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委书记和镇长经济责任同步审计思考
冯玉生(四川省富顺县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1日】
字号:【大】 【中】 【小】
    
    在我国现行政治体制下,全面开展乡镇党委书记和镇长经济责任同步审计,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两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有利于强化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权力运行过程实施全面制约和监督,真正建立起权责对等的中国特色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制度。为此,本文就乡镇党委书记和镇长经济责任同步审计进行如下初步探讨。
    一、开展乡镇党委书记和镇长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政治体制决定同步审计的必然性
    我国政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发展经济成为乡镇党委和政府共同的工作目标。乡镇党委和政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党委负责经济决策,政府在党委的领导下,执行党委确定的大政方针,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因此,对乡镇党委书记和镇长经济责任审计应当同步实施。
    (二)乡镇党委书记和镇长经济责任的共同性决定开展同步审计的必要性
    一是经济目标一致。乡镇党委书记和镇长工作目标一致,经济责任密切相关,党委书记和镇长共同的经济责任就是承担上级党委和政府下达的经济社会考核目标任务。二是重大决策统一。乡镇党委书记和镇长都是党委会成员,书记和镇长都参与了本乡镇的重大决策,在重大决策方面都负有重要责任。
    (三)开展乡镇党委书记和镇长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重要性
    一是有利于建立健全权责对等、有效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充分体现了“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纪要追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原则。二是有利于合理界定经济责任。通过同步审计,能够查清党委书记和镇长在履责期间存在的问题和过错,分清各自应承担的责任,避免党委书记和镇长相互推诿。三是有利于提高审计效能。同步审计实现了“一审二人”,降低了审计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审计机关任务繁重和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
    二、乡镇党委书记和镇长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的目标
    乡镇党委书记和镇长经济责任同步审计是以促进领导干部推动本乡镇科学发展为目标,以书记和镇长守法、守纪、守规、尽责为重点,以书记和镇长任职期间本乡镇财政、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为基础,严格依法界定审计内容。通过同步审计,为县委和政府监督管理乡镇党委书记和镇长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促进乡镇党委书记和镇长守法守纪守规尽责。
    三、乡镇党委书记和镇长同步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是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二是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三是政府债务的举借、管理和使用情况;四是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重要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情况;五是对直接分管部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情况;六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情况;七是遵守有关经济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八是制定和执行重大经济决策情况;九是与党委书记和镇长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等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情况;十是遵守有关廉洁从政规定情况。
    四、乡镇党委书记和镇长同步审计的重点
    确定乡镇党委书记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主要依据《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明确的职责;确定镇长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应主要依据《宪法》、《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法》赋予的职责。
    (一)党委书记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
    按照《规定》明确的审计内容外,党委书记应侧重于决策、监督和宏观管理。一是决策机制审计。重点检查党委重大经济决策制定情况,分析党委决策机制是否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二是决策程序审计。重点检查决策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决策程序是否民主、透明,检查有无独断专行的问题。三是决策内容审计。重点检查任职期内对本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了什么样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什么发展思路,制定了那些配套政策,决策是否是否符合科学发展理念。四是决策效果审计。重点检查决策是否得到有效的执行,决策是否保证了上级党委和政府目标的实现,是否促进了本乡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五是个人廉政建设审计。重点检查在履职范围内有无失职渎职,谋取私利等问题。
    (二)镇长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
    按照《规定》明确的审计内容外,镇长审计应侧重于执行、管理、服务。一是贯彻执行决策审计。重点检查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贯彻执行上级组织的指示和本级党委决策情况,检查政府行为是否保证了党和国家,以及和上级组织和本级党委决策在本乡镇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二是政府制定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审计。重点检查政府的规划、计划是否符合国家和上级政府宏观经济发展政策,是否符合本乡镇实际。三是财政及经济管理活动审计。重点检查政府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民生建设、政府投资、土地管理、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民政、公安、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经济活动,检查政府制定财政政策、规章,以及政府经济活动是否合规合法。四是经济发展目标完成情况审计。重点检查政府是否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是否促进了本乡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五是个人廉政建设审计。重点检查在履职范围内中有无渎职失职、谋取私利等问题。
    五、准确界定和客观公正评价乡镇党委书记和镇长的经济责任
    一是规范责任界定内容。围绕书记和镇长的职责权限,坚持“谁决策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谁召集谁负责”的原则,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按“权责对等”来准确界定党委书记和镇长应当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二是创建科学的经济责任界定标准和审计评价标准体系。在实际操作中,根据乡镇党委书记和镇长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评价办法进行打分量化,确定评价等级,避免评价过于空泛和笼统,使审计评价更加准确直观,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创造条件。三是坚持“审计什么,评价什么”的原则。做到经过审计的内容应评价,经过委托查询的内容应评价,经过审计核实的问题应评价,经过举报并查实的内容应评价。严禁超越职责和权限进行审计和评价,没有审计的事项不评价,事实不清的不评价,没有依据的不评价,判断不清的不评价,超职责范围的事项不评价,避免审计评价“越位”和“缺位”。四是坚持实事求是和客观公正的评价原则。评价内容既要反映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取得的工作业绩,又要反映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评价的事项,应充分听取被审计党委书记和镇长的陈述和申辩,还要注意听取多方意见,综合考虑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客观环境等因素,以及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的失职行为与责任的关联程度,最后,对书记和镇长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作出有理有据,既不过高或过低的全面评价,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可信、可靠、可用。
    六、健全同步审计结果运用保障机制
    一是健全党委和政府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领导保障机制。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确保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信息共享、形成合力。二是健全同步审计结果运用机制。坚持审用结合和惩防并重,把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与干部选拔任用结合起来,把审计结果报告归入领导干部本人档案,作为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促进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对审计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在依法作出审计处理的基础上,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上报党委政府和移交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该问责的严肃问责,该追究纪律责任的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真正构建起有效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七、创新同步审计组织形式和审计方式
    一是制定科学的审计计划。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保证质量的原则,逐步由过去单独审计其中一位乡镇主要领导干部转变到全面开展同步审计上来。二是严格审计程序。搞好审前调查,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成立一个审计组,按审计内容分成几个审计小组实施;搞好两个民主测评,真正体现民主测评的公正性;写好两个审计报告,分别征求被审计领导干部的意见,分别出具审计结果报告。三是创新同步审计方法。搞好内查外调,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摸清资金的来龙去脉和项目的走向,延伸审计到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的部门和基层单位,夯实审计证据。四是探索审计公开。实行进场公示,现场公开,逐步探索和推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五是全面推进计算机辅助审计。借助计算机对经济责任审计进行检查、验证,创建乡镇党委书记和镇长同步审计的计算机模型,提高审计效率。六是创新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大格局。探索财政决算审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相结合,实现经济责任同步审计项目、承载其他审计项目内容,满足多方审计需要,提升审计成果。
    八、努力提升同步审计质量
    一是增强质量就是审计生命的意识。县委和政府对乡镇党委书记和镇长经济责任同步审计期望值较高,审计机关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审计机关务必把提高同步审计质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二是加强审计队伍建设。采取多形式,运用各种资源,搞好审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专业水平,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综合素质高的专业化经济责任审计队伍。三是搞好审计成果的加工提炼。对同步审计发现的问题要深入分析原因,特别对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要从机制上挖根源,从制度上找原因,从管理上查漏洞,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提出解决和防范问题的措施,力求查出一个问题,完善一项制度,堵塞一方漏洞,真正发挥审计在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免疫系统”功能。(冯玉生)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