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审计是王冠上的明珠——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谈民生审计
王小霞(审计署驻南京特派办)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9日】
字号:【大】 【中】 【小】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再次强调: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审计工作要贯彻落实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主旨,就要牢固树立民本审计理念,加强民生审计力度,这既是审计工作紧扣主题主线、服务大局的迫切要求,更是审计履行法定职责的主要目的和工作目标。
    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鲜明主旨
    以人为本提法起源于我国古代。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管子》有一段这样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意为霸王的事业之所以有良好的开端,也是以人民为根本的;这个本理顺了,国家才能巩固,这个本搞乱了,国家势必危亡。管仲所说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古训还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之说,阐述了我国传统的执政治国思想是“人民是国家的基石,只有巩固了国家的基石,国家才能安宁”。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一贯的政治主张和执政理念。在党90年的奋斗进程中,始终坚持了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了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了保障人民权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
    三十多年前,我党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既赢得了民心,又取得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只有发展为了人们、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经济增长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稳定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之所谓“民生保,则民心顺;民心顺,则天下安”。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十二五”规划将“改善民生”上升并确定为国家战略和国家发展的目标,这又是对中国未来发展需求和民众愿望的一个重大政治选择。
    目前,以保障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面大力推进,民生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已进入“快车道”,处在重要且关键的发展阶段,对国家审计中的民生审计不断提出更大需求与更高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稳定和谐,是民生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全体人民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环境友好,资源保护,这是政治责任,也是审计责任;既是民生审计的指导思想和涉及的审计内容,也是民生审计研究要达到的工作目标。
    二、审系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审计的重要职责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使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发展成果。审计就是要通过对重点民生项目和资金的监督,以及跟踪检查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着力揭示和反映落实政策不到位,政策目标未实现以及资金管理、制度运营等方面的问题,促进整改,提出建议,确保各项惠民政策实实在在的落实,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要促进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审计按照社会保障“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发展方针,在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提高统筹级次、实现制度统一中发挥积极作用。有效促进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保障资金管理规范、安全,促进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和制度的完善。
    二要促进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走城乡同步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不仅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减少贫困人口,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审计要促进提高政府保障能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支出,保障民生支出,在合理界定事权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各级财政间的分配关系,提高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
    三要促进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将资源环境审计作为民生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损害资源环境,侵害百姓利益、损失浪费等问题,维护生态建设,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统筹和谐。
    四要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设计。首先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完善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和制度;其次要加强对公共权力运行和公共资源配置的制约和监督,防止用公共权力侵害公民权利,防止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的部门化和垄断化;还要完善政府民生投入和民生工程的绩效评估制度,加强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公信力。
    三、明确思路,创新方法,提高民生审计质量
    有审计人称:如果说财政审计是永恒的主题,是审计的王冠,那么民生审计就是王冠上的明珠,可见民生审计的重要性,尤其在现阶段党“执政为民”主旨的积极体现中。民生审计政策性强,事关改革开放稳定大局,民生审计要突出社会公平正义、资金安全效益、政策落实有效的原则,追踪资金,跟踪政策,评估成效,充分发挥审计揭示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维护民主权力、民生利益;促进民生改善、民生制度设计等方面的作用。
    一要统筹制定计划,充实审计内容,提高审计覆盖面。根据政府要求、人大需求、民众诉求,突出重点,统筹安排,科学制定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建立民生审计保障机制,加大审计对民生涉及资金、项目,以及区域、级次的覆盖面和审计监督力度。更加关注资金安全,揭示重大损失浪费和潜在风险;更加关注公平正义,倾听民生诉求,维护群众利益;更加关注项目成果绩效,强化政府职责;更加关注体制机制疏漏,完善政策制度设计和建立有效的调控体系。
    二要在审计方式上,采用审计与审计调查结合,以审计调查为主;专项审计与绩效审计结合,以绩效审计为主。充分发挥审计调查、绩效审计灵活的审计方式和研究性审计的成分,在查错纠弊的基础上,更好的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同时加强民生项目资金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实行事前审签、事中督查、事后评估的经常性审计。具体实施中,根据项目特点,要以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等手段和方法,努力贴近群众,倾听社情民意,使审计结果更加理性、真实,审计建议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在审计组织方式上,一是加强审计署派出局、驻各地特派办与地方审计机关联合审计,从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揭示民生政策制定与实际落实,民生资金筹集、运营和使用管理中的突出情况和问题,有利于总体把握,切实反映实际;二是创新民生审计的大格局组织模式。与各专项资金审计、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等涉及民生事项的审计项目,以及财政、土地、社保、住房保障、卫生等部门的专项审计结合,实行联动审计,加强沟通和协调,形成审计合力。
    四要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提高审计效率。民生审计涉及对象点广面多,审计资金总额大,但个体却小而散,环节多、部门多,计算机审计是必由之路。目前,很多社会保险领域计算机管理的程度发展快,大型数据库软件的应用也比较普遍,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有了现实的条件,也是民生审计发展的方向,因此要加强计算机审计模式的研究,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一要建立民生资金项目数据库,定期动态更新,及时掌握信息;二要采集多方数据,加强多部门、多来源数据的比对分析;三要加强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开发,提高审计效率;四是有条件地方可进行联网审计,实时监控检查。
    五要加强学习,增强从事民生审计的审计人员的使命感、责任感,提高审计能力。一要学习与掌握政策要求,关注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更新知识,调整思路,创新方法;二要加强作风建设。民生审计大多数情况下,是与百姓面对面,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强化文明审计的力度,做到尽职与尽责;三要以业绩为导向,以能力为重点,建立科学有效的审计考核体系。(王小霞)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