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审计之我见
张述新(江苏省东海县审计局局长)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1日】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审计系统在推进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有效发挥了审计在促进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免疫系统”功能。
    审计实践中,笔者对资源环境审计做法和存在问题有深刻体会,结合审计工作,笔者浅谈几点看法。
    一、资源环境审计的主要做法
    (一)精选项目试点。检查资源环保政策法规贯彻执行和资源环保资金征收、分配、使用和管理情况以及资源环境相关项目建设、运营效果为切入点,遵循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方针,精心遴选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关联度高的环保工程项目、资源环境管理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等作为资源环境审计试点,已先后将封山育林、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政策执行情况、农村环境整治、“一池三改”等6个项目作为资源环境审计试点项目,并积极付诸实施。
    (二)开展合作审计。与同级资源、环保等相关主管部门建立和完善合作审计、联席会议、工作信息通报等制度,积极加强协调配合与信息沟通。双方对节能减排和资源利用等共同关注的事项联合开展审计和审计调查,共同研究和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办法,并做到审计结果及整改措施和效果互相通报、成果共享,努力汇聚审计监督和部门监管的合力,共同促进和推动县域资源环保工作。
    (三)全程实施跟踪。派出审计组深入到资源环境审计项目建设和运营现场实施全程跟踪审计,建立跟踪审计台帐和数据库逐条记录审计事项,参与重大决策和方案论证会议、现场签证、工程验收等各个关键环节。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积极推动整改切实消除项目实施隐患,确保跟踪审计不留死角、不走形式。
    (四)创新审计方法。利用外聘咨询专家库,聘请资源环境类的专家参与和协助审计,并积极探索运用行业公认的监测、测量技术方法和其他监督检查手段,不断扩充审计监督方法;同时,积极开展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审计,通过对排污费征收管理系统和污水处理信息系统等信息系统安全性、稳定性和合理性的检查,对相关数据的真实有效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对比核查,努力确保资源环境审计质量。
    (五)凸显绩效要求。把绩效审计贯穿于资源环境审计全过程,将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摆在突出位置,把资源环境评价作为财政、农业等常规审计的重要评价指标,注重从政策执行、项目建设、设施运营、资金使用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综合考量其效益、效率和效果,努力提升资源环境审计水平。
    (六)构建整体格局。将资源环境审计融入到财政预算、投资、经济责任等专业审计之中,着力构建资源环境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有机结合的整体工作格局。在财政审计中关注资源环保政策制度执行和筹集、分配、管理使用资源环保财政资金等情况;在投资审计中关注重点建设项目在规划布局、立项审批、设计施工和生产运营等环节是否严格执行环保产业政策等情况;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关注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职责等情况。
    二、开展资源环境审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缺乏操作性强的资源环境审计程序、办法、评价标准等一系列规范的审计指南。资源环境效益的评价有其特有的难度和风险,资源环境审计的根本要求是要对某项政策或工作作出正确的效益评价。理论上,环境效益用相关环境指标来说明最简单、最具说服力,但实际上往往并不可行。因为环境效益的产生不是立竿见影,而是有个长期的过程。在以往的审计中还曾出现不同部门提供的环境指标或信息不一致的情况,审计人员要加以鉴别和验证更是难上加难,这些都给审计评价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和风险。资源环境审计又是一个新的审计工作,在这之前没有完整的审计工作方法和评价办法。作为审计来讲,首先,是审计证据的取得有一定难度(国土、矿产、林业等能取得审计证据,但只限于资源方面,而对生态环境方面的就不是很容易取得审计证据),其次,对于地方而言,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与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资源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应该有一个通用的标准来衡量。第三,审计结论是证据和标准的产物,不是凭空而来的。
    (二)资源环境审计专业人才匮乏。制约资源环境审计发展的主观因素主要是审计人员专业的局限性。资源环境审计作为审计工作的一个新领域,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审计实务还都处在探索阶段。资源环境审计涉及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工程学等多方面知识,审计手段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账目审计,还扩展到运用自然科学技术。比常规审计具有更高的科学技术含量。进行环境审计的人员不仅要具备财务、审计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资源、环境、统计、工程等方面的知识,专业胜任能力比常规审计要求更高、更严格。而我州目前还缺乏一支由复合型专业人员组成的资源环境审计队伍。既然要跳出资金审计业务,仅靠现有的人力资源显然不能满足资源环境审计的新要求,而且由于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的限制,短期内不可能从内部解决这方面人才缺乏的问题。
    三、做好资源环境审计的思路和措施
    (一)科学选项,量力而行,合理规避环境审计评价的风险。在立项时应充分论证,客观评估审计风险,作出审计评价时应全面考虑环境效益产生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量力而行,能评的就评,不能评的不评,审慎地发表意见,合理规避审计风险。除了专门的资源环境审计项目,在其他领域的审计中也要有资源环境审计的意识,注意穿插相关课题:如,在投资审计中关注重点项目建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情况,对特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等重大事项全过程跟踪审计;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尤其要突出环境审计工作,纠正以牺牲环境和长远发展为代价的“急功近利”、“政绩工程”等发展方式。
    (二)着力构建整体工作格局。一是财政审计中要关注各级政府制定、执行资源环保政策制度和筹集、分配、管理和使用资源环保财政资金的情况,揭露其资源环保政策制度执行不到位和资金分配、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不合规、不真实等问题;二是投资审计中要关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在规划布局、立项审批、设计施工、生产运营等环节是否严格执行国家环保产业政策,以及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的合法性、效益性,揭露其建设项目违反国家投资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措施不到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等问题;三是经济责任审计中要关注领导人履行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尤其是完成节能减排目标、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目标的情况,揭露其由于决策失误、履责不当和管理不力造成的资源环境问题。
    (三)内强素质,外聘专家,探索适应环境审计要求的组织方式。针对目前审计机关环境专业人才奇缺的现状,应尽快将尽可能多的“复合型人才”扩充到审计队伍中来,可通过人才引进、培训深造、人员交流等途径让审计人员能够具备环境审计所需的基本素质、知识和技能。此外,资源环境审计中聘请专家也是当前行之有效的组织方式之一,与内部人才培养相比,聘请专家具有更灵活、更快捷和低成本的特点。
    (四)建立和完善资源环境审计准则和评价指标体系,便于指导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开展,并做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逐步建立起资源环境审计的理论框架、作业规则与报告标准,使资源环境审计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重视和加大与资源环境审计相关的延伸审计力度,探索与其他审计的有机结合方式。(张述新)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