如,当前正在广泛应用的网络,既是对传统媒体的挑战,也是新兴的具有潜力和活力的媒体,用好这些媒体为我们提出了新的廉政教育理念。二是宣传教育内容与时俱进。审计工作在不断向前发展,审计的目标和对象在变,审计的重点和内容在变,审计的方法和手段也在变,廉政教育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
    第三,廉政教育要强化三种意识。一是要强化法规意识。《审计法》规定: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审计人员对其在执行职务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的义务。审计人员应牢固树立法规意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执行审计工作纪律和各项廉政规定,坚持做到遵纪守法,严格执法。二是要强化独立性意识。审计人员在与被审计单位交往时,要切实保持独立性,保持正常的工作联系、保持一定的交往距离、保持一种独立的心态、保持对廉政的清醒认识,自觉维护好审计人员公正清廉的良好形象。三是要强化职业道德意识。作为审计人员,要珍惜作为这份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的荣誉,增强职业自豪感,强化自我约束,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充分发挥审计的职能作用,不辜负社会各界寄予的厚望。正如刘家义审计长所述:“作为一名肩负着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的审计工作者,既然选择了审计这个职业,就必须无怨无悔,就必须甘愿奉献,就必须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守得住清廉!”
    三、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毛泽东曾在革命时期提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加强监督检查,就是加强纪律,就是落实纪律,就是实现纪律。对于审计机关的廉政建设,监督检查与加强革命纪律性同样重要。制度是廉政建设的基础,教育是廉政建设的关键,那么监督检查就是廉政建设的有力保障,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大廉政监督检查力度:
    第一,将监督关口前移。一是加大处于审计一线的审计组的监督力度,突出进点前、进点后、审计进程之中和审计结束后“四个环节”的廉政监督,由事后回访变成全过程随访。二是按照审计署《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6号令)的规定,明确审计责任,规范审计程序,严格现场管理,对审计组每个工作环节进行监督,对重要审计项目实行现场复核审理,把关定向,关口前移,确保廉政不出问题。
    第二,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制度落实是制度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制度建设的关键。要把抓制度落实作为廉政制度建设的重点,摆在突出位置。要在审计机关内部形成相互监督的良好风气,同时通过特约审计员、行风监督员、被审计单位等实行外部监督,促进制度的落实。要对廉政制度的落实实行责任分解,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保证制度执行到位。要加大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抓好整改。要严格责任追究,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要视情况进行处理,涉及违法违纪的按规定进行查处或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第三,扩大监督检查范围。对审计项目负责人以及审计人员的监督,不仅要关注八小时之内,而且要加大“八小时外”的监督力度,扩大监督检查范围,扩展监督检查视野,切实维护好积极向上、干净干事的良好氛围,确保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真正贯彻落实“实、高、新、严、细”的要求,加大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做到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
    总之,审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审计人员必须具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必须具有坚持原则、依法办事、无私无畏的精神,这些需要制度、教育和监督来保障。(金汉权)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