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央转移支付支农资金审计思路的“破”与“立”
周鑫(审计署驻昆明特派办)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31日】
字号:【大】 【中】 【小】
      
    笔者近几年在审计数省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等中央转移支付专项资金中,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结合审计现场实施的具体过程,尝试对此类项目审计思路的形成总结一二,以期与同行切磋探讨。
    一、充分把握地域特点是理顺思路的重要基础。
    中央转移支付支农专项资金直接服务于地方的农业发展,而一地的农业受到地域气候、物种、地形、土壤、降水和地表径流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把握了这些因素,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当地农业发展的基本发展方向和投入重点。在投入方面,了解当地的农业总体投入规模和结构、各级地方政府的综合财力情况和财政资金管理体制,对于摸清其农业投入的财力保障能力、易形成资金“断裂点”的部位很有帮助,从而直接帮助确定资金抽查重点。在项目方面,掌握各类农业项目报批、请款、实施、验收等相关程序和政策要件,在审计中留意考察当地在项目操作中的习惯性做法,非常有助于剖析地方政府和项目实施主体在影响项目成败和效益的重要问题上的考量折冲与操作手法,同样能够帮助审计人员确定项目抽查的范围或重点。
    二、面对问题善于从制度层面溯本求源。
    审计人员在现场查到问题,在喜悦的同时是不是仅仅满足于就事论事呢?试想,一个项目常常动辄耗资百千万,牵涉人员甚众,项目出了问题除了个人因素,有没有制度层面的因素在起作用?例如,某县年初即收到了该年度的退耕还林专项资金,但到了年尾资金还在账户里“沉睡”。资金装不到群众口袋里,政府工作无法开展,眼看着年头年尾两个实施现场工作的黄金时段都白白溜掉,这到底是为何呢?审计人员结合该项目的有关管理办法,对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考察,发现由县里拟出项目实施的初步方案并报到所属地市主管部门用了约一个月,市里审查并上报省里用了不到两个月,而方案从到达省里至被上报中央却用了近半年时间。时至年尾,中央批复的正式实施方案已传达到省级主管部门,但还没有下发,所以县里无法使用该项资金。层层审批是为了保证项目规范、资金安全,但“公文旅行”耗时惊人,延误了工作,降低了资金的时间效益。那么主管部门能否改革审批流程、细化时间表或者统筹规划、一次审批、逐年实施呢?不止步于反映一个具体的问题,而是从引发问题的制度因素着手提出审计思路和审计建议,这是审计干部灵活运用审计免疫系统理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生动体现。
    三、重视审计对象中的科技因素是开阔思路的又一途径。
    支农资金审计常会涉及农业、水利、生物、工程等方面的术语或问题,而审计队伍的主体是财经类专业人员,审计组中常常缺乏上述专业的行家里手,遇到专业问题往往不得不绕道而行甚或被迫放弃。在审计人才队伍长期建设中加大引进多学科、多专业人才力度的同时,审计人员在现场勤学多问、善思深究,同样可以由浅入深、逐步积累,成为“土专家”,为审计思路形成提供有益的科技视角。例如,某县地表径流过境水量丰富,总体上能很好地满足当地农业发展。但通过调阅农业局、低改办有关报表发现,虽然连续四五年全县农田水利的投入总量都在稳步较快增长,但稳产田、高产田的数量增长并不明显,有的年份还出现了水田减、旱田增的情况。审计人员找来农业科技人员座谈,虚心求教、多方发问,发现当地农田分布十分集中,多年来数量没有较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囿于地形和资金限制,分布在县境山区内的两条水量较大的河流无法引流灌溉,全县农业可用水量一直徘徊不前。审计人员进一步组织与县政府办、县水利局等有关部门的项目负责同志、工程技术人员座谈,了解到该县痛定思痛,曾以水利部门牵头,会同各涉农部门编制县级农业基础水利设施建设规划,以期统筹水利项目布局、打捆使用资金,以此破解制约全县农业发展的僵局。但现行体制下,农业基础水利设施建设资金分属多个部门管辖,资金打捆使用实不可行,连全县统筹相关项目申报难度都很大。审计人员看到这种局面后,一方面积极在报告中反映该问题,一方面将此点作为其他几个抽查县的重点审计内容。经过多方搜集整理材料,审计人员发现多龙治水是支农资金无法有效整合、项目效益较低、地方政府难以统筹有序解决当地农业发展用水瓶颈的重要原因。遇到一个水利工程问题,牵出一个体制问题,这是审计人员从科技视角引出审计思路的鲜活例证。
    四、问计于民是想出好思路的重要源泉。
    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们经常强调,人民群众才是最伟大的时代创造者,他们当中蕴藏着惊人的智力财富。审计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是为了人民群众,在具体工作的开展中理应也要重视群众的智慧、借重于广大生产者的聪明才智。例如,某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小型微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试点改革,改革第一期确定了三个试点县。当审计组进点开展工作时,试点工作恰好满一年,其中一个县成绩特别突出。在与省水利厅相关人员的座谈中,审计人员了解到该县的改革试点工作之所以进展迅速收效明显,核心的一条经验是顺应民心民意、以工程产权改革为龙头,政府群众工作得力、资金保障有力、农民愿意出力。审计组及时从中提炼审计思路,对直接关系农田用水的“最后一公里”工程给予了格外关注。通过对比研究多个抽审县的相关情况,审计人员发现,小型微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田水利系统的“毛细血管”,由于产权不明晰导致使用权和管护责任的错位,使得水库和干支渠等骨干水利工程的作用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影响了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实际效益。群众的智慧贴近生产生活,审计建议的目标也是服务于生产生活,那么审计人员在苦于难以提出好的审计思路时,是不是也要多贴近贴近广大的人民群众呢?(周鑫)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