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国家审计文化内涵
张德双(吉林省前郭县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9日】
字号:【大】 【中】 【小】
     
    
    国家审计文化是指审计机关在长期审计监督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审计工作理念、行业工作作风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等,它体现着审计机关和审计工作者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最终形成具有特色的机关审计文化品牌。可以说,审计文化是审计整体素质的一种内部表现和外在反映,能够从精神层面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创建和谐的审计机关环境,那么,到底审计文化揭示出哪些内涵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国家审计文化特征
    1、和谐性
    国家审计审计的和谐性首要表现在用和谐的思想指导审计工作,用和谐的理念发展审计事业。使审计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诸多要素实现和谐统一,形成合力,促进审计工作内部协调发展的同时,打造和谐的外部关系,营造和谐的审计环境。引起各级领导对审计工作的重视,增强相关部门对审计工作的支持,赢得被审计单位的积极配合,从而形成以和谐为基调,以审计独立性、公正性和依法审计等诸多要素为辅,共同打造和谐的国家审计机关,进而凝聚人心,团结协作,实现审计部门自身的和谐发展。
    2、独立性
    独立是国家审计文化最本质的特征。一旦失去了独立性,审计将完全沦为别人手中的工具,丧失掉存在的主体性,失去审计工作的意义。审计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组织上的独立性。二是人员上的独立性。三是工作上的独立性。四是经费上的独立性。
    3、依法审计
    依法审计是依法行政在审计监督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审计机关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因而也是审计文化最亮丽的特色之一。这里的依法审计是从两个角度而言的:一是审计客体,即被审计单位及其经济活动。审计机关必须依据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权限,履行监督职能,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账目,对照法律法规判断其是否真实、合法,评价其经济责任。处理处罚其违纪违规行为,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二是审计主体,即审计机关及其人员。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在履行监督职责时,首先必须严格遵纪守法,规范自己的审计行为,避免随意性,使自己的言行完全控制在法律框架之内。
    4、公正性
    设立审计机关,实行审计监督,是国家追求社会公平和效率的一种制度设计,而实现这一目标,则有赖于审计人员的公正执法。公正,无疑应是审计工作者履行职责时基本的价值取向。法律是保护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因而公正的第一个含义应是严格依法办事。凡是有法可依的,审计人员在搜集审计证据,评价审计事项,处理、处罚违规行为过程中,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不能徇情枉法,更不能以权谋私。由于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尚不完善,因而公正的第二个含义应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凡遇到无法可依或法律规定不明确的情况,审计人员必须不为个人好恶所左右,不受他人的影响,排除权、情、利等因素的干扰,做到客观公正、不偏不倚,从社会公平的大角度出发,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收到保护改革者、帮助失误者、打击犯罪者的效果。
         国家审计文化的特征远不止这几点,笔者只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加以阐述,只希望能和大家共探讨,周详国家审计文化的个性特征。
    二、国家审计文化的现实表现
    国家审计文化源于审计实践,又超越审计实践,一方面、实践孕育了审计文化,审计文化随审计实践的产生而形成,随审计实践的发展而成熟,随审计实践的深化而完善。所以我们要不断深化审计文化对促进审计实践发展意义的认识,增强审计文化与审计实践并重的发展意识,谋求国家审计事业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审计文化对审计实践的发展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
    1、审计文化可以推进健全有效的国家审计制度体系
    涵盖广泛、相互衔接且落实到位的审计机关制度体系,最能代表审计文化建设所达到的水平和高度,因为制度文化在审计机关文化系统中占据中坚地位,是保证审计工作正常运行、审计人员行为规范、审计组织职能有效履行的关键。规章制度是法律法规的延伸和具体化,具有强制性、约束性和激励性。通过约束机制,迫使人们必须依法审计,客观评价,公正处理;通过激励机制,引导人们自觉遵从准则规范,严格依法行事,并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去追求更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2、审计文化是国家审计发展的内在动力
    先进的精神文化对物质技术力量的发挥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审计工作的动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无不与审计文化密切相关,充满活力的审计文化是国家审计事业生命的精神食粮。审计文化以其特有的凝聚力和感召力,通过审计组及其成员的行为,发散和辐射其广泛的影响力,同时还可凭借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审计理念、职业道德所构成的柔性管理来弥补法律管理不足之处,可以起到塑造审计人员形象的功能。
    3、审计文化带动无私奉献的国家审计外部形象
    审计形象是审计精神的综合体现。审计价值观借助一定载体,外化为审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不同形态,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构成了审计的外部形象。从不同的角度看,在政府眼里,审计应是国家法律忠诚维护者的卫士形象;在被审计单位眼里,审计应是公正判决其行为的裁判形象;在人民群众眼里,审计应是谋取其根本利益的公仆形象。要真正完成这些形象的塑造,作为载体的审计工作人员必须慎言、慎行、慎独、慎微,真正做到廉洁勤政、无私奉献。
         三、国家审计文化的发展途径
    加强审计机关文化建设,就是要围绕构建和谐审计环境、提高“免疫系统”能力的主题,积极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和谐型等国家审计文化,强力推进审计机关建设,形成一种和谐的文化氛围和人际关系,努力构建和谐的审计环境,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自身免疫力,为确保圆满完成审计工作目标任务提供坚强有力的能力支撑和精神保障。
    1、强化外部教育同时引导自我修养
    积极倡导刻苦学习就是良以适应好的精神状态,善于学习就是良好的政治素质的风尚,使干部懂得学则进、不学则退学习热潮以适应形势和工作的需要,围绕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审计业务、计算机应用和文化艺术等方面内容,及时更新审计知识,改善人员结构。采取选派培训、在岗培训以及待岗培训的方式。实行审计项目组长负责制和审计人员聘用制,不能承担审计项目的审计人员,离开业务处室进行待岗培训。
           通过加强自身的修养,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审计人员要提高精神文化素养,也需要个人努力,通过读书学习,通过体验感悟,提高明辨是非、区分善恶的能力,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把外在的准则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信念原则,把外在的要求期望转化为内在的自由自觉。如此,内外结合,双管齐下,审计精神文化建设则硕果可期。
        2、建立服务型审计机关文化
    要把依法审计放在首位,不但做到依法办事,还要做到程序合规,减少工作中的随意性;要将审计的程序公开,主动接受被审计单位的监督;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学会尊重别人,加强审计过程中的交流与沟通;要积极采取送达审计方式,就地审计要尽量缩短时间,注重审计成果的多次运用,少给被审计单位增添麻烦;要向被审计单位宣传财经法规,促进单位加强管理,完善制度;要遵守审计纪律,言行举止要得体。
    3、提倡廉政的审计机关文化
    审计机关作为行政执法部门,应把廉政工作视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一旦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存在不廉洁行为,就必然丧失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根本立场,丧失对入侵“病毒”的抵抗力。因此,必须强化审计机关廉政建设,树立良好执法形象。建设廉政型审计机关,要靠每一位审计干部的廉洁自律,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做普通审计干部的楷模。
    4、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的国家审计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审计事业,离不开人本理论的指引,和谐的审计文化将以人为本,着眼全局与民生的价值体系,国家审计全体同仁在为社会、公众进行专业服务的同时追求职业尊严。强调以人为本、着眼全局与民生的审计价值取向,就是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意识、审计方式中,既要注重“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工作方针,又要树立执法为民,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的民本意志,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总而言之,作为履行国家审计监督职能的审计机关,必然要塑造具有时代性的审计精神,营造先进的审计现代文化氛围,以强化机关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提高审计人员思想和文化素质以及尽职尽责的自觉性,推动审计工作和审计事业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健康发展。(张德双)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