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国家审计推动完善政府治理的途径和方法
夏洪国 艾双运(湖北省随州市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9日】
字号:【大】 【中】 【小】
    推动完善政府治理,即:不断提高和健全在各种新形势下对国家和社会的控制、管理和服务的能力水平及治理体系,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客观需要,更是各级党委政府一直在不断探索实践和研究总结的一项关系经济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核心任务。
    根据国家《宪法》和《审计法》的规定,国家审计就是要求各级国家审计机关秉承“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价值理念,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目标,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为首要任务,以推进民主法治、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己任,以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为主要手段,代表国家所实施的有关财政绩效、金融外资、国有企业、经济责任、资源环保审计等。由此可见,国家审计是定位于国家治理层面,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用权力制约权力的重要方式,发挥着揭示、抵御、改进和预防等“免疫系统”功能,在维护民主法治,保障国家安全,推动落实责任、透明、法治、廉洁、公平和正义,改善国家治理,进而在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而独特的作用。在具体审计工作中,国家审计在推动完善政府治理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就是要努力打造八种优质“审计产品”:
    (一)专心打造财政审计拳头产品,推动财政财务科学规范管理
    一是深化和改进预算执行审计。着力促进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财政财务管理水平,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全面深化和改进对本级预算和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通过审计及延伸,全面掌握并客观评价本级和各部门及系统的预算执行总体情况,认真检查评估预算及支出编制是否科学、合理,预算执行结果及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是否真实、合法。针对财政资金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项目设置过多过散、资金多头管理交叉重复、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判。同时,广泛开展企业税收征管审计调查,揭示税收征管制度漏洞和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政策执行实际,从体制机制层面分析原因。提出加强管理、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
    二是实现财政管理审计评估的制度化。坚持促进财政规范管理,维护财政资金安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效果。积极探索和创新以对各级政府财政性资金管理情况为主线的财政管理审计评估的方式方法和制度规范,摸清各类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式、存放状况、账户设置和财政管理机制体制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加大对财政“四项”改革落实情况的关注力度,揭示财政“四项”改革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并不断加以研究分析和总结,提出有价值的治理对策和措施,着力在防范财政管理和资金风险上有所作为。
    三是做好政府性债务资金的跟踪审计服务。促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科学合理用好地方政府性债务资金、最大限度的发挥地方政府性债务资金的积极性作用。对政府性债务资金的预算和调整审批、筹集和管理方案、监督和使用流程以及项目载体、偿债风险等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审计,充分揭示和反映政府债务性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建立“负债有度、总债有数、用债有方、偿债有钱、管债有规、举债有责”的科学规范合理又切实可行的政府性债务管理总体模式。
    (二)着力打造投资审计强势产品,促进提高政府投资决策水平和效益
    不断促进加强建设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有效预防和查处建设投资领域腐败现象。紧跟党委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强势推进扩内需项目、重大投资项目及“三农”和民生建设项目的资金和效益审计。全面摸清工程建设和资金的监督管理情况,重点查处转移、挤占挪用建设资金、转包和违法分包工程、侵占各类补偿资金等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突出关注政策实施情况及建设过程中存在设计深度不够、预算价格虚高、变更设计频繁、市场询价不足、工程监理不严、合同约束缺乏、管理制度不全等问题。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造价审计的能力,深化效益审计的理念,抓住竣工结算的关键环节,科学、合理的审核建设工程的工程造价,让建设资金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有效遏止了建设工程实施中的一些投机取巧、乱签证、随意变更等现象,促进工程建设及资金使用的进一步合规、合法、有序。另一方面,要完善重大项目跟踪审计制。将审计关口前移,对重点投资项目的工程招投标、工程变更与现场签证、工程决算等,实施事前、事中、事后连续性监督。其次,要积极探索项目招投标审计监督。切实把控好招标、评标、竞标、拦标、核标等各个环节和流程。
    (三)用心打造民生审计良心产品,服务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大局
    确保促进改善民生和社会和谐共荣,用心开展民生审计和民生热点调研,不断提高民生资金使用和服务质量。全面摸清就业资金、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资金、新农合资金、救灾贴息贷款资金、中职技工学校专项资金的总体规模、拨付使用及管理监督的真实情况,为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和标准。严肃查处截留转移、违规发放、挤占挪用、虚报冒领等违纪违规问题。及时揭示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提出优化民生资金管理监督和使用的建议,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进一步抓好对民生热点问题的审计调研和监督力度,促进各项惠民政策的全面落实。一方面进一步突出对公共财政、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环境等方面的审计监督,让群众放心满意;另一方面进一步突出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的审计监督,特别是对民生、民享、民用事项的审计监督,促进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使国家审计成为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利器。
    (四)积极打造金融外资审计优质产品,推动信用和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努力促进改善经济社会信用状况和规范金融外资管理、防范金融外资风险,提高金融产品服务和外资运用效益质量,更好服务地方建设。积极主动了解和掌握各类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质量、金融产品运作、内部审计管控等情况及各类国外援贷款资金和国内配套建设资金的落实使用、项目设备采购和提款监督等情况。认真审查评价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规性,系统的测试评估其内审工作的有效性和可信性,细致的分析不良资产率、资本充足率、资产损失拨备率的增减变化及其对金融安全的影响。全面揭示各金融机构的违规放贷、融资、投资、理财、欺诈、贪污挪用信贷资金、利息等不良行为,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规范行为、防范风险、强化内控、提升服务、增强效益的措施和建议。充分揭露外国援贷款项目执行中存在的违反国家法规和项目协定,以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等问题,督促项目单位严格执行国家法规和项目协议,努力维护国家信誉。同时,认真调研评估各项惠民生、促发展金融政策落实情况和金融、信用及外资市场环境状况,从机制体制、社会发展和企业民众期盼等层面分析原因及对策,促进推进信用金融事业健康科学高效发展。
    (五)全力打造经济责任审计特色产品,促进领导干部依法科学行政
    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规范和监督领导干部行政行为,促进领导干部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各项事业科学发展。一要通过对领导干部所在单位控制程序、控制方法与手段以及会计与管理控制制度的审计,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促使政府部门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政府部门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减少行政的随意行为与腐败现象,促进加强政府自我控制能力建设。二要通过对领导干部所在部门的预算执行及决算、预算外资金、专项资金、国有资产等的审查,查清该单位的目标完成情况及有无侵占国有资产、违反廉政规定以及其他违纪行为,分清领导干部责任,并稳步推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让“阳光公开”为问责导航,促进政府法制化和行政透明化建设。三要通过对领导人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审查,查清被审计领导干部本身在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中有无侵占国家资产、违反领导干部廉政规定和其他违法违纪问题等经济责任事项,促进部门和领导干部廉洁高效。四要关注领导干部任期内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情况,遵守有关经济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制定和执行重大经济决策及管理活动的经济效益情况以及与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情况,全面客观评价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和履职尽责情况,为党委和干部监督管理部门考察管理干部提供依据,促进领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更好地依法行政、勤政、廉政和优政。
    (六)精心打造绩效审计高端产品,服务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
    推动促进有效实现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和科学优效配置公共资源。切实在财政、投资、民生、经济责任、金融外资等各项审计业务工作中广泛融入绩效审计理念,针对政府和公共财政的绩效责任,通过审计评价政府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保护社会公平、人文道德、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项目、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护等方面履责情况服务政府治理。一是通过对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及法律的分析和测评,以考察政府所采取的宏观经济手段是否符合理想的预期,分析经济总量平衡的差异是缘于政策的偏离还是微观经济单位的特异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等,从而促进政府加强宏观经济调控职能,实现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就业增加、物价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二是通过对投资项目、税收民生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一系列制度安排的考察,分析是否充分发挥了区域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否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和建立了相应的保护和利用制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等。从而测评政府的具体经济行为是否在某一方面产生了影响。三是通过对政府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制度本身的合理性评价分析,判断制度安排是否形成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七)倾心打造审计服务及整改荣誉产品,促进解决问题和体制机制健全完善
    稳步提升每个审计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和建设性作用。
    一是强化审计服务。一方面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和特色,找准审计服务经济社会“十二五”发展的切入点。从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大事件、重要资金、重要决策等方面入手,切实发挥“谋士、卫士、战士”的作用,着力发挥好审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直通车”功能。另一方面,不断完善信息沟通和成果运用协作的的平台,积极参与政府经济形势分析会,加大同银行、发改委、统计等部门之间实行成果信息共享力度,互通有无,联合开发研究相关成果信息,有效避免重复监督及成果信息的浅显单一性开发,同时,加强联合调研力度,紧紧围绕预算执行审计、财政决算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效益审计、审计信息化建设、队伍建设、服务发展等方面的各类问题,开展“专”、深、精”的分析研究,着力使审计服务工作逐步向整体性、宏观性、建设性、开放性方向发展,并通过内容详实、针对性更高、倾向性更强的审计报告和审计要情专报,直接到达决策层,使其能够更快得到落实,在更高的层次上修改、制定、完善有关制度,促进经济行为和经济秩序的规范,从而,引起社会反响,在更高的层次上体现审计工作的价值。最后,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把对领导干部的“问责”和对资金的“问效”有机结合起来,使审计结果运用到用人决策、法纪监督、纠风治乱和经济管理中,切实做到“审必有果、有果必用、有错必改、有责必究”,全面规范结果运用。
    二是着力强化审计整改。进一步建立审计整改问责的长效机制。一方面要进一步理顺和创新同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政国资等部门之间联席协作的审计整改跟踪问责机制,增强审计问责的合力和手段,强化对审计决定执行情况的督查,有效促进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另一方面要坚持做到“四铁”即:打好“铁算盘”,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做到有理有据,不予回避。用好“铁手腕”,依据法律法规及其实际承受能力,加大处理处罚的力度,大胆移交案件线索和证据,让其不敢再犯,重树审计的震慑力。坚守“铁纪律”,坚决抵制不正之风,树立审计干部清正威严的良好形象。依靠好“铁后盾”,坚持向党委政府领导做好各项工作报告,争取理解、重视和支持,帮助解除部分审计干部“怕得罪人”的心理负担,让其心情愉快地工作,从而不断优化工作环境。同时,大力探索推行审计流程、审计结果阳光公开的制度方法,让社会公众通过对审计过程和结果的关注,参与到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中来,提高审计的实效性,透明度,促审计对象认真配合审计、反省问题、落实审计意见建议,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责。
    (八)细心打造审计示范样板产品,引导促进规范行政行为和财经行为
    审计机关在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同时,也要从自身做起,要有主动并敢于接受社会监督的能力和底气,善做各项工作创先争优和政务公开的标兵,充分发挥审计应有的“示范引导效应 ”。
    一是要做机关效能建设的标兵。坚持以人为本,以审计干部能力席位标准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审计机关的文化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培训体系建设和文明作风建设的创建载体和内涵,着力将各项建设与审计各项工作有机结合,积极培育具有时代特征的审计人的精、气、神,营造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审计氛围,使审计环境的“软实力”真正转化为审计工作的“硬功夫”。严格执行机关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综合协调和检查督办,联系上下、沟通左右、协调内外,提高审计执行力,最大限度的提高审计资源的运行效能,充分展现审计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力和凝聚力。
    二要做弘扬新风正气的标兵。引导审计干部职工大兴解放思想之风,切实解决影响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思想障碍问题。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大兴真抓实干之风,切实解决作风漂浮、工作不实、不在状态的问题。大兴廉洁从政、廉洁从审之风,切实防范和解决为政不廉、为审不公、以权谋私的问题。大兴艰苦奋斗之风,认真执行各级党委政府有关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规定,切实解决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的问题。
    三要做廉洁从政的标兵。切实发挥好审计机关领导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核心表率作用,着力在“抓班子,带队伍、严管理、树形象”上下功夫,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展示审计风采。不断深入开展“八查八看”活动和“廉洁执法教育“活动,进一步构建教育筑防、制度约束、监督预警、责任保障“四位一体”的廉洁从审工作长效机制,为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和组织保证,有效防控审计的廉政风险。
    四要做依法文明行政和规范高效理财的标兵。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审计法》和《审计准则》的要求,坚持依法文明审计。认真执行法定的审计程序,树立“违反了审计程序就是违法”的理念,确保在审计过程中不越权、不超界、不违规。尊重被审计对象,加强协调沟通,讲究文明礼仪和方式方法,把握原则尺度,坚持以理服人,做到“用审计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用理解自己的理念来理解别人”,用尊重换得理解和支持。反映揭露问题,要以审计证据和事实为依据,严格做到实事求是,构建依法、文明、和谐的审计氛围。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预算审批、民主公开、成本节约、管控严格、科学优效、合规合理、群众满意”的原则,着力细化和完善审计机关财经管理控制和使用的程序方法,坚持绿色低碳办公,厉行节约,建设节约型效益型审计机关。同时,进一步加大机关财经公开力度,完善公开方式和内容。将财经和绩效状况,尤其是老百姓普遍关注的“三公”支出情况,详细分类列出,使审计公务行为和绩效情况置身于社会的监督之下,成为各单位学习和规范的榜样。(夏洪国 艾双运)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