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接受理论的审计文化建设研究
周新道(江苏省南京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5日】
字号:【大】 【中】 【小】
    【摘要】 本文主要根据姚斯的接受理论初步探讨审计文化接受中的路径选择和方式方法等问题。审计机关在审计文化建设过程中对外要考虑社会的接受需求,对内要考虑审计人员的接受需求。这两种层面的“接受需求”决定了审计文化建设应符合社会化和人性化的两个特性,也最终决定了审计机关应在内外两个层面分别与审计人员和社会保持互动的格局,以期形成和谐共生的审计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  接受理论  社会化  人性化  路径

    接受理论,是由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康士坦茨大学教授姚斯和伊瑟尔等五名文艺理论家创立的一个文艺理论派别。80年代传到我国,对我国文艺理论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接受理论的贡献在于高度肯定了读者在文艺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及能动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的偏差。尽管接受理论也有不足之处,但其中许多观点不仅为我国文艺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而且也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诸多启示。本文试图从接受角度初步探讨审计文化建设的路径和方式等问题。
    一、审计文化建设的接受问题
    强调研究读者的重要性,确定读者的中心地位,是接受理论的重要主张。读者之所以重要,就在于“读者在阅读中不是被动的感知,而是充分调动能动性和自己的想象力、直观能力、体验能力和感悟力。”当前,我国审计机关审计文化建设目标定位不明确,具体方向不明朗,实施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其中有一点需要正视的就是尚未充分认识到审计文化建设的接受问题。
    问题一:审计文化建设只重视其作用的发挥,而忽视了这一作用如何发挥。审计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和审计组织的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当前各级审计机关已形成的一种共识,同时也是审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命题。但是,审计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通过何种作用机制和作用媒介来发挥,却知之不多,或语焉不详。审计文化建设在审计事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绝不是简单的作用与被作用关系。两者之间是直接的关联,还是另需借助其他媒介产生联系,都有待深入探讨。作为一种亚文化,审计文化既具有大众文化的共性,又有自身独特的个性。要充分发挥审计文化的作用,必须首先了解大众文化的传播特性,再以此为基础准确把握审计文化的内在规律,建立健全审计文化的作用机制。当前,有些审计机关的审计文化建设,仅仅满足于开展几次政治理论学习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仅仅满足于编发几份文件或提出几个口号,未免把问题简单化了。
    问题二:只重视审计文化建设的施众问题,而忽视了受众问题。不可否认,现阶段,我国审计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国家审计机关,而社会各界甚至广大审计干部的参与性明显不足。虽然审计监督是一项独立性很强的工作,是一种单向活动,但是审计文化建设则不能依靠审计机关独立开展。因为,从接受理论的角度来看,任何文化活动如果不考虑接受问题将是失去意义的。其实,在实践中,审计监督工作并非闭门造车,审计监督的对象十分宽广,审计监督的社会影响也日益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审计文化建设的受众问题就不容忽视了。至少在两个层面,要予以考虑:一是审计文化要为社会接受。审计文化所蕴含的审计工作理念、审计价值取向,应该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一致,应该体现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应该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二是审计文化要为广大审计人员接受。人是推动审计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审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审计人员在审计实践中形成的精神风貌、职业道德、工作作风、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等,构成了审计文化的核心内容。可以说,审计人员的接受效果,直接决定了审计文化建设的成效。因此,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讲,审计机关如果只意识到或者只强调自身的施众地位,而不考虑审计人员的受众地位,审计文化建设必将成为无本之木,缺乏长久的生命力。
    上述两个问题不能很好地加以解决,审计机关在审计文化建设中就会不可避免地走进一些误区。很多审计机关的审计文化建设领导不可谓不重视,活动不可谓不丰富,但由于忽视了社会各界和审计人员的接受问题,结果往往是事半功倍,事与愿违。
    二、接受视角中的审计文化特性
    审计文化建设同其他文艺活动有一个相似的命运:就是,作品是否被认可、被接受,除了要看作品自身水平外,还要看作品是否满足社会需求,以及是否满足读者的心理需求。这两种“需求”决定了审计文化建设应符合社会化和人性化的两个特性。
    社会化,是指审计文化建设要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的秩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审计组织是处于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审计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的一种亚文化。自从人类有了社会劳动,文化便披上了社会化的外衣。审计文化也不例外,审计文化的社会化属性来源于人类的审计实践活动。
    审计文化的社会化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历时和共时两个方面,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审计工作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变化。也就是说,审计文化的社会需求不应被视为一个静态的固定的东西,而是一种变化的指数。当下,我国审计文化的社会化内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层面:一是指审计文化建设应充分吸收人类社会文明。在我国,审计工作古已有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审计文化,就是要在对古代审计文化和近代审计文化去其糟粕、吸其精华的基础上积极融入现代社会文明,主动接轨世界审计文化。二是指审计文化建设要体现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实际和需要。新修订的《审计法》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各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进一步完善了审计监督职责、健全审计监督机制。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经济责任审计要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我国审计文化建设必须以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和推进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为核心理念,在审计监督工作中发挥“软实力”作用。三是指审计文化建设需体现对社会和公民期待的理解、尊重和满足。构建和谐社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审计文化建设应注重贴近被审计对象的目标定位,贴近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促进审计监督与社会各界的“同频共振”。
    人性化,是指审计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符合审计人员的心理需求。接受理论认为,“只要作品不被行动的主体接受、获取,它始终只能是未完成的可能的存在。所以,接受是最本质的”。这也就是说,尽管审计文化的内容是正确、丰富、有价值的,建设形式也是活泼的,但如果不能被审计人员接受,那再好的建设工作都是徒劳的;这样的建设内容也如同“不被接受的作品只能僵化在书架上”,只是“一堆死的印刷品”。因此,审计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应是广大审计人员。审计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归根结底在于,审计人员能否接受并最终形成良好的审计理念、审计职业道德和审计价值观,用以指导自己的审计实践行为。
    优秀的审计文化通常是在特定的审计监督中,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审计发展的需要,由审计机关倡导,通过审计人员接受并坚持不懈地实践而逐步形成的。这种接受,理应属于自愿的接收、认同和吸纳,而不是强迫性的、填鸭式的、采用行政手段的灌输。既然如此,审计机关开展审计文化建设时,要把审计人员当作活生生的具有丰富情感的人来看待,深入分析揣摩审计人员的心理需求,把工作做到“心坎上”,引起对象的情感共鸣,即通常所说的“动之以情,以情感人”。一是培育审计人员的人文素养,张扬审计人员的科学民主精神。二是把审计价值与审计人员个人价值统一起来,增强审计人员的主体意识。三是兼顾审计文化建设的内容与形式,让审计人员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逐步拥有共同的审计理想和审计目标。四是适当考虑改善审计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充分调动审计人员参与审计文化建设的主观能动性。
    社会化和人性化是审计文化建设基于接受理论视角的两个特性,社会化是审计文化建设针对审计机关外部接受问题而言的,属于外化特性;而人性化则是审计外化建设针对审计机关内部接受问题而言的,属于内化特性。
    三、审计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实践表明,一种文化的形成是在长期的接受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的。没有接受文化就难以形成,而形成又促进了文化的接受。审计文化从提出到接受到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审计机关必须认准方向,细化目标,分步完成审计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首先,统一认识,夯实基础。初步确立具有时代特征、审计特点的审计文化体系,在物质、制度、思想等方面做好准备。其次,突出主旨,寻求认同。根据审计文化的社会化和人性化两个特性,在赢得各方的理解和认可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主旨鲜明、体系完备的审计文化。再次,强化影响,放大成效。将审计文化融于审计监督工作的各个层面,增强审计文化“软实力”,推动审计工作开创新局面。
    审计文化建设力争达到期望的效果,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要找到适当的路径和切实可行的方法。从接受的视角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路径。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审计文化建设目前还刚刚起步,审计系统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以及有关专家、学者都正在积极探讨摸索,审计文化建设的成效尚未很好凸显。为此,各级审计机关要站在主体的角度,以施众的角色,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舆论宣传阵地的作用,做好审计文化理论探讨、经验做法方面的引导宣传,力争对审计文化建设形成共识。注重理论升华和实践突破两个方面的结合,不断丰富审计文化的内涵,拓展审计文化的外延,使审计文化获取强大的源动力和生命力。
    二是提高参与意识。审计文化决不仅仅指审计机关内部的文化,它更是社会文化和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文化的建设除了需要广大审计人员积极参与外,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理解、配合、支持。审计文化的社会化特性决定了审计文化的建设是一个开放性的过程,是一个被社会主流文化认同、接纳、同构的过程。此外,审计文化的人性化特性决定了审计文化的建设没有审计人员的参与便无从谈起,便失去了血肉,失去了文化的内在魅力。
    三是突出互动格局。加大宣传力度,是审计文化建设中的一种传统方法。然而,这是一种居高临下、以势压人的单向传授过程,是施众对受众的机械作用,很少考虑到接受效果。随着信息化和现代文明的深入发展,这种简单的建设模式在今天未免捉襟见肘。令人欣喜的是,有些审计机关已渐渐认识到审计人员和社会各界参与审计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了。但是,强调公众的参与意识,有两点要引起注意。一个,公众的参与在短时间能产生多大的作用值得怀疑。另一个,公众的参与作用与审计机关的主导作用,谁的话语权更大。显而易见,公众的参与只有长期而广泛地进行下去,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公众的参与只能维持在一定的尺度范围内,不应该淹没审计机关的主导话语。
    因此,加大宣传力度和提高参与意识都不是审计文化建设的最佳路径。审计文化建设的最佳路径应选择互动模式,即审计机关在审计文化建设过程中在内外两个层面分别与审计人员和社会保持互动的格局。这种互动既是长期的,又是双向的,互动的结果即是和谐共生的局面。一方面,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由一定时期的经济基础决定,反映了各社会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审计文化亦是如此。由于我国当前审计制度和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审计文化建设就不得不反映社会各有关阶层的利益,不得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审计文化的内涵。另一方面,审计机关倡导的审计价值观与审计人员的个人价值追求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审计机关可以通过教育和培养的手段以及丰富的审计文化建设活动,在与审计人员的互动中实现两者目标的求同存异,从而最终形成共同的审计价值观和现代审计精神。通过与社会和审计人员的互动,审计机关所倡导的审计文化会得到不断的修正、丰富和补充。这样,简单的接受就变成主动的接受和积极的融入,审计文化建设的根基就更加牢固。
    互动模式只是更强调审计文化建设的效果和效应,它并不排斥加大宣传力度和提高参与意识这两种同样不可或缺的方式方法。互动模式要求审计机关对外树立透明政府形象,大力推动审计政务公开,充分吸收社会的力量;对内提高民主执政水平,把民主集中制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增强审计人员的向心力。经过持续互动而最终凝练形成的审计文化,必将有利于推动审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周新道)


    主要参考文献:
    周宁、金元浦译,1987,《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
    李金华,2001,《审计理论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
    陈正兴,2004,《中国审计文化研究》,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