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主创新审计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功能定位
吴明娟(审计署驻重庆特派办)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8日】
字号:【大】 【中】 【小】
    
    
    一、自主创新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作用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面对国际国内形势部署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关键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和物质资源消耗转向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轨道。自主创新能够通过推动要素结构、产业结构、社会总需求结构随经济增长而不断优化和升级,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我国当前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市场体制不完善,没有形成有效推进自主创新的体制和制度环境,特别是对自主创新活动提供支持的财政、金融、税收体制和知识产权制度。财政政策是引导各种资金向自主创新目标、方向和重点集中的根本措施,当前我国财政对研发投入不足,科技支出占GDP和财政支出的比重不够;金融支持机制不完善,未构建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扩大自主创新的融资渠道,满足不同投融资主体的需求;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尚不完善,尚未建立起有利于自主知识产权产生和转移的法制环境。
    二是相关主管部门的作用没有发挥好。相关主管部门在决策体制上,缺乏协调配合,难以在国家自主创新的整体目标上形成一致和分工合作的机制,存在着以部门利益代替国家利益的倾向;在资源配置上,竞相争取财政资金,按各自的条条块块分配,造成在很多领域国家资金的重复配置和浪费;部分战略性产业发展未能妥善处理好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形成统一的战略部署,也难以形成完整的创新链条。
    三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创新的动力机制有待完善。我国企业研发机构数量较少,研发能力不足。企业普遍重生产、轻研究开发,重引进轻消化吸收,重模仿轻创新,创新层次低,高端发明少;我国还没有形成真正能保护企业家利润动机的机制和规则,导致生产经营中的短期行为,重当前、轻长远,缺乏通过自主创新做强做大企业并实现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自主创新审计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功能定位
    自主创新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历史背景提出的一个概念。首先,在创新的定位上,它是国家层面的战略,服务于提高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其次,在创新的内容上,它着重强调的是技术层面的创新。第三,在创新的主体上,它强调是由本土企业实现或控制的创新。自主创新审计是指通过对创新环境、创新载体、创新能力开展专项审计调查、跟踪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绩效审计等方式,对自主创新过程中涉及的体制机制问题、主管部门履行职责问题、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情况等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立足建设性、坚持批判性,立足服务、坚持监督,充分发挥“预防”、“揭露”和“抵御”作用,从而促进创新主体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市场体制建设方面,自主创新审计可以同通过跟踪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等方式督促落实法律法规和政策,发挥监督作用,评估政策措施落实效果,发挥评估作用。
    市场体制建设是自主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门,自主创新需要体制机制来保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政府制定有效的支持政策,突出战略重点,促进资源整合。政府要为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就必须不断完善目前自主创新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跟踪审计可以持续跟踪某项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专项资金审计可以对某项政策资金分配、使用资金使用效益情况进行审计,通过这些审计方式,审查国家自主创新宏观政策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是否相关政策措施不衔接、不完善导致企业不能充分享受政策优惠,是否某些方面存在急需政策引导和支持而国家政策力度不够,是否存在专项资金未充分发挥效益,是否专项资金在分配、使用中存在不合理因素等问题,发挥审计监督作用,评估政策措施落实效果,促进建立更为科学、合理、完善的自主创新制度,促进各项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2、在相关主管部门履行职责方面,自主创新审计可以通过专项审计调查发表公允性意见,提出合理化建议,发挥参谋作用。
    要提高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作用,而相关主管部门在其中起到了统筹协调作用。自主创新科技投入的多层次性、分散化体制以及自主创新活动的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客观上需要建立自主创新科技投入的统筹协调机制,对资金预算实行宏观调控和协调管理,使资金投入与国家的自主创新科技发展总体目标相适应。通过开展某个行业或多个行业的自主创新专项审计调查,审查相关主管部门在分配专项资金中是否存在交叉重复,是否对研发活动的激励政策不多,投入研发活动的资金不足等问题,从审计独立于政策制定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与创新主体没有利益关联,看问题比较客观的角度,更客观、深入、有针对性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相关主管部门弥补制度性缺陷,为国家制定自主创新战略规划提供更多参考性的意见。
    3、在创新主体创新能力和创新的动力不足方面,自主创新审计可以通过绩效审计,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推动创新主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主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各种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涉及多个利益主体,需要统筹兼顾、多方努力、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因此对创新主体开展自主创新绩效审计就是对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的科技投入、科技资源配置、自身自主创新机制、外部宏观政策环境等方面进行审计,通过以上内容的审计,判断创新主体自主创新取得的成效,总结创新主体自主创新采取的好的经验和做法,供其他创新主体借鉴;审查创新主体在自主创新方面存在的不足及问题,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个方面进行绩效审计评价;分析创新主体自主创新存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从创新主体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剖析,并提出审计建议。通过对创新主体自主创新绩效审计,更好地推动创新主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吴明娟)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