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文化表征之独立性的实现途径
杨道龙(江苏省扬州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8日】
字号:【大】 【中】 【小】
    
    独立性是审计文化最重要、最能反映审计本质特征的精神元素。审计的独立性一般被分为形式的和实质的。审计在组织、人员、经费和业务上的独立性只是形式上的独立性,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审计最重要的独立性还是指实质上的独立性 ,即思想上的独立性。这种隐含的独立性,没有可视性,却是审计能否保持真正独立的最终决定因素。要实现审计从形式到实质的独立,从文化角度看有以下三个可以尝试的途径。
    一、以审计物质文化为基础,实现审计形体独立
    审计物质文化是指审计组织中凝聚、体现着本组织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审计物质活动过程和办公工具、文教科研设施、生活福利物质条件等各种物质设施与文化环境的总和。它是审计文化结构中最表层的部分,外显审计文化的发达程度,包括审计工作、审计环境、审计条件等。
    (一)完善审计设施。审计实施是审计文化中最基本的要素,主要指审计组织中所配备的各种物质设施和一些基础设施。它既包括审计组织所拥有的各种办公设施、文教科研设施,又包括审计人员的生活福利、物质条件和文化活动场所等方面。审计设施是审计文化总体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审计组织能否具备审计条件、不受外界影响独立开展审计工作,能否充分发挥审计文化的独立性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发展审计技术。当今社会,科技正以迅猛发展的态势,在审计工作中越来越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影响审计的主要环境因素,也是审计文化的独立性功能否可以彰显的关键因素。先进的审计物质文化要求我国的审计工作从落后的 “计算机外围审计方式” 向先进的 “计算机内在方式”和“使用计算机方式”转化。在审计工作中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它要求审计组织必须不断发展审计技术,完成审计信息化建设,实现现代审计方法和手段的完全独立。这也是审计物质文化的独立性元素对审计主体技术方式的内在要求。
    (三)优化审计环境。审计的物质形态往往反映审计的文化特点。审计文化之独立性表征的物质形态表现在现代化的工作设施和环境、具有先进理念的办公环境等方面,在审计主体的“硬件”中反映出审计组织对于独立性目标的文化追求。如果不断减少审计部门同其他政府部门物质层面建设的差异性,缩小与他们物质文化的差距,使审计组织能稳定处于良好的物质文化氛围之中,则能让审计人员自觉抵制外界的诱惑,切断一切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联系,实现审计工作的真正独立性目标。
    二、以审计制度文化为保障,实现审计活动独立
    审计制度文化是指审计组织中的各种规章制度、纪律条例以及审计活动中审计者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的总和。建立涵盖广泛、相互衔接且落实到位的审计制度体系,充分代表着审计文化建设所达到的水平和高度,这是审计文化的中间层次,它通过约束和规范审计行为体现独特的审计文化。独立性目标在审计制度文化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保证审计工作正常运行、审计人员行为规范、审计组织职能有效履行的关键。完善审计制度体系,突出抓好审计制度建设,是审计文化建设对于独立性目标追求的有力法规保障,也是独立性作为审计文化精神元素的自身特色、业务特点和审计文化背景的外在表现。
    (一)完善审计制度体系。在审计制度的层面中,最能代表审计文化特色的就是准则制度,审计准则是规定审计人员资格和指导审计人员行为的基本原则,又是衡量审计工作质量好坏的尺度。因此,要根据《审计法》、审计署8号令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抓好审计法规的清理、完善和补充,强化对审计工作独立性目标的要求;按照审计法律规范体系的内在要求,以《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为基础,建立起以审计决策、财务管理和业务规范为核心的比较完善、简洁易行的管理制度体系,保障审计法律、法规关于独立性要求的正确贯彻执行,使审计文化建设的独立性目标有制度保障、岗位监督和环境控制。
     (二)谋求制度创新思路。审计制度体系是为保证审计组织目标的实现而设立的,审计组织目标责任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需要的不断变化而随时作出调整,因此,审计制度文化建设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适时出台新的制度规定,定期对现有制度进行清理修订,以保证制度的先进性、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才能适应外部环境要求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因此,要积极引导审计干部在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上进行认真思考,营造审计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寻找一套能保障审计工作真正独立、不受任何干扰、抗拒任何诱惑的行之有效的机制,使审计文化的独立性表征能够充分体现。
    (三)推动政府制度建设。审计是维护经济秩序的忠诚“卫士”,也是政府决策最可信赖的“谋士”。而审计在当好政府“谋士”的过程中,最能体现成果的是要发挥好审计在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进依法行政方面的制度建设上。因而,审计部门若能紧紧围绕政府工作中的难点和社会热点问题,坚持独立审计,使政府建立健全制度及时解决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必能使独立审计在更高的层次、更广阔的领域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三、以审计精神文化为动力,实现审计人格独立
    审计精神文化是指审计组织中的审计人员所共有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活动。它包括了一些审计文化的隐性内容,诸如审计价值观、审计伦理和审计道德、审计风气、审计心理、审计思维方式等。可以这样认为,审计精神文化是审计文化结构的最深层次, 是审计文化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主导性作用的并且相对比较稳定的内核,是整个审计文化的源泉和动力 , 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恪守独立是精神层面上最重要的一个文化内容,它可以通过以下三个载体完成独立性目标的培育。
    (一)审计价值观建设。审计价值观建设要按照既要继承历史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既能明确整体审计目标, 又能激励审计个体的原则进行。以独立性为审计价值观核心的审计精神文化具有法定性、实践性和可塑性的特征。所以,独立性审计价值观建设必须在加强教育培训、强化外部引导的同时, 进行自我修养, 双管齐下。审计人员要提高精神文化素养, 也需要个人努力, 通过学习、体验、感悟等,提高对审计独立性重要意义的认识,从而把外在的准则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信念原则, 把外在的要求期望转化为内在的自发自觉。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提炼和概括独立性作为审计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二是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三是积极宣传推广独立性之于审计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二)审计职业道德建设。独立性作为审计职业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要遵循领导挂帅、群众参与、从实际出发和兼顾连续性、科学性和特色性的原则进行。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加强舆论疏导,使审计人员时时处处感到独立审计的存在, 争取达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效果; 领导垂范、典型引导, 增强对审计人员的启迪和引导作用; 运用目标激励,将审计阶段目标的教育同审计职业道德的贯彻紧密结合, 以激励广大审计人员; 从细分解、专题领会, 在全面把握独立性之于审计职业道德内涵的基础上, 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 强化印象、促进领会;运用制度和规范的约束, 使强制性和自觉性结合起来, 促进独立性作为审计职业道德建设要求的落实。
    (三)审计知识素养建设。目前, 创建学习型组织已成为一种主流。审计文化建设之独立性目标的重要意义作为审计知识素养建设一个方面, 就是要以审计知识与审计能力建设为重点, 以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为目标, 全面推进审计文化建设独立性目标的全面实现。其途径和方法除了继续教育学习、专业培训、脱产教育学习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审计人员自我学习的能力, 需要结合自身知识结构特点与行业发展趋势, 与时俱进, 培养出全面、专业的复合型审计人才。(杨道龙)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