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视角下的金融风险防范
牛娜(审计署驻西安特派办)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6日】
字号:【大】 【中】 【小】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同样,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也是保证国民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的第一道防火墙。为此,应科学分析我国当前金融业面临的形势,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消除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
    一、现阶段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国际金融环境错综复杂。
    华尔街的金融风暴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正在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扩散, 其影响力也随着美国经济的下滑波及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并不断向新兴国家蔓延。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金融自由化进程的推进,我国金融环境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也会进一步显现出来。
    (二)金融机构制度缺陷带来的财政风险转移。
    虽然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革,但是商业银行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银行对政府的依赖、政府对银行的支配是长期的,短期内难以改变。目前许多银行贷款仍主要集中在“铁、公、基”和 “煤、电、油”和化工等政府支持项目以及政府融资平台,由地方政府违规或变相提供担保,偿债风险日益加大,使得商业银行承担了部分财政风险。
    (三)银行对房地产业过度放贷加剧银行潜在风险。
    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对银行依赖性很强,大约70%的资金来自于银行贷款,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因此与房地产市场具有较大的相关性。2002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总体呈现出单边上扬的态势,其中隐藏的风险越来越大,多数城市房价超过历史高点,与社会的平均购买力水平已经脱节。过热的投资使房地产业成为新危产业,泡沫一旦破灭将使商业银行陷入巨大的金融风险之中。
    (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日益暴露。
    金融信托机构市场定位不清,资产质量下降,存在大量呆账贷款和坏账损失,违规融资、违规操作行为普遍存在。保险机构同业之间恶性竞争,管理混乱,用现金或支票方式向投保单位支付代办保险手续费,并竞相提高返还率,致使保险资金增值能力下降,给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带来风险。包括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在内的市场主体还存在内部治理结构不规范的通病,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弄虚作假、过度投机、操纵股市的行为不容忽视。
    二、审计“免疫功能”理论框架下的金融审计
    刘家义审计长的审计“免疫系统”论深刻地揭示了审计的本质,更是对审计的切实要求,即预防、揭示和抵御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障碍、矛盾和风险。而作为政府审计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审计在防范金融风险、保护国家金融资产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免疫作用。
    (一)金融审计能够以独特的视角进行金融监管,有助于国家审计机关加强对金融机构的事前监管力度,防患于未然。
    目前我国的金融业实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银监会、证监会、保险会分别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进行日常监管,另有税务、财政、国资委等部门在各自管辖范围内进行监管。随着金融业日趋发展,大型综合类金融集团发展迅猛,逐渐走向混业经营模式,各司其职的监管模式容易造成监管真空或监管重复。而金融审计由于其特有的独立性、全面性、强制性、客观性,可以对整个金融系统进行系统的监督检查,加强了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审计对于防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二)对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的审计有助于提高金融机构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对于我国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来说,巨额不良资产是其风险产生、积聚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目前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有些金融机构为了争取客户资源,并没有严格执行信贷业务操作规范,对企业及各级政府的还款能力没有进行真实评估,贷后监管流于形式,增加了形成不良贷款的可能性。因此,加强对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尤其是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审计,对于保障金融机构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意义重大。
    (三)对金融领域存在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揭示有助于稳定金融秩序、促进市场机制的安全运行和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
    金融案件往往具有金额巨大、影响面广的特点,会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和金融业的经营秩序。审计能够及时揭露金融领域重大违法违规线索,发现潜在的金融风险,有效遏制金融违规案件的发生,以防负面影响范围扩大,进而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促进金融市场稳健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金融犯罪的有力打击,能够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发挥较好的警示作用。
    三、完善金融审计,防范金融风险
    (一)树立科学审计理念。
    从审计免疫系统论来看,审计目标从“防范风险、促进管理、提高效益”转变为“维护安全、防范风险、促进发展”。其中维护安全是基础,防范风险是保障,促进发展是目标,三者的关系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是金融审计履行职能的当务之急,要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第一,要实现合规性监督向风险性监督的转变。第二,要实现事后监督向事中、事前监督的转变。第三,要实现突击性监督向经常性监督的转变。
    (二)建立金融风险预警系统,规避系统风险。
    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可以综合利用金融审计收集到的信息,深化对金融审计工作成果的利用,充分发挥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系统性功能。要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首先要选择合理的风险预警指标作为参考。从宏观经济安全角度考虑,应注意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M2/GDP、财政赤字/GDP、国内外实际利差、实际汇率升幅等指标;从银行安全考虑,应注意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资产收益率、流动性比率、信贷增长率等指标;从对外安全角度考虑,应注意经常项目逆差/GDP 、外国间接投资/FDI 、偿债率、短期外债率等指标;从股市和房地产安全角度考虑,应注意证券化率、市盈率、房价增长率/GDP增长率等指标。其次确定各预警指标的安全区域,考察实际值是否在安全区域内,再通过时间序列、协整与误差修正等计量方法与模型,对风险预警指标与风险情况的关系进行动态分析,从而达到掌握和规避金融风险的目的。
    (三)完善审计技术方法。
    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提高审计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金融市场不断发展,金融创新日新月异,都促使金融审计与时俱进,在加强风险导向审计的同时,针对不同金融机构、治理结构以及业务品种等探索相适应的审计方式方法,使金融审计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提高金融审计的效能。
    (四)加强人才队伍培训。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金融业务的复杂多样对金融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努力改进审计手段,金融审计才能具备揭示金融风险的能力。审计人员必须加强学习培训,不断进行充电,弥补自身知识不足,并努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职业敏感性、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不断拓宽审计思路,为金融审计的有效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五)建立审计机关与金融监管部门的协调机制。
    在金融体系中,审计机关与金融监管部门的密切配合对于金融业的稳健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审计机关要加强与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以及公检法、税务、海关等监管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建立在信息、决策、计划等多方面的合作、交流与沟通,形成定期以及不定期会晤、磋商制度,实现对金融体系的监管合力,同时避免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维护我国金融秩序的稳定和金融系统的稳健发展。(牛娜)
                        
                  
【关闭】    【打印】