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审计重点环节风险控制的思考
万义 陈吉华 邹方舟(四川省眉山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1日】
字号:【大】 【中】 【小】
    随着审计地位的不断提高,审计人员廉政风险和审计工作质量风险,已成为审计机关必须正视并切实加以防范、解决的两大难题。廉政风险必然带来质量风险,质量风险最终也必将体现为廉政风险,两者互为因果,都直接冲击审计的监督权威性和社会公信力。防范控制廉政风险、质量风险既是规范权力运行的根本目的,也是审计机关“免疫系统”功能的内在要求。本文着重分析审计权力的运行,查找重点环节可能的廉政风险,分析存在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控制之策。
    一、审计权力运行存在六大风险
    法律赋予审计机关检查、评价、处理处罚、移送处理四项审计监督权。审计权力运行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全过程,权力寻租风险也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全过程,涉及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涉及参与审计事项的各层次人员。
    (一)在计划安排环节,存在“审与不审”的风险。根据审计法规,审计机关在制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除安排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下达的审计任务外,各级审计机关都有自定审计项目的权力,而且存在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在安排审计项目时,哪些单位安排审计,哪些单位不安排审计,没有统一的要求,便可能出现应审而不审、可不审而重审等现象,导致权力寻租风险。此环节风险级别为三级,主要责任人为领导班子和计划部门。
    (二)在审计实施环节,存在“能与不能”发现重大问题的风险。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很多,现场审计是否查深查透查实查准是一个关键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特别是在项目多、任务重的情况下,最可能因方法和时间的问题,甚至主观故意需要,出现不审漏审、浅尝辄止、拖拉疲沓、应付了事等现象,造成审计在实施阶段出现廉政与质量双重风险。此环节风险级别一级,主要责任人为审计人员。
    (三)在报告撰写环节,存在发现问题“报与不报”的风险。在审计组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报告时,审计组长的审核和业务部门负责人的复核非常重要。倘若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底稿避重就轻、隐匿问题,审计报告不实事求是和客观公正地反映审计工作底稿记录的内容,结果评价文过饰非、问题不痛不痒、事实不明不白,审计人员的质量风险和廉政风险就得不到及时发现和控制,也会给自身带来廉政风险。此环节风险级别为一级,主要责任人为审计组长和业务科室负责人。
    (四)在法制审理环节,存在“严与不严”的风险。法制审理的核心是严把程序关、政策法规关、证据资料完整关。若把关不严,则不仅掩盖了风险,还将带来新的不依法审计的风险。相反,若把关较严,既可以及时解决审计程序、问题揭示、事实证据、定性处理等方面存在的明显缺陷,同时,可督促、揭露、化解审计人员的风险。此环节风险级别为二级,主要责任人为法制部门。
    (五)在处理处罚环节,存在“准与不准”的风险。《审计法》规定,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的意见。由于财经法规政出多门,存在同一问题的定性、处理处罚可轻可重,导致审计机关在处理处罚上具有较大余地,存在处理处罚轻重的权力寻租风险。此环节风险级别为三级,主要责任人为领导班子和法制部门。
    (六)在案件线索管理环节,存在“移不移送”的风险。《审计法》规定,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违反国家规定,审计机关认为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应当提出给予处分的建议;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于审计手段的局限性,对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案件线索短时间内难以厘清,对相关责任人是否需要追究党政纪和法律责任判断不准确,有可移可不移的问题,存在案件线索“移不移”的权力寻租风险。此环节风险级别为三级,主要责任人为领导班子和法制部门。
    二、存在廉政风险的主要原因
    一些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相关规定不明确、自由裁量空间较大、政策水平低、监督不到位等,是审计权力在运行过程中存在风险可能的主要原因。
    (一)廉洁审计的意识不够强,廉政隐患未从根本上消除。个别干部“立审为公、执审为民”的观念淡化,自身的免疫系统存在问题,主观上存在权力寻租的故意;有些审计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不能清醒认识审计机关面临的廉政风险,思想上自律不严,精神上无所追求,心态上得过且过,实践中就随意而为、应付了事;有的审计机关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抓业务与抓党建、抓廉政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导致工作不力,思想教育、制度建设和内部监督不到位,廉政隐患没有从根本上消除。
    (二)依法审计的能力不够强,存在廉政风险的空间。现代审计涉及的领域、行业越来越多,对审计干部提出了必须全面与时俱进的强烈要求。但不少审计人员继续学习、深入学习、广泛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停滞不前,导致审计视野不宽、思路不清、方法不当、技巧不讲、瞎子摸象,审计活动传统、简单、重复,无法发挥保障经济社会安全运行“免疫系统”功能。目前在一些领域、一些项目上,存在的标准不高、执法不严、揭示问题不深不透、职责履行不够到位的现象,根本上审计人员对国家宏观政策和行业政策不懂不精不活造成的。这不仅影响审计质量,存在审计风险,不利于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也有可能产生行政不作为、渎职、失职等廉政风险的发生。
    (三)内控管理仍有薄弱环节,预防腐败工作还不够完善。在“外抓审计纪律,内抓机关管理”上还有薄弱环节和漏洞,在规范管理、严格执法、强化监督等方面的机制制度还不够健全,已有的制度落实不够到位,执行不够有力。个别领导对廉政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够重视,对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结合在一起的“亚腐败”、“潜规则”采取容忍态度,对审计人员发生苗头、倾向性问题时,不提醒、不指出,未能有效预防腐败和杜绝不廉洁行为的发生。
    三、审计机关防范风险的措施
    审计权力运行环节多、环境复杂,面临腐蚀与反腐蚀的考验,要坚持“从严治审”方针,扎实推进以完善审计机关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败倡廉建设。
    (一)强化思想教育,增强免疫力。廉政和质量是审计工作的“保障线”和“生命线”。只有廉洁从审,才能保证审计人员依法履职,才能保证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也才能保证审计工作在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因此,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反腐倡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权力观。各层次的负责人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履行民主决策程序,自觉将权力运行置于监督约束之下,保一方平安。要结合审计风险防范,经常性开展“四线”廉政教育活动,促进依法履职、廉洁从审。要利用各地的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使广大审计干部从中吸取教训,警钟长鸣,从而促进审计人员守住思想道德底线、审计纪律红线、法律法规高压线,维护审计质量生命线,增强免疫力。
    (二)强化制度规范,增强约束力。按照“方案科学、有效实施、严格复核、集体决策、准确处理、适时跟踪”的思路,进一步探索审计质量监控体系和制约机制,促进审计权力的规范运行。首先,完善审计项目立项制度。编制中期审计项目计划,对本级审计机关管辖范围内的审计对象全面覆盖、逐年实施,确保所有审计对象在一定时期内至少轮审一遍,消灭审计监督“肓区”。其次,试行审计检查权与处理权分离。审计组长提出的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连同被审计单位的书面意见,一并提交审理会。审理会另行派员审查被审计单位的书面意见,必要时可到被审计单位进行补充审计。审计组不再代理审计机关草拟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而由法规部门草拟以审计机关名义出具的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再次,探索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根据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按照“试点先行、总结提高、逐步推行”的做法,探索试行审计结果与审计整改情况向社会公告制度,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促规范。第四,加大轮岗力度。
    (三)强化监督检查,增强制衡力。要加强对重要部门、重要岗位、重要环节的监督,坚持事前介入、事中参与、事后跟踪,围绕审计组、职能科室、审计业务会“三个层次”扎实开展一线督查。重点检查审计权力运行过程廉政风险的控制情况,具体检查审计纪律执行情况、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促进审计检查、评价、处理处罚、移送处理“四项权力”的正确运行。
    (四)强化风险管理,增强控制力。把风险管理纳入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可能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而产生的廉政风险,建立预防腐败工作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风险管理责任制。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的层级负责制,在成立审计组时,审计组要从审计人员的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岗位职责三方面分析审计项目潜在的廉政风险,并研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二是建立风险管理台帐。以审计项目为单位建立风险管理台帐,结合一线督查的开展情况,对廉政风险的前期预防措施、中期监控机制、后期处置办法、重大事项报告以及考核情况建立档案。三是建立统计分析制度。定期对管理台帐进行统计分析,针对薄弱环节提出防范措施,改进和完善风险防范工作。
    (五)强化责任追究,增强威慑力。建立健全审计项目质量追究办法,对行政不作为、缓作为、乱作为问题,要在分清责任的基础上,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给予追究失职、渎职责任。对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责成限期改正、效能告诫、组织处理;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移送纪检监察机关追究党政纪责任;对玩忽职守、以审谋私、权权(钱)交易,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增强威慑力,促进审计权力的规范运行。
    四、审计人员化解风险的关键
    (一)调整并保持好心态。
    心态体现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心态决定一切。心态不正,其人必险;心态不好,事业必败;心态康健,决胜未来。
    心理学上是这样定义的:心理态度主要是指动能心素、复合心素所包括的各种心理品质的修养和能力。有什么样的心态,就决定了你对事情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人们透过你的态度能够看到你的心态。正如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给儿子的信里提到的“天堂与地狱比邻”的比喻,在信中,他告诫自己的儿子:“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西门子公司有这样一句格言:请愉快地工作,哪怕是假装的。古人有云:“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出于左而目不瞬”是这样的,与其把工作当成痛苦,不如尝试着去快乐地工作,同样一件事情,当你换一种心态面对的时候,也许情形就有天壤之别了。有一项关于销售人员的调查发现:销售人员与销售业绩相关性最大的前五项能力是:客户了解度、好胜好强、取悦心理、情绪稳定、大方自信。与销售业绩相关性最小的因素是:文化程度、工作经验、年龄、工作时间。其中,前五项成功因素中,和心态有关的就占了四项。威廉•丹姆思说过:“人只有改变内在的心态,才能改变外在的世界”。马斯洛说:“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
    好心态有八条标准:1、进取心。"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2、创新。创新是进步的灵丹妙药。3、责任心。一个单位的发展离不开每一名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对自己的廉洁负责、对工作质量的负责就是对单位的负责。4、包容。员工间不论是工作还是私下都会有不同程度交往,彼此间多一些包容,集体会更加拧成一体。5、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对单位对事业的形势会有更加全面准确的把握,以便更好应对突发事件。6、敏锐的政治感。经济或事业达到一定的成就就与政治密不可分。国家的政策动向都会对各行各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审计人员必须对国家政策高度敏锐。7、发展的眼光。审计是一个固定的概念,但应有动态的内涵,各行各业在变化,审计也要因时因地改变策略。8、应变心。变化来了,临危不乱,迅速做出调整和对策。
    (二)各负其责抓好过程控制。
    具体讲,要按照审计项目管理控制制度,尽到自己最大努力、发挥自己最高水平,各负其责把好六个控制关。
    一是审计人员的检查关,关键要认真负责、思维敏锐(查时采取有罪推定的思维、报告时采取无罪认定思维)、讲究技巧(始终围绕审计内容的真实、合法、有效,从资料数据的完整度、逻辑关系、时间节点找碴)、不留遗憾(执行纪律、记好底稿)。
    二是审计组长的审核关,关键要善于统筹、敢于挑刺、抓大挖小(小线索深挖也可能发现大问题)、履行责任(抓廉、管廉、守廉)。
    三是业务科室负责人的复核关,关键要对落实行业政策、审计程序、项目资料,被审计对象重大决策和管理活动、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等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有效性、完整性全面复核,
    四是法制部门的审理关,关键审理好审计程序、定性及处理的合法、准确、可执行性。条件具备的,可提前介入、过程跟踪、重点抽审。
    五是集体决策关。在审计项目计划时,关键要上下结合(系统内自下而上报草案、自上而下下计划)、左右逢源(充分听取党委、政府、纪委、组织部、检察院的意见)、集体决策。在作出审计决定时,发现有问题的项目必须集体讨论、民主决策,有效规避决策风险。
    六是过程监督关,纪检组要加强提示提醒、全程监督、重点检查、消除苗头。(万义 陈吉华 邹方舟)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