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审计如何在宏观层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王伟 叶林(审计署驻沈阳特派办)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9日】
字号:【大】 【中】 【小】
    近几年来,审计署在企业审计中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维护企业国有资产安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促进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条主线,坚持“质量、责任、绩效”的总体要求和“强化管理、推进改革、维护安全、促进发展”的总体思路,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揭示企业经营和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向企业提出规范和完善管理的建议,促进企业深化改革、优化结构,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了企业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和建设性作用。
    企业审计的建设性作用是指审计机关通过审计查处问题,对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等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效益性进行评价,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发挥审计的改善、提高作用,促进国家经济平稳、安全、高效运行。要更好地发挥企业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应结合审计对象与国家宏观政策的特点,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树立科学审计理念,探索企业审计工作的基本规律。央企资产规模总量巨大,资产关系遍及全国甚至海外,很难实现面面俱到的审计。因此,要进行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建立风险型为主的审计管理制度与工作方式,尽快出台企业审计指南。指南是对目前审计准则的细化,应针对国有企业审计的特点而制定。首先,在立法层面明确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之后,对国有企业审计的总体目标进行分解。根据分解后的目标,对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经验、案例等进行总结与提炼,借鉴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等,归纳出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的审计内容与方法,将它们作为国家审计部门开展国有企业审计项目时全过程必须遵循的操作细则;最终,将这些操作细则以内部规章的形式形成审计指南,作为对各类企业审计项目的最基本操作要求,从而逐渐实现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继续保护国有企业资产安全,通过企业审计促进国有企业提升资产经营效益。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在国家经济构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国有企业资产安全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审计的根本目的。近年来,国家审计查出的国有企业因管理不善、决策失误而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等问题屡见不鲜。这些问题的揭示,对违法者产生了很大的震慑;对于促进企业进行科学决策,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起到了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要更加充分发挥企业审计的建设性作用,提升企业资产效益,国家审计还应下力气研究企业内控与管理的审计,侧重于揭露内控中的薄弱环节。如,更加重视国有企业在采购、基建、技改等项目中的招投标工作,督促企业通过强化管理来降低成本;或者从企业资产管理入手,看是否存在闲置或低效资产等,科学提出资产处置或重组的建议;还要关注重大投资事项,利用审计工作接触行业广、信息量丰富的特点,切实解决企业投资项目效益低的问题。从微观上,想办法利用以前的审计项目资料,为企业提供有用的市场信息或决策技术,来提升效益;在政策制定等更高层次上也要提出合理建议,促进国家出台产业支持政策或取消对产业发展有阻碍的政策。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企业审计促进国有企业经济结构调整和经营方式转变。俗话说“船小好调头”,对于国有大型企业,无法突然转变其经营模式和主业方向,审计的重点应该是监督其投资方向,制止其继续向“高”、“剩”行业投资。对于中小型企业,则可以通过审计发现并分析产业政策、金融服务政策或者市场监管政策等方面的一些歧视性规定,进行专题研究,形成专题报告后上报国务院,促进立法或政策的完善。通过这些宏观性的问题揭示,从根本上体现审计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
    四、要进一步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围绕上述三点开展培训、实践与研究。在队伍建设中,要重视学习和熟悉国内外企业内控制度和法律环境,并学以致用,大量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重视与企业及国家政策制定部门等的交流,通过交流,拓展审计人员的视角,促进审计思路的多角度和多元化。大力开展针对性、实践性、宏观性较强的课题研究和总结工作,从撰写专题报告或理论文章的目标出发,在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形成既有实践、又有总结提炼和科研成果,研究成果反过来指导实践的良性循环。
    五、拓宽国有企业审计公告制度的深度和广度,促进社会民主的建设与发展。企业审计如果不能得到社会的关心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形成的建设性审计成果则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在信息时代,大力引入社会舆论监督可以对违法违纪问题有较强的制约与促进整改的作用,可以为国有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发展环境和政策环境,促进它们健康持续发展。在保守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应大力宣传审计发现的问题与案例,将案例作为公告的重点,摒弃一些干巴巴的数字,尽量用详尽生动的方式进行公告。尽可能提高公告的及时性,确保新鲜度,从而提升社会对企业审计工作的关注。让公众与审计机关一起促进民主法治建设,充分体现建设性审计的成果。(王伟  叶林)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