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挥中央企业审计建设性作用的思考
董立强(审计署驻沈阳特派办)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7日】
字号:【大】 【中】 【小】
    中央企业审计的总体目标是维护企业安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中央企业审计工作必须坚持“两手抓”,在查找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同时,要加大力度查找企业存在的体制、机制、制度及政策措施层面的重大缺陷和管理中的重大漏洞,提高层次和水平,充分发挥建设性作用。
    一、促进企业完善内控制度,发挥管理建议书的作用
    中央企业审计要注重监督与服务相结合,在揭示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建议书,促进企业提高决策管理水平,增强风险管控能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审计揭示出企业存在的各类问题固然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结合内部控制的设计合理性、运行有效性,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查找深层次原因,并提出改革体制、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强化管理、防范风险的政策措施,推动企业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实现中央企业审计由合规审计向绩效审计的转型升级。
    中央企业审计要有效发挥管理意见书作用,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更加重视内部控制审计。审计人员要在了解企业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对控制的监督的基础上,进行内部控制测试,并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合理性、执行有效性进行评价;同时也应针对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延伸调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找出问题产生的薄弱环节。二是更加重视审计建议工作。好的审计建议包括四个标准:针对性,能够对审计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一针见血”地提出建议;可行性,密切结合审计对象的实际情况,能够使其经过努力而切实改进工作取得成效;时效性,审计建议能够帮助被审单位及时整改审计问题,而不是“事后诸葛亮”;建设性,审计建议应有一定深度,且富有一定的高度和远见。三是更加重视审计整改。审计整改是审计工作的落脚点,也是发挥审计管理建议书作用的最终环节。中央企业审计应将审计查出问题与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要建立健全审计整改联动机制、问责制度、公告机制及处罚机制,督促审计意见和建议落到实处。
    二、揭露企业重大经营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中央企业业务具有多元化的特性,决定了其业务领域内存在着方方面面的经济安全问题,维护国有企业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央企业审计不仅要维护和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同时还应关注国有企业各业务领域的安全,以及所涉及的国家财政、金融、信息、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安全问题。中央企业审计应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通过对企业重大经济决策内容的合法合规性、程序的科学民主性和内部管理中突出问题的审计,以及对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风险及其他一些带有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的调查,从体制、机制、制度、政策层面及时提出建设性、可操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中央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国有资产安全。
    中央企业审计有效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持续创新科学的审计理念。要站在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促进国家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高度,综合分析、归纳、提炼、解决企业的重大经营风险;要突出审计的宏观意识和大局意识,从长远角度和战略高度为科学发展服务、为推动改革服务;要进一步增强中央企业审计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与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金融机构等涉及国有企业的各个监督管理部门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机制,相互配合协作、共享信息资源、交流经验做法。二是有效贯彻落实“总体把握、突出重点”的审计工作思路。只有全面、历史、准确地开展审前调查工作,把握企业的总体状况,及时、有效地掌握国有资产的存量、结构、运行和效益情况,才能找准国有资产存在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关键领域,有的放矢地揭露企业存在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才能进一步发现审计能够为企业服务的关键环节,为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三是加大审计成果的开发力度。要在审计发现具体问题的基础上,站在独立的第三方立场上,从完善机制、体制、制度角度进行深入思考,寻找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要加强对同类型和同类问题的审计信息综合分析,加强审计成果共享,做好企业重大经营风险问题的归纳总结,通过审计报告、审计信息和专题报告等多种渠道反映,提高审计成果的层次。
    三、围绕主题主线开展工作,密切关注企业贯彻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情况
    宏观调控是政府为保障国家经济正常运行而采取的各种政策措施,其根本目的也是为了保障国家利益和维护国家安全。对国家宏观调控进行审计监督,应是中央企业审计应有的一项任务。中央企业审计应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力开展企业贯彻执行国家战略性结构调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节能减排、产业振兴规划等重大决策部署和宏观政策措施情况的跟踪审计,监督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措施在企业的贯彻落实情况,发现各项政策措施在制定、执行及效果等方面的问题,不断增强宏观意识、民本意识和服务意识,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建设性建议,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促进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执行,确保国家政令畅通。
    中央企业审计关注企业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情况,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一是确定好审计内容,找准切入点。一方面要关注国家宏观政策执行中的突出矛盾和潜在风险,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服务;另一方面着重关注那些企业是执行主体的国家宏观政策,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审计的专业优势。二是创新审计组织模式,深入开展专项审计调查。注重发挥专项审计调查宏观性强、覆盖面广、方法灵活的特点,将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有机结合,并可以就某一专题,有的放矢,整合资源,深入开展专题调查,不但可以集中审计力量,避免交叉、重复、浪费审计资源,而且也容易获得被审计单位支持配合,便于开展审计工作。三是服务于国家宏观调控全过程,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从发展趋势看,在政策出台前,审计可适度审查决策内容是否科学合理、程序是否公开透明;在政策运行之际,审计可对政策进行风险预警;在政策实施后,审计评估政策执行的总体效果,并予以公布,让公众了解政策执行情况,也为日后的决策提供借鉴。(董立强)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