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十二五”期间国家治理对审计“免疫系统”效能发挥的要求
郎少平(审计署驻太原特派办)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4日】
字号:【大】 【中】 【小】
    
    为实现国家良治,国家治理的任务和重点在不断变化,赋予国家审计新内涵、新任务。“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将转移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和谐社会及其相关领域。在这一特殊时期,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强化至关重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碰到许多困难和风险,包括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也包括各方面利益冲突发生的风险,审计工作必须应势而变,从主要关注经济发展到更加关注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可见,新的形势对审计“免疫系统”效能的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审计预防功能要进一步强化其主动性。
    随着国家治理的着力点发生变化,对审计主动性的要求更为迫切。审计机关必须清楚当前审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政府和部门的新要求、人民的新期望,并适应它们。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财政资金运行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对审计工作的主动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审计工作要立足主动性,要主动地调整审计工作思路,主动地改进审计工作方法,主动地调动所能掌握的资源去查处问题,要从长远着眼,主动地去感知风险,分析存在的潜在隐患,查明根源,主动地去提出调动各种资源预防潜在侵害的建议。审计必须主动跟进国家各项工作,关注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情况和效益,关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情况和效益,关注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建设过程和绩效状况,关注资源和环境保护,自主创新情况,关注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关注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关注民生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关注国家利用外资情况和对外开放情况,关注境外资产和投资的效益和安全情况等。近年来,审计机关开展的对国家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是提高审计工作主动性的一项有效举措,实践证明跟踪审计在规范建设管理、节约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制约腐败行为、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审计机关对“5.12”汶川大地震灾后救灾款物实施了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在促进地方政府强化责任,提高工程质量,节约资金,挽回损失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审计结果被及时公告,向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也为中国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二)审计揭露功能发挥的深度和质量要进一步提升。
    我国民主法治进程在不断加快,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越来越强,审计工作过程、结果处在严格的法律约束和社会公众监督之下,社会公众对审计效果的要求更高了。社会公众希望审计机关既要敢于碰硬,敢于揭露违法违规事实,严肃查处大案要案,更要分析原因,认真研究和分析腐败案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准确判断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及时揭示和查处重大侵害群众切身利益、重大违背国家政策、重大损失浪费问题,以及滥用职权、贪污受贿、失职渎职、商业贿赂等案件。可以说,“对审计效果的关注,已经成为社会公众一种常态化的需求。” 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必须狠抓审计质量,提升审计工作的水平。通过高质量的审计工作,提出深化改革、完善法治、强化管理的建议,及时把审计结果和整改情况向社会公开,进一步规范和监督权利运行,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三)审计抵御功能的强度和广度要进一步提高。
    要强化审计,必须树立宏观性和建设性的审计理念。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分析和查找国家经济运行中村中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和管理性漏洞,着力分析原因,提出健全体制、完善机制、规范管理的审计建议,从根本上提高经济社会机体的“抵御”不良侵害的能力。换言之,审计不能只治标,抓几个贪官污吏,挖几个社会蛀虫了事;更要注意治本,从根本上找出经济社会机体自身运行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加以巩固强化,提高其自身“免疫力”。“十二五”期间,我国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工作都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国家审计必须紧紧围绕国家治理的各项任务全面展开,必须努力跟进国家治理的需求,确保国家经济在快速发展中保持稳定,努力查找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或管理漏洞,不断夯实每一步发展的根基。因此,审计“免疫系统”的抵御功能发挥的强度和广度应该进一步提高,在“更宽的领域、更高的层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郎少平)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